設計&未來生活

設計&未來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遠流
作者:[美] 唐纳德·诺曼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卓耀宗
出版时间:2008/07/11
价格:NT$3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32632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设计
  • Norman
  • design
  • 工业设计
  • Donald
  • 用户体验
  • 心理学
  • 人机
  • 設計
  • 未來
  • 生活
  • 創新
  • 科技
  • 人文
  • 永續
  • 智慧
  • 美學
  • 生活風格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拿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機器與二十年前相比,我們可以發現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已經慢慢產生了改變,但不變的是設計不良的機器帶來的挫折與困擾。到處都充滿了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警示音,還有機器失效或故障造成的危險,這樣的情況在未來會有什麼變化?在真正有智慧、完全自動化的機器產生之前,還有哪些困難需要解決?這些是現今的研究者、工程師、設計師和一般使用者需要關切的問題。

未來的設計將建立在發展智慧型設備:不需人員操作就能自動導航的聰明車、為使用者打點舒適環境的智慧型住宅、能夠安排行程並確認健康狀況的個人化隨身助理,這些產品也許很快就會出現了。我們期待機器不只要聽話,最好還能善解人意,適時提出明智的建議。

諾曼博士以認知心理學方面的專業背景,延續他在《設計&日常生活》找出問題的敏銳眼光,認為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並解決研發過程中要面對的難題,必須先深入探討人與機器之間本質上的差異及各自的獨特屬性,時時將人的因素放在設計開發新產品的最前端。

除此之外,他也參訪了世界各地先進的實驗室,介紹創新的人機介面設計和智慧型機器的最新進展,最後提出了聰明機器的設計法則,希望能夠幫助打造便利友善的未來生活。

作者简介

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

西北大學電機與資訊科學、心理學、認知科學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認知科學與心理學榮譽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與當代認知心理學應用先驅,也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電腦學會(ACM)、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知科學學會會士,並於2006年獲得富蘭克林獎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曾任惠普公司、卡汀線上大學(UNEXT公司)高階主管,及蘋果電腦公司先進技術中心副總裁,1998年創立Nielsen Norman Group,從事電腦與人機界面設計顧問工作,致力於協助各公司發展理性與感性並重的產品及服務。諾曼博士著作等身,包括認知心理學經典Memory and Attention、Learning and Memory和《設計&日常生活》(遠流)、《心科技》(時報)、《情感設計》(田園城市)以及The Invisible Computer等書。

■譯者簡介

卓耀宗

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和工業工程學碩士。曾執教於任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後轉任貝爾研究室從事人與電腦系統界面的研究與發展,並先後任職於卓訊科技、朗訊科技和AT&T擔任科技研究員和資深人因工程師。於1992年獲頒美國人因工程學會(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威廉斯獎(Alexander C. Williams,Jr. Award)並先後取得五項專利權。譯有《設計&日常生活》(另一譯名為《設計心理學》)。

目录信息

推薦序1:設計也可以是一種科學/張光民
推薦序2:人與科技的相處之道/許尚華
推薦序3:未來已經準備好了,那你呢?/陳文龍
台灣版序
第1章 小心翼翼的汽車和難以駕馭的廚房:機器如何主控
兩句獨白並不構成一段對話
我們朝向何方?誰是主宰?
聰明機器的崛起:邁向自然、共生的關係
機器易懂,動作難行;邏輯易解,情緒難測
與機器溝通:我們是不同族類
第2章 人和機器的心理學
人機心理學的簡短介紹
新個體的產生--人機混合體
目標、行動和感覺的人機鴻溝
共同領域:人機溝通的基本限制
第3章 自然的互動
自然的互動:從經驗中獲取的教訓
水沸騰的聲音:自然、有力、有用
內隱訊號和溝通
使用「預設用途」進行溝通
與智慧型用品的溝通
戴佛特城的自行車
自然安全
反應型的自動化
第4章 機器的僕人
我們成為工具的工具
一大堆的學術會議
自動駕駛的汽車、自動清潔的房子、決定如何讓你開心的系統
成群結隊的車子
不適當自動化的問題
第5章 自動化扮演的角色
智慧型物品
智慧型物品:自主性或是增強性?
設計的未來:具有增進性的智慧型物品
第6章 與機器溝通
回饋
我們應該怪誰?科技或是自己?
自然的、有意義的信號
自然的配對
第7章 未來的日常用品
機器人的進展
科技易改,人性難移--真的如此嗎?
適應科技
設計科學
後記:機器的觀點
與阿凱夫對話
機器對這五項法則的反應
與阿凱夫的最後談話
設計法則摘要
推薦參考讀物
註釋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到一半就向全公司的人都推荐了这本书。 Norman给我的感觉是来自未来的,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讲解员。 可能这本书中,随意找出一页,详细理解,有强大的执行力,估计就可能造就一个子行业。 所有我们所做的,所想的,在Norman的言中只能是小儿科,真的连入门级都没有做...

评分

1988年,《日常物品的设计》 2004年,《情感化设计》 2007年,《未来产品的设计》 作者孜孜不倦地关注人机交互,关注设计。这种孜孜不倦带来了层次的越来越高,深度越来越深。 物的复杂性方面,物品->机器 人机互动方面,行为->情感 时间维度上,现在->未来 《日常物品的设...  

评分

1988年,《日常物品的设计》 2004年,《情感化设计》 2007年,《未来产品的设计》 作者孜孜不倦地关注人机交互,关注设计。这种孜孜不倦带来了层次的越来越高,深度越来越深。 物的复杂性方面,物品->机器 人机互动方面,行为->情感 时间维度上,现在->未来 《日常物品的设...  

评分

科班出来的人,尤其是傻到用科班成绩评价自己的“小朋友”来说,想做的是“很伟大”的产品,实际做的是“抄袭”别人做过的产品,即所谓眼高手低。我也是这样,可悲的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是这样,但是在我度过这本书后才意识到这点。 全书讲的是未来产品的趋势,适合未来发展的产品...  

评分

读完《设计与未来生活》这本书,有这么几个问题就萦绕着我。 设计机器的人、机器、使用机器的人,三者的关系很微妙。当然机器是设计者的杰作,但是灵感是来源于使用者的困扰,机器是帮助人们来解决困扰的,那他到底是人类的救星还是人类的仆人呢? 是人为了解放自己而设计的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横版书,所以读的时候你尽可以摇头。(读《失控》之前读这样的启蒙读物还不错。)

评分

这是一本横版书,所以读的时候你尽可以摇头。(读《失控》之前读这样的启蒙读物还不错。)

评分

这是一本横版书,所以读的时候你尽可以摇头。(读《失控》之前读这样的启蒙读物还不错。)

评分

这是一本横版书,所以读的时候你尽可以摇头。(读《失控》之前读这样的启蒙读物还不错。)

评分

这是一本横版书,所以读的时候你尽可以摇头。(读《失控》之前读这样的启蒙读物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