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作者的寫作曆史可以長過閱讀的曆史。就像是沒有一種經曆能夠長過人生一樣。 本書是餘華的一部中國現當代隨筆作品,收入餘華在《讀書》雜誌專欄連載的十三篇閱讀隨筆,以小說傢、讀者的雙重身份對大師經典作品進行獨特解讀,精心研究它們的敘事、技巧、激情,既癡迷、激越,又保持冷靜的思索。
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3歲時隨父母遷至海鹽,在海鹽讀完小學和中學。曾經從事過5年的牙醫工作,1983年開始寫作,已經完成長篇小說4部,中短篇小說集6部,隨筆集3部,其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近三十個國傢齣版。曾獲意大利格林紮納·卡佛文學奬(1998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2004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奬(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奬(2008年)等。
读书的多少与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呈反比的,也即读书越多,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浅薄。 小的时候,没有看到过更广阔的水面,所以将一眼小小的池塘视为心目中的海。慢慢长大后,去过更多地方,见过更多湖泊和江河,不胜唏嘘,然而顺流而下,才发现所有的江河最终都流向一个目的地,真正...
評分在一个突然飘起了雪花的早晨,我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本打算去找下他的中短篇小说读一读的,没想到书架上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余华作品系列只剩下他的三本随笔集,原来大家都跟我一样想先看下他写的小说。被这本书的名字和封面上的那段话所吸引,我便挑选了这本...
評分余华在《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里写下了自己阅读时感受。他写下了他对一些作家或者对一些作品的看法,所以我这篇读后感也不限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这一本书,而是这个作品集里的全部内容。 我在微信读书上读了这套作品集,按照微信读书上的排序一本一本、一篇一篇读下来...
評分一个作家的对书的观后感其实就是对一本有一本的书的推荐。在这里,余华是成功的。余华通过自己对一个作家不同作品的拜读随后分析,整理出该作家的写作风格、叙述手法、心理描写和小说结构特点,不仅如此,余华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量和自己对作家、作品的个人看法,可以将不同作...
評分坐在这趟名为文学的列车上,周围暖风萦绕,心中百感交集。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主旨吧。 当时是因为看着作者是余华先生,便不假思索买下了这本书。本想着书中的内容是轻快的小说或是美美的散文,可以给自己前段时间不断阅读那些记叙性或是说理性强的著作减减压,没想到...
在藍獅子實習的三個月可以如此形容
评分從餘華的閱讀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寫作風格的由來
评分餘華的書我一嚮是給滿分的,不過這本雜文集就閱讀快感來講比小說還是差些,所以給四星。這些雜文講述瞭餘華的閱讀經曆是怎樣深刻的影響到他的創作生涯的,裏麵講述很多大師的故事和作品,如陀思耶托夫斯基、博爾赫斯、《河的第三條岸》、《大師和瑪格麗特》等。我讀餘華小說作品的時候常常會思考這樣的文字和這樣的敘述背後需要付齣怎樣的我們看不見的勞動,這本書正給我揭示瞭答案中重要的一個方麵。
评分幾年後再拿齣來重刷瞭一下,發現紙質可真差。餘華寫的這些帶有部分生平和情節介紹的作傢作品賞析,被現在很多熱帖和公眾號學瞭不少,但是筆調要真摯得多,文筆當然也更好。餘華沒有文學教授或批評傢的身份,但這本書裏的文章一看就是苦讀的結果,以學徒的身份切入文學,和現在動不動就想當你寫作老師的作者相比,似乎這纔是通往寫作成果的路途。(當然和産業環境的變革也有關係)
评分讀萬捲書纔能寫齣這些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