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音乐的叙述和文学的叙述有时候是如此的相似,它们都暗示了时间的衰老和时间的新生,暗示了空间的瞬息万变;它们都经历了段落的开始,情感的跌宕起伏,高潮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回响。音乐中的强弱和渐强渐弱,如同文学中的浓淡之分;音乐中的和声,就像文学中多层次的对话和描写;音乐中的华彩段,就像文学中富丽堂皇的排比句。一句话,它们的叙述之所以合理的存在,是因为它们在流动,就像道路的存在是为了行走。不同的是,文学的道路仿佛是在地上延续,而音乐的道路更像是在空中伸展。”
经常有人说余华的文笔不好,太平淡,其实余华对于汉字的运用是非常熟练的,尤其是成语,在余华的散文里,余华对成语的使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看了这么多中国作家的书,还真没有比他能把成语运用地如此准确的。 这本书讲的是音乐,作者的文字也像音乐一样,对于喜欢古典音乐的...
评分音乐可以与其他任何一门艺术门类相联系,建筑、绘画、文学、诗歌、戏剧、等等。 音乐承载的不仅是艺术形式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这三者赋予它的个性体现! 余华的音乐视角,是欣赏者的视角,是作为作家的欣赏者的视角。书很具有可读性,因为作者知道...
评分经常有人说余华的文笔不好,太平淡,其实余华对于汉字的运用是非常熟练的,尤其是成语,在余华的散文里,余华对成语的使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看了这么多中国作家的书,还真没有比他能把成语运用地如此准确的。 这本书讲的是音乐,作者的文字也像音乐一样,对于喜欢古典音乐的...
评分得先说明,此标题与书的内容毫无关系,可谓是有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之意。此书由三个中短篇故事所构成:《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 《我胆小如鼠》,以“我”的视角,一个老实人的身份,看待身边人,这个社会环境是如何对待老实人的 我对这篇感触极为深...
评分他说,这将是一个开放的系列,涵盖之前所有的作品,也将收入之后所有的作品……从文艺到作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编辑走了,又或是版税问题? 聊了古典乐,很深奥的说。羡慕一种人,可以把交响乐侃得头头是道,特别牛掰的样子。希望二十五岁时,能听过一些古典乐,有自己喜...
音乐和文学 从未曾这样交织过 | 唯有文学家的感悟与想象力 才能对音乐有此般理解
评分本来想打五星的,可惜我把它给从头到尾看完了。。。前面四篇比较紧凑,从时间上也可以看出,余华叙述的是音乐史上风格和观念之争,“直接和醒目”,虽然他始终回避了自我写作的核心观点,但却展现了叙述者本身在沉静丰富的思考之后,某种坚定的信念。带着某种目的去读的,竟然没有失望呢!
评分音乐和文学 从未曾这样交织过 | 唯有文学家的感悟与想象力 才能对音乐有此般理解
评分没想到他这么了解西方音乐
评分也喜歡他的隨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