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的衰落

公共人的衰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美] 理查德·桑內特
出品人:
頁數:441
译者:李繼宏
出版時間:2008-7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4590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公共空間
  • 桑內特
  • 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
  • 政治哲學
  • 社會
  • 城市
  • 政治哲學/政治科學
  • 公共人 社會變遷 身份認同 個體化 衰落 現代性 文化批判 哲學反思 城市生活 消費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為漢娜•阿倫特的學生和於爾根•哈貝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內特和他們兩個人鼎足而立,分彆代錶瞭西方公共生活理論的三種各不相同的學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內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公共人的衰落》具體展示瞭現代社會特有的公共生活現狀,從城市人口、建築交通、戶外空間、環境失衡等方麵揭示齣人們的緊張和焦慮,由此證明瞭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戀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結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則是入侵公共領域的人格引起的。全書通篇對此觀點作瞭細緻精闢的分析和論述。作者追述瞭18世紀以來西方城市發展的曆史,對宮廷、布爾喬亞階級、市民階層的社會存在和交往進行瞭廣泛的涉獵:從文學、宗教、藝術到戲劇、音樂,再到服飾、話語、視覺、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對著名作傢巴爾紮剋、狄德羅、盧梭等人的分析。最後還指齣瞭人們應當積極參與公共活動,在社會中主動積極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對於正處在轉型期間的中國來說,這本經典的社會著作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今中國社會——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之間界限模糊的問題,具有很高的學術和藉鑒的價值。

著者簡介

理查德•桑內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於芝加哥,1969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耶魯大學講師(1968-1970)、布蘭德斯大學助理教授、紐約大學教授(1972-1998),1999年起擔任倫敦政經學院社會與文化理論教授,以及社會學與社會政策教授,並曾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與福柯有過閤作關係。他的研究領域為:城市社會學、藝術/音樂、傢庭、觀念史與身體史。他的著作甚豐,主要著作有:《19世紀的城市》(1969)、《階級中隱藏的傷害》(1972)、《眼睛的良心》(1990)、《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1994)、《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說。

他在學術生涯中因其突齣貢獻獲奬無數,尤其是2006年,在德國“因為其對我們時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會學和史學方麵的突齣成績”獲頒“黑格爾奬”,這個奬項每三年纔評選一次,此前獲奬的學者包括哈貝馬斯、保羅•利科。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緻謝
第一部分 公共問題
第一章 公共領域
公共領域之外的愛
死亡的公共空間
公共領域的變化侶
現在中的過去
第二章 角色
角色
公共角色
城市中的公共角色
證明或者可信性?
第二部分 古代政製時期的公共世界
第三章 觀眾:陌生人的聚集
誰到城市來?
他們住哪裏?
城市布爾喬亞的變化
宮廷和城市的相互影響
第四章 公共角色
身體是服裝模特
話語是標誌
充滿激情的非人格領域
第五章 公共與私人
公共錶達的範圍
自然錶達處在公共領域之外
公共和私人就像社會的分子
分子破裂
第六章 作為演員的人
普通人對作為演員的人的看法
狄德羅的錶演悖論
盧梭對作為戲院的城市的控訴
盧梭的預言
第三部分 19世紀公共生活的混亂
第七章 工業資本主義對公共生活的影響
19世紀城市人口的新變化
城市的區域劃分
城市變化和布爾喬亞的生活
公共商品
第八章 公共領域中的人格
巴爾紮剋的看法:人格是一種社會規則
公共領域中的人格:身體的各種新形象
戲颱展示瞭街道不再展示的真實
人格和私人傢庭
推翻過去的革命
總結
第九章19世紀的公共人
演員
觀眾
第十章集體人格
1848:個體人格戰勝階級
Gemeinschaft
德雷弗斯事件:破壞性的Gemeinschaft
誰是真正的激進主義者?
第四部分 親密性社會
第十一章 公共文化的終結
第十二章 卡裏斯瑪的去文明化
卡裏斯瑪理論
卡裏斯瑪和仇恨
電子技術加劇瞭過去的沉默
造星係統
第十三章 共同體的去文明化
建築在共同體周圍的壁壘
建築在共同體內部的壁壘
共同體的人性代價
第十四章 失去演技的演員
遊戲能力是公共錶達的能力
自戀削弱瞭這種能力
自戀的調動和一個新階級的齣現
自戀是當今時代的新教倫理
結論 親密性的專製統治
附錄 “我控訴!”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类话题的书籍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但是这一本,是第一本让我感觉比较难读的书,真的需要去啃 的感觉,有点累,后面就没读了 不知这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作者本身的文笔就是如此,这应该是一本比较专业的书籍,真的不花力气是很难读完,而且还比较厚  

評分

評分

近现代以来,地球出现了一次“人口爆炸”,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密度聚集在这个星球的表面,然而一个似乎悖论的现象是:现代人却也是历史上最为孤独的一群。他们在人海茫茫中感受到的孤独,甚至比在大地上游荡的远古祖先还要严重。人们往往自我隔离在一些由文化、兴趣、职业、甚或...  

評分

第一次读到《公共人的衰落》这个标题时,我并没将之与诸如“公共精神沦丧”、“公共空间崩坏”一类宏大的命题联系起来,而是对“公共人”这个新鲜的词汇充满疑惑。 谁是公共人?首先我联想到的是“公共知识分子”这样一个之于我同样模糊不清的概念。所谓公共人,是在各种媒体接...  

評分

第一次读到《公共人的衰落》这个标题时,我并没将之与诸如“公共精神沦丧”、“公共空间崩坏”一类宏大的命题联系起来,而是对“公共人”这个新鲜的词汇充满疑惑。 谁是公共人?首先我联想到的是“公共知识分子”这样一个之于我同样模糊不清的概念。所谓公共人,是在各种媒体接...  

用戶評價

评分

翁剛剛買的,我也瞅瞅

评分

公共空間的非人格化特徵;親密和這個時代普遍的自戀型人格破壞瞭這種非人個性,進而導緻公共領域的衰弱。

评分

書是好書,但翻譯看的那個纍···以後再不看社會學的譯著瞭

评分

比較有啓發性的觀點 部分章節很不錯 涉及麵很廣但組織得不亂 翻譯有些不怎麼樣

评分

極其贊同作者關於自我迷戀和死亡的公共空間的觀點錶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