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讲述了地下工作者老鬼的故事。老鬼破译电报的能力超强,打入了日伪情报组织内部,面临身份暴露的危险时,他机智地与日伪和国民党军统特务周旋,制造种种假象迷惑敌人,使得组织内部陷入混乱,搞不清谁是真正的“老鬼”。但因条件所限,最后关头“老鬼”不得不牺牲生命,设法将情报成功传递出去。
作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曾从军17年;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7年转业至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任编剧;2008年调入杭州文联任专业作家。
1986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随笔集《捕风者说》,电视剧《暗算》《地下的天空》(编剧)等。作品曾多次获奖:《解密》获中国小说学会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获《人民文学》2007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让蒙面人说话》获《小说选刊》2003—2006年最佳中篇小说奖;《两位富阳姑娘》获中国小说学会2004年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
作家本人曾被评为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进步最大的作家;第三届风尚中国榜·2007年度风尚作家;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小说家;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编剧;第三届电视剧风云盛典最佳编剧等。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和编剧的电视剧《暗算》一开中国特情影视剧的先河,深得观众喜爱。
看过电影后觉得很喜欢,有一天,老公去电视台录节目,打电话给我说今天录的是风声小说的原著,麦家! 当时只觉得“哦” 回家后,我打开当当,买了本《风声》,说句很简单,也很负责任的话,比电影好看多了!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关系的复杂简直是超乎我的想象力。如果自己生于...
评分真相究竟是如何的,有些人知道不想说,有些人想说不知道~所以,姑且跟着作者看看当初的光景吧…… 在电影《风声》出现之前,自己对于~麦家~这个名字没有听过~ 看了电影之后,当时谍战剧没有现在这么泛滥,而且有些部分近似于正剧的味道。 觉得打开了眼界,后来有了《风声传...
评分若干年前看过电影版的《风声》,看书本来只是想重温一下故事。没想到电影和书原来差异这么大。 首先,关于杭州被日军轰炸的那段历史,原本我是不知道的。看完书后,特意去查找了一番,原来这段历史与淞沪会战还有这么直接的联系。麦家是富阳人,不知道他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将...
评分窗外的风有七到八级吧,开着窗,透过纱窗能够吹进尘土,伴着飕飕的风声。 我最先是看到了《风声》这部电影。剧情阴郁刺激。说阴郁是因为在一幢房间里,几个人被日本人控制,因为他们中有一位是中国共产党隐藏在敌人中的谍报人员“老鬼”,敌人或者威逼利诱,或者...
评分虽然题材不同,但它突然让我想到《蝴蝶梦》的写作手法。同样用第三者的描述烘托出主人公的性格品质,起到以“实有”陪衬“虚无”的效果。更别致的是,由两位站在截然不同立场和看待事物角度的叙述者讲述同一件事,更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作者...
在老虎团唯一翻到的能读下去的好书..。
评分看完电影才看的书。书的写法很独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是倒叙也是顺叙。用了两个视角,讲述了两套故事,精彩异常;最后的静风一段更是加上了文中各个人物的背景故事,绝非画蛇添足,而是让故事更加接地气,更加真实化。谍战小说可是看做是反向的侦探小说,是有邪恶势力主导来侦破的侦探小说。这是第二遍看了,所有的美好回忆都凝固在这小说改编的电影里了。有些事情时间也许会淡化它的细节,但是每当回忆起,却总是振动心头。
评分更喜欢改编后的电影
评分因为先看的这本,再看解密有点审美疲劳
评分大致扫过,更喜欢电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