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惊悚小说大师
罗伯特•陆德伦Robert Ludlum
1927年出生于纽约。他是现代国际惊悚小说(International Thriller)之父,开创了“小人物遇上大阴谋”的架构,对后来的惊悚作家影响深远。《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曾公开表明他最喜欢“陆德伦的情节布局”。
陆德伦的小说背景从二战、冷战时期直到当代,他擅长描写暗潮汹涌的国际政治势力、冒险犯难的情报人员,以及出神入化的间谍行动,其严谨扎实的资料考据备受称道。
从1971年的《纳粹档案》开始,陆德伦便称霸全美畅销排行榜长达30年之久,直到2001年去世为止,他一直是惊悚间谍小说的代名词。
-------------------------
他是拥有全世界最多读者的作家,
他是永远的间谍惊悚小说之王
罗伯特•路德伦——
25部小说,32种语言,40余国发行,
全世界超过2亿5000万读者
《伯恩的通牒》(伯恩系列三部曲之3)
经历数载的对抗交锋,杰森•伯恩的宿敌“胡狼”卡洛斯终于突破重重封锁,发现了伯恩的真实身份:语言学教授大卫•韦伯。而这一次胡狼甚至连伯恩的妻儿也不放过!为了保护家人,也为了终结胡狼一再的挑衅,隐居多年的伯恩必须重拾杀手本能,与胡狼展开最后的决斗!
但要让“胡狼”化暗为明,惟一的办法只有激怒 “梅杜莎”,正是这个永不能见天日的美军秘密组织曾经把伯恩塑造成了杀人机器……“梅杜莎”与“胡狼”合作,伯恩能在双面夹击下达成自己的目的吗?两大顶尖杀手之间的斗智斗勇,从加勒比海、巴黎,一路延伸至俄国情报重镇诺夫哥罗德……
------------------------
《伯恩的身份》(已出版,即伯恩系列之1)
他被人从地中海捞起时,身上遍布了弹孔,臀部皮下还藏着微型胶片,其内容是一组数字。这些线索引领他来到了苏黎世银行,却发现自己有个名为“杰森•伯恩”的身份,和一个四百万美金巨款的神秘账户。在由“杰森•伯恩”引发的一连串追捕与谋杀中,他一直试图找回失去的记忆和真正的身份……
---------------------
《伯恩的至尊》(永不出版,即伯恩系列之2)
香港九龙的一家隐密酒馆里爆发了血腥的暗杀事件,死者中赫然有东亚某国的副总理,而凶手正是消失已久的“杰森•伯恩”。但美国政府却洞悉真相:一切乃是新派经济改革领导者金朝阳的阴谋,暗杀纯属嫁祸他人,于是将计就计,派出正牌的杰森•伯恩来顶替冒牌货,再借机反制金朝阳……
伯恩系列图书是那种拿在手里会感觉非常舒服的书,已经引进的两本都是近年来少见的大部头。2008年8月出版了《伯恩的身份》,今年6月则出版了第三部《伯恩的通牒》,和大部分通俗小说家一样,罗伯特·陆德伦的故事精彩,但缺乏文学色彩,开篇就拿出一付讲故事的架势,休想看...
评分伯恩系列图书是那种拿在手里会感觉非常舒服的书,已经引进的两本都是近年来少见的大部头。2008年8月出版了《伯恩的身份》,今年6月则出版了第三部《伯恩的通牒》,和大部分通俗小说家一样,罗伯特·陆德伦的故事精彩,但缺乏文学色彩,开篇就拿出一付讲故事的架势,休想看...
评分伯恩系列图书是那种拿在手里会感觉非常舒服的书,已经引进的两本都是近年来少见的大部头。2008年8月出版了《伯恩的身份》,今年6月则出版了第三部《伯恩的通牒》,和大部分通俗小说家一样,罗伯特·陆德伦的故事精彩,但缺乏文学色彩,开篇就拿出一付讲故事的架势,休想看...
评分伯恩系列图书是那种拿在手里会感觉非常舒服的书,已经引进的两本都是近年来少见的大部头。2008年8月出版了《伯恩的身份》,今年6月则出版了第三部《伯恩的通牒》,和大部分通俗小说家一样,罗伯特·陆德伦的故事精彩,但缺乏文学色彩,开篇就拿出一付讲故事的架势,休想看...
评分第二部出不了,要出这“三部曲”的续集《伯恩的传承》,不过不是罗伯特•陆德伦写的,伯恩再遭追杀...
太长,很多闪过去了。600页以上的还是迪弗的能慢慢看啊
评分superb!!
评分影视化。书估计不买了。冒险类看一遍也就没用了。
评分影视化。书估计不买了。冒险类看一遍也就没用了。
评分延续第一部伯恩和豺狼卡洛斯的宿敌之战,猎人和猎物的角色不停转换,情节复杂又环环相扣,陆德伦的描写细致入微很有电影画面感。稍有不足的是结局有点仓促,对幕后组织梅杜莎的处理落入大事化小的美剧俗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