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作者学贯中西,融合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人类学多学科知识,大量引用古今东西方哲学、文学与宗教中有关心理的看法,继而以现今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验证这些古老的智慧,作为实证论述的基础,除了让人看到整个20世纪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曾经是多么地扭曲,同时也积极正面地提出了人类如何可以寻找到快乐与生命的意义,帮助自己在人际关系、心理层面与道德层次成长。这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书籍,是国内较少出现的心理学科普作品类型。
乔纳森·海特,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社会心理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到芝加哥大学研究文化心理学。1999年以来积极投身于“积极心理学运动”,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之一。
2001年,他以对积极心理学的杰出贡献以及对“提升感”的研究,获得“坦普尔顿奖(JohnTempleton)”,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坦普尔顿奖是当今国际奖金最高的奖,以比诺贝尔奖更高的奖金额而闻名,奖励在“精神领域”的研究中有非凡杰出成就、有助于增进人类神圣创造力的人士,每年只有四位领域的顶尖人士才能获此殊荣,特雷莎修女是该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人类需要用比喻来思考。 我们对新事物或者复杂事物的理解,是借助于已知事物与前者之间的关联。我们将人生比作旅程,便知道我们要选好方向,了解地形,找到旅伴。那么,关于看不见的"心理",最好的避雨是什么呢? 佛陀把人的心理比喻为野生大象: 我此过去心,任意随所欲,...
评分人象分裂的隐喻及其缘起 这是一本有关人们如何通过身心合一来实现幸福并获得成长的书。为了阐述其观点,乔纳森•海特在开篇就借助了象与骑象人的隐喻。实际上这一手法并不新鲜:柏拉图就曾把心灵(soul)比喻为马车,马车是由“心理”冷静、理性的那一面驾驭...
评分人象分裂的隐喻及其缘起 这是一本有关人们如何通过身心合一来实现幸福并获得成长的书。为了阐述其观点,乔纳森•海特在开篇就借助了象与骑象人的隐喻。实际上这一手法并不新鲜:柏拉图就曾把心灵(soul)比喻为马车,马车是由“心理”冷静、理性的那一面驾驭...
评分1 象与骑象人的基本原理:大象(情绪)负责绝大部分工作,而骑象人(理性)仅仅扮演着顾问或者仆人的角色,只有在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我们的理性才得以运转。 象的层次:身体、右脑、非理性、潜意识、自动化、难于控制 骑象人的层次:心灵、左脑、理性、意识、控制化 ...
评分看了一下目录,有点儿印象了,后面几张就有点鸡肋了╮( ̄▽ ̄")╭ 算是读过了吧,噗……
评分感觉如水流过,什么都没留下。我决定几年之内再也不读此类型的书籍了!
评分其实想给3星半;可能因为上过积极心理学的课,也读了些别的书在先,前面几章觉得是在做简单拼图,以及不断引用这个人那个人说过的话;不过摘几个对自己有用的,一隐含知识,和之前看的习惯的力量可以联系起来;二,往外求也是能提高快乐指数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佛陀;三 冥想和认知疗法 四 爱和工作 五 仪式的意义,三个层面的认知统一;人总归寻求一种联结;
评分非常有趣而且實用!
评分其实想给3星半;可能因为上过积极心理学的课,也读了些别的书在先,前面几章觉得是在做简单拼图,以及不断引用这个人那个人说过的话;不过摘几个对自己有用的,一隐含知识,和之前看的习惯的力量可以联系起来;二,往外求也是能提高快乐指数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佛陀;三 冥想和认知疗法 四 爱和工作 五 仪式的意义,三个层面的认知统一;人总归寻求一种联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