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作者学贯中西,融合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人类学多学科知识,大量引用古今东西方哲学、文学与宗教中有关心理的看法,继而以现今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验证这些古老的智慧,作为实证论述的基础,除了让人看到整个20世纪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曾经是多么地扭曲,同时也积极正面地提出了人类如何可以寻找到快乐与生命的意义,帮助自己在人际关系、心理层面与道德层次成长。这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书籍,是国内较少出现的心理学科普作品类型。
乔纳森·海特,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社会心理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到芝加哥大学研究文化心理学。1999年以来积极投身于“积极心理学运动”,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之一。
2001年,他以对积极心理学的杰出贡献以及对“提升感”的研究,获得“坦普尔顿奖(JohnTempleton)”,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坦普尔顿奖是当今国际奖金最高的奖,以比诺贝尔奖更高的奖金额而闻名,奖励在“精神领域”的研究中有非凡杰出成就、有助于增进人类神圣创造力的人士,每年只有四位领域的顶尖人士才能获此殊荣,特雷莎修女是该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人类需要用比喻来思考。 我们对新事物或者复杂事物的理解,是借助于已知事物与前者之间的关联。我们将人生比作旅程,便知道我们要选好方向,了解地形,找到旅伴。那么,关于看不见的"心理",最好的避雨是什么呢? 佛陀把人的心理比喻为野生大象: 我此过去心,任意随所欲,...
评分人象分裂的隐喻及其缘起 这是一本有关人们如何通过身心合一来实现幸福并获得成长的书。为了阐述其观点,乔纳森•海特在开篇就借助了象与骑象人的隐喻。实际上这一手法并不新鲜:柏拉图就曾把心灵(soul)比喻为马车,马车是由“心理”冷静、理性的那一面驾驭...
评分【今年第一本五星好书,有对“如果幸福”这种大问题抽丝剥茧的分析,也有对“如何更好地工作”这种小道理循循善诱的教导。书名“象与骑象人”这种心理意象的阐释,本身就很有新意也很有利于解读很多生活中的心态。内容真的很充实而广泛,且要言不烦。】 “在人类这种超群居社...
评分《象与骑象人》说的是理性与感性的交锋和共荣,我以前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幸在进入IT行业,慢慢变得理性,又在理性占了绝对上风时,成为自由人,减少自我与外界、自我分成两半的争战,使理性和感性得以平衡,而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佛陀的确给我很大启迪。所以,读这本书,非...
评分很多人,尤其是较为“理性”的人,容易产生自己跟自己斗的情况,这本书,算是把这个问题点出来了,也给出了一定的解答。 但内容上,感觉后半部有些拼凑。。。
心理学的意义在于:你不知道也能生活的很好,但是知道一点能更好
评分读完塞利格曼的几本,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一种总结,书名翻译的不好,虽然“象与骑象人”是作者比喻自发行动和有意思行动的相互对抗,但从英文书名和全书内容看,作者试图以东方和古代哲理结合积极心理学,论述了幸福(happiness)这个人生主题,其实也是一本幸福指南。20141009
评分听说这是本有名的书,买回来放在家里一年多也没看过,周末粗略看了一下,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结构松散,比较拉杂,章节中涵盖了不少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后仔细看看其他豆友的书评,看看是不是我挂一漏万了。
评分没有参考文献你说个jb
评分感觉如水流过,什么都没留下。我决定几年之内再也不读此类型的书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