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多次再版的古典与现代音乐教科书,罗杰·凯密恩的《听音乐》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
作者首先介绍了掌握音乐的一些基本乐理与技巧,并通过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诸音乐要素加以解读。继而以第二至第六部分梳理了自中世纪至21世纪西方音乐史上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与一般音乐史作品不同,本书作者将特定时期的音乐风格特色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在对音乐家与社会之关系的解读中,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大师及其佳作一一闪耀登场。非西方音乐将在第七部分与读者见面,我们将在爵士乐、美国音乐剧和摇滚乐等20世纪音乐史的演变中,了解黑非洲音乐、印度古典音乐等非西方音乐对音乐史的独特贡献。
贯穿全书的“聆赏要点”与“声乐导聆”是本书最大的特色,配合本书专赠的CD,读者可通过对音乐的配器、力度、旋律变化、音响特质的说明以及对歌词内容的解读,达到真正的“理解”音乐。
罗杰•凯密恩(Roger Kamien,1934— ),国际著名音乐教育家和钢琴演奏家,巴黎出生的美国人。普林斯顿大学音乐学博士。先后任教于亨特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曾于1957-1959年以富布赖特学者身份在巴黎研究18世纪音乐,并于1983年担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祖宾•梅塔音乐教授。曾师从二十世纪伟大的钢琴哲学大师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并作为活跃的钢琴演奏家,受邀在全美和欧洲演出。他还是享有广泛声誉的《诺顿乐谱集》系列的编辑之一,并是《贝多芬论坛》、《音乐季刊》等杂志的主要撰稿人。本书是凯密恩教授的毕生杰作。
中文译介团队:
总召集人、著名钢琴演奏家陈美鸾女士为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演奏博士,曾师从海内外多位顶级演奏家,现任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
审阅者王美珠女士为德国洪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与音乐学研究所教授。
三位译者均出身名校:洪崇焜,耶鲁大学作曲博士,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理论与作曲副教授;黄瑞芬,纽约朱丽娅音乐学院硕士,台北爱乐电台古典音乐节目主持人;杨湘玲,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硕士,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博士。
利用零零散散差不多4个月的中午的时间,才算是把这本书过了一遍,对一个乐盲来说,很有收获,但很难评价。这么看下来,感觉还是没有入门,但也并不影响对此书的好感和推荐。 乐理or音乐的物理特性 想来好笑,一开始看乐理,是以一个理工科技术的视角来学习的,穿过拗口的表达...
评分 评分听音乐 要素 音乐四要素 音高、强度、音色、音长 音高取决于振动频率,相似乐音之间的音程是一个八度,高一个八度的乐音振动频率是低八度的两倍。一般人都音域是一个半八度,组织音高是作曲家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 强度与振幅有关,p/f, 音色:明亮、暗淡、灿烂、圆润、饱满。...
评分古典音乐,至少其中最为伟大的作品,可以和人类其他优秀文明成就比美而毫不逊色。《马太受难曲》《第九(合唱)交响曲》《尼伯龙根的指环》……这些作品,其思想之深邃,境界之崇高,技巧之精湛,都足以巍然屹立于人类文明的巅峰。你可以只看肥皂剧而拒绝《第七封印》,你可以...
评分罗杰•凯密恩的《听音乐》在我心里是音乐的入门经典教程,学完之后会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方式来欣赏音乐。 从此音乐不只再分为好听或者不好听 本书在介绍完音乐基本元素之后,以大篇幅的历史发展顺序,介绍了从中世纪一直到二十世纪之后的音乐发展历程。站在较为宏观的角度,...
我们之所谓的古典音乐,渊源于古希腊的音乐传统,发韧于中世纪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基本完善。古典音乐的形式完善,具有逻辑和形式美感,书中乐理和技巧简明易懂,相见恨晚。音乐出自心灵,但愿亦能达到心灵。
评分从唐家湾到沙田到南丫岛,终于读完了,很本分的入门书
评分终于完整地看过一遍了,真不容易。20100615
评分可惜读得太草率······
评分我们之所谓的古典音乐,渊源于古希腊的音乐传统,发韧于中世纪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基本完善。古典音乐的形式完善,具有逻辑和形式美感,书中乐理和技巧简明易懂,相见恨晚。音乐出自心灵,但愿亦能达到心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