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天津人民齣版社
作者:陳寅恪
出品人:
頁數:31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3-31
價格:39.8元
裝幀:平裝-膠訂
isbn號碼:978720113946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陳寅恪
  • 曆史
  • 魏晉南北朝
  • 魏晉南北朝史
  • 中國曆史
  • 曆史學
  • 天津人民齣版社
  • 超額無電
  • 陳寅恪
  • 魏晉南北朝
  • 曆史講演
  • 史學
  • 學術著作
  • 中國史
  • 古代史
  • 講演錄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當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關於魏晉南北朝史的講演錄,由萬繩楠教授根據聽課筆記和相關資料整理而成。陳寅恪先生研究史學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古史學的研究對當代影響*巨。但是在其留存和已版的作品中,尚無係統的斷代史之作,本書則能補陳著之闕,因而被譽為“稀世之珍”。本書雖非陳先生的原著,但仍較為真實地體現瞭陳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方麵的研究成果。本書共分二十一篇,覆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等諸多方麵,提齣瞭許多新見解、新問題、新發現: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統分,陳朝是南方蠻族創立的朝代,東漢、孫吳和西晉的統治者屬於同一個階級等。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是由萬繩楠先生在1947年至1948年於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學習期間,聽陳寅恪先生講授魏晉南北朝史時的筆記。但是筆記通常是簡略的,為整理成書,萬先生參考瞭50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陳寅恪在中山大學曆史係講授兩晉南北朝史時所編的引文資料,以及1980年上海人民齣版社齣版的《金明館叢稿初編》《二編》等相關的論著整理而成,並力求符閤陳寅恪先生的觀點。

一般而言,陳寅恪先生的論著大都需要具有一定學力的人纔能讀懂。但是本書則彆是一番風味,它用俗語娓娓道來、條分縷析、高屋建瓴、鞭闢入裏,不僅讓人領略瞭陳寅恪這種大傢的學術思想,而且也提供瞭知人論世的典範。閱讀是書,給人留下印象*深的可以概括為兩大特點:一曰清通,一曰簡要。

萬繩楠整理的《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初由安徽黃山書社於1987年齣版發行,1999年曾經進行第2次印刷,前後印數共7000冊。2007年步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依據黃山書社版策劃齣品瞭插圖版《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由貴州教育齣版社齣版發行。貴州教育版自發行以來深受廣大曆史愛好者和喜愛陳寅恪者所推崇,僅根據2014至2018年之間的數據顯示,印數就已發行78000冊。

本次天津人民版《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仍是由步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齣品,對於內文和插圖逐一進行瞭認真校對修訂。其中,正文和引文僅修正“脫、訛、衍、倒”四種現象即約有二百處,標點符號和行文規範修訂者更多;另外,鑒於先前所用配圖存在圖像模糊不清、圖畫信息錯誤和圖文氣質不協等問題,本次再版則將先前89幅插圖重新更換或修訂為76幅,努力做到圖文相契閤,同時並配有超過12000字的圖注說明,更加便於讀者深入理解原文內容和相關常識。

作為魏晉南北朝史領域的學習入門書,本書既不失為一部分量沉重的專門學術著作,同時也能滿足廣大普通魏晉南北朝曆史愛好者的閱讀需求。其清通簡要的特點,決定瞭其既能陽春白雪,亦能下裏巴人,使學習與研究兼得。放眼同類優秀圖書,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和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失之於繁,不便於廣大普通讀者閱讀;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十二講》和鬍阿祥《魏晉南北朝史十五講》作為後齣著作,一則失之於簡,不便作為研究用書,二則諸多問題仍然未脫陳氏影響。總之,新版《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實可視為“稀世之珍”,學習和研究魏晉南北朝史不可缺少的必讀書之一。

鑒於本書內容品質和以往閱讀經驗,本書不僅適閤具有一定曆史學基礎(曆史學本科及以上學力)的學生和老師進行閱讀和研究,也適閤樂於學習勇於挑戰的廣大曆史愛好者和陳寅恪景仰者閱讀和學習。

著者簡介

陳寅恪,江西修水(義寜州)人,1890年生於湖南長沙。少時在南京傢塾就讀,從小就能背誦十三經,廣泛閱讀經、史、哲學典籍。他國學基礎深厚,國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見解多為國內外學人所推重。十年動亂期間,他遭到殘酷摺磨,1969年10月7日逝世於廣州。

圖書目錄

第一篇 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級(附論蜀、吳) 3
第一節 魏晉統治者社會階級的區彆 3
第二節 司馬氏的奪權鬥爭 12
第三節 西晉政治社會的特徵 39
第四節 附論蜀、吳 22
第二篇 罷州郡武備與封建製度 27
第一節 從州郡領兵到罷州郡兵 28
第二節 分封諸王 33
第三篇 清談誤國(附“格義”) 39
附“格義” 52
第四篇 西晉末年的天師道活動 55
第一節 趙王倫廢立 56
第二節 東萊劉伯根、王彌起兵 59
第三節 張昌起兵 61
第四節 李特起兵 63
第五篇 徙戎問題 65
第六篇 五鬍種族問題 73
第一節 五鬍次序 74
第二節 羯 族 76
第三節 氐 族 79
第四節 鮮 卑(釋黃須鮮卑奴與白虜) 81
第五節 盧水鬍 87
第七篇 鬍族的漢化及鬍漢分治 89
第一節 鬍族的漢化 90
第二節 鬍漢分治 97
第八篇 晉代人口的流動及其影響(附塢) 301
第一節 人口流動的三個方嚮 ——東北、西北與南方 102
第二節 北方鬍族統治者的徙民與人民的屯聚問題(塢壁及桃花源) 113
第九篇 東晉與江南士族之結閤 325
第十篇 孫恩、盧循之亂 137
第十一篇 楚子集團與江左政權的轉移 147
第十二篇 梁陳時期士族的沒落與南方蠻族的興起 163
第一節 梁建業、江陵兩大士族集團的滅亡 164
第二節 陳與南方蠻族 171
第十三篇 南朝官製的變遷與社會階級轉變的關係 179
第十四篇 南北對立形勢分析 187
第一節 北強南弱之形勢 188
第二節 北朝不能過早統一南北的原因(附淝水之戰) 192
第三節 南朝北伐何以不能成功 197
第十五篇 北魏前期的漢化(崔浩問題) 201
第十六篇 北魏後期的漢化(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211
第十七篇 六鎮問題(附魏齊之兵) 221
第一節 六鎮含義及北魏的設防問題 222
第二節 北魏的兵 225
第三節 六鎮起兵的原因 229
第四節 六鎮兵的轉手,北齊的建立 233
第五節 北齊的兵 237
第六節 楊隋、李唐非齣自六鎮 240
第十八篇 北齊的鮮卑化及西鬍化 243
第一節 北齊的鮮卑化 244
第二節 北齊的西鬍化 248
第十九篇 宇文氏之府兵及關隴集團(附鄉兵) 251
第一節 北周統治者宇文氏之由來252
第二節 東西魏的形勢,府兵製的創立254
第三節 關隴本位政策與關隴集團的形成258
第四節 周武帝、隋文帝對府兵製度的改革 267
第二十篇 南北社會的差異與學術的溝通 271
第一節 南北社會的差異 272
第二節 南北學術的溝通 276
第二十一篇 佛教三題 283
第一節 佛教之於中國(夷夏之辨) 284
第二節 佛教之與道教 290
第三節 佛教之於四聲 300
附錄:三國兩晉南北朝世係錶30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是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陈寅恪先生作为历史学家,久负盛名,大家所熟知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便是出自其口。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承汉末三国之纷乱,后起隋唐之统一,是一段风云乍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史,再加上无论历史上...  

評分

評分

評分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稿》,真是大开眼界。史学家、中研院院士何炳棣回忆他在清华和西南联大就读时,听说考试是陈老师出题,同学们普遍认为不用准备,因为考题一定极难极冷,猜测复习都没用。陈寅恪被认为是近百余年来史学界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的确...  

評分

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看到一张竹林七贤的石刻拓本。年代未知,画工粗糙,人物也不对。七人中次幼的阮咸五绺长髯,叔父阮籍却被画成颌下无须的少年,是倒了辈分,错了长幼。古往今来以七贤为主题的画作多极了,不知为何会选这张。 阮籍名头太大,没什么可补充的。青白眼...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次“教授的教授”的書,感覺在大師麵前,知識匱乏的自己過於渺小瞭。本書,引經據典,抽絲剝繭,敏銳觀察,縝密思考,見地獨特,令人摺服。

评分

陳寅恪先生確實厲害,一條寒族與豪族的對抗,一條漢鬍之間的民族矛盾,兩條主綫把魏晉南北朝的曆史都串瞭起來。

评分

考證桃花源記一段是全書縮影,嚴謹的治學態度實在是叫我輩汗顔。結閤田餘慶的那本,兩者互為補充,對東晉南北朝的曆史邏輯,無論是橫嚮還是縱嚮,都有瞭基本的認識,著實精彩????????????

评分

南朝四百餘年的政治變遷和階層升降反映瞭朝代更迭和北朝統一的必然

评分

這是買過性價比最高的書,價錢便宜,紙又好。讀過此,再讀《金明館叢稿初編》功力一定大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