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學記

我的留學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日] 吉川幸次郎
出品人:
頁數:288
译者:錢婉約
出版時間:2008-04
價格:22.00元
裝幀:平裝32
isbn號碼:9787101060836
叢書系列:近代日本人中國遊記
圖書標籤:
  • 吉川幸次郎
  • 日本
  • 遊記
  • 近代日本人中國遊記
  • 日本漢學
  • 迴憶錄
  • 隨筆
  • 近代史
  • 留學生活
  • 成長記錄
  • 海外求學
  • 異國風情
  • 青春迴憶
  • 文化體驗
  • 個人成長
  • 學習筆記
  • 跨文化適應
  • 旅途見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日本中國文學研究專傢吉川幸次郎的迴憶錄.內容包括:1.留學迴憶.對於1928-1931年在中國北京留學期間的訪談迴憶錄,記載瞭民國時期中國學術界的動嚮和北京南京等地大學著名教授的學風掌故.2.中國印象追記.對於當時接觸的中國社會風情書坊書肆學者人物等的追記特寫和理解評述.3.中國文學論.對於中國文學的總體性描述.

著者簡介

吉川幸次郎(1904—1980),生於日本神戶,1923年進入京都大學文學部學習,主要在狩野直喜的指導下學習。此外還學習東洋電學。1928年4月,前往北京留學。吉川幸次郎是日本中國文學研究傢,京都大學教授,一生著述等身,尤以元雜劇研究、杜甫研究等方麵的卓越成就著稱於國際漢學界。其主要著作有《尚書正義》《唐宋傳奇集》《杜甫筆記》《陶淵明傳》等。

圖書目錄

總序
譯者前言
一 我的留學記
留學之前
把中國作為中國來理解
在尊重西歐的風潮中
京都學界與清末古典學者的接觸
與從中國來的留學生的交往
被中國文學的“日常性”所吸引
清朝的學問與歐洲近代思想
一定要自己親自去力行
毫不做作的人道主義和縴細的魅力
中國研究在京都大學的位置
對現代中國的關心
瞭解中國的一切
初次到中國:江南的輝煌和富裕
留學期間
種種幸運
到達北京之前
延英捨——寄宿的日常生活
整日埋頭於語言學習
到北京大學當旁聽生
張作霖的北京撤退——北京大學的復興
轉變期的北京大學
大學、學派、學者——激烈的對立
黃侃給予我的感動
與書店打交道,在北京大學聽課
劇院·飯店·名勝古跡
到江南——我被當作中國人
留學收獲
做學問的態度和方法
二 中國印象追記
雷峰塔
C教授
來薰閣琴書店——琉璃廠雜記
琉璃廠後記
南京懷舊絕句
高郵舊夢
購書懷舊絕句
《雨窗欹枕集》和我
柳絮漫話
隨筆三篇
中國的警察
法隆寺的鬆
中國思想史上的人
中國人與法則
中國人與宗教
中國人的幻想力
兩個中國——中國的城市與農村
中國人的日本觀和日本人的中國觀
三 中國文學論
中國文學史之我見
中國文學中的希望與絕望
中國文學所體現的人生觀
中國文學的政治性
史傳的文學
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
中國的文學革命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为了了解二三十年代北京的学术氛围和大学情况,看了一些书。其中有一本就是吉川幸次郎的《我的留学记》,是吉川先生晚年对自己1928–1931年间在北京大学留学时的回忆。该书同时收录的还有吉川只身游历江南和北京城的见闻随笔及其对中国文学史的几篇总论性文章,其中的一些记录...  

評分

为了了解二三十年代北京的学术氛围和大学情况,看了一些书。其中有一本就是吉川幸次郎的《我的留学记》,是吉川先生晚年对自己1928–1931年间在北京大学留学时的回忆。该书同时收录的还有吉川只身游历江南和北京城的见闻随笔及其对中国文学史的几篇总论性文章,其中的一些记录...  

評分

这是一本苹果绿封面的小书,中华书局出版。扉页之后有作者的像,作者是一名慈祥的日本长者,名字对于我来说很陌生,叫吉川幸次郎。以至于作者的老师,日本著名的汉学家狩野直喜、内藤湖南等等,对我而言也是非常陌生。然而,伴随着这些陌生的名字在文中交替出现的长章炳...  

評分

很庆幸,我是先看完正文,然后才回头读《总序》的,否则,我很可能会错过这部有趣甚至有些引人入胜的书。 这部名为《我的留学记》的书其实包括三大部分:我的留学记、中国印象追记、中国文学论。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我的留学记”,这是一份访谈式的回忆录,从中不仅...  

評分

很庆幸,我是先看完正文,然后才回头读《总序》的,否则,我很可能会错过这部有趣甚至有些引人入胜的书。 这部名为《我的留学记》的书其实包括三大部分:我的留学记、中国印象追记、中国文学论。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我的留学记”,这是一份访谈式的回忆录,从中不仅...  

用戶評價

评分

前半段的中國紀行沒有期待中的價值高。相反,後半段的中國感悟更加可觀,論詩極富闡釋性。作者雖然謙稱自己不夠好,不過就行文而言,功底及深,想看專著。

评分

前半段的中國紀行沒有期待中的價值高。相反,後半段的中國感悟更加可觀,論詩極富闡釋性。作者雖然謙稱自己不夠好,不過就行文而言,功底及深,想看專著。

评分

不似關東的東大,關西的京大遠離政治中心,似乎能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中華文化,薄薄的一本訪談錄卻是包羅萬象,北京各高校學閥的爭奇鬥艷,文學由士大夫獨有到白丁普遍化,為日本文化的正名那段很有意思,很想說清日本並不是簡單復製中華文化好似沒說清

评分

又關心學人八卦又被被批評瞭= =吳派和浙派倒是第一次知道,還有羅振玉和內疼湖南的情誼,也可以看這篇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0661539/,作者還感慨京都的羅振玉故居已經泯然消失瞭。。

评分

吉川先生是1930年前後在北京留的學,可是當日中國的國共紛爭、內憂外患、群情激昂,在書裏都看不到,吉川的生活裏有的隻是琉璃廠的古書鋪和教授煙鬥的吞雲吐霧。這是因為當時讀書確實認真,兩耳不聞天下事,還是50年代寫迴憶錄時有意避而不談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