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

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过常宝
出品人:
页数:460
译者:
出版时间:2008-3
价格:4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1350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先秦史
  • 文献
  • 过常宝
  • 史学理论&史学史
  • 文学史
  • 思想史
  • 史官文化
  • 绝地天通
  • 原史
  • 文化史
  • 文献学
  • 历史学
  • 古代文明
  • 考古学
  • 民族学
  • 中国古代史
  • 历史研究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通过对原史文化中的撰述观念、载录和传播方式的研究,梳理了甲骨卜辞、刻绘图画、《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左传》、《老子》、《论语》、《战国策》、《史记》等文献的生成过程、文体形态、叙述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并揭示出它们各自所承担的原史文化功能,为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文献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早期文献产生于宗教活动中,是天命神意的见证,史官凭着文献工作而逐渐取得了充分的话语权。自西周到西汉中期,史官、君子和儒士通过对文献的传递和阐释,构建了具有理性精神的礼乐文化制度,并形成了以道自任、裁决天下的精神品格。这就是原史传统。这一传统以《史记》为终结。在原史传统中,周公摄政和制礼作乐、春秋史官的微言大义、孔子设学和文献阐释、董仲舒的公羊学理论、司马迁的《史记》著述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依据周公和孔子的文化实践而虚拟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统系,构成了中国道统观念的源头。

作者简介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开设课程: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史传散文、诗词讲读。

目录信息

绪 言
第一章 史职及其文献的产生
一 “绝地天通”与史职的产生
二 商史的地位与职责
三 原史文献之一:甲骨卜辞
四 原史文献之二:铸鼎象物
第二章 周公革命与礼乐文化
一 史职在西周的发展
二 周公摄政与政教分离
三 原史文献之三:上古歌谣
第三章 春秋史官的话语权力
一 春秋史官文化的转型
二 “春秋笔法”及其叙事策略
三 《老子》和史官的箴诫传统
第四章 《左传》研究
一 史官“传闻”制度与《左传》
二 《左传》的二元叙事逻辑
三 《左传》梦验载录的文化意蕴
四 《左传》虚饰中的理性意识
第五章 君子文化和士人传统
一 巫史知识的社会化
二 君子文化与“立言”传统
三 “诸子”与史官文化
四 《论语》及其他诸子文献
第六章 《战国策》研究
一 史职的衰落与师道的兴起
二 《战国策》的文体特征
三 《战国策》的叙事特征
第七章 《春秋》与汉代文化
一 儒家与原史文化的复兴
二 原史经典的政治化途径
三 《春秋》与大一统政治形态
第八章 《史记》与原史传统的终结
一 司马迁的史职观念
二 司马迁的个性精神
三 司马迁的文化复仇
四 《史记》的体例和书法
五 《史记》的悲剧精神
结束语:原史精神和道统观念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4.5 先秦史职转变过程非常清晰,虽然周公摄政的性质有可以商榷的地方,结构和理论都能自圆其说,论证过程流畅,尤其用道统承继也是终结史职精神。最受启发的一点是春秋战国史官从传闻到呈现视角的换变,对史类传统的叙事性启发很大。这本也是后面《制礼作乐与西周文献的生成》一系列书的理论基础。个人眼里过老师最好的一本了。

评分

读了部分 还是有启发的

评分

奇异的切入点

评分

观点乏善可陈

评分

记得当时草草地翻了一遍,的确没找到太有用的东西,有空再找来看看。而且,早期文献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其中很多材料、观点未必可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