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

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苇
出品人:
页数:37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1
价格:9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30358547
丛书系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博士文库
图书标签:
  • 先秦史
  • 历史
  • 考古学
  • 考古
  • 藏学
  • 历史地理
  • 西南夷
  • 没有电子书
  • 先秦
  • 青藏高原
  • 东麓
  • 考古
  • 历史
  • 文化
  • 民族
  • 藏族
  • 古代文明
  • 西南地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分别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仰韶时代中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期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详尽比对了两地之间相近似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甘青地区仰韶中晚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对西南山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播影响以及在这些影响下西南山地文化格局的变迁。总结得出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之间存在"四纵三横"的平面交通路线和"西进、南下-南下、东渐"的阶段性特征。

作者简介

陈苇 男,汉族,四川资中人,1980年生。2000年9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2009年6月在吉林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就职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参与、主持数十次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主攻中国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已发表数篇研究文章。

目录信息

总序

第1章 绪论
1.1 时空范围
1.1.1 时间范围
1.1.2 空间范围
1.2 自然环境
1.2.1 气候
1.2.2 水系
1.3 考古发现及研究简史
1.3.1 甘青地区
1.3.2 西南山地
1.3.3 小结
第2章 甘青地区考古遗存时空框架
2.1 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研究
2.1.1 庙底沟文化
2.1.2 半坡四期文化
2.1.3 马家窑文化
2.1.4 大李家坪四期遗存
2.1.5 常山下层文化
2.1.6 宗日遗存
2.1.7 半山文化
2.1.8 客省庄文化
2.2 青铜时代考古遗存研究
2.2.1 齐家文化
2.2.2 寺洼文化
2.2.3 辛店文化
2.2.4 卡约文化
2.2.5 唐汪式遗存
2.3 甘青地区考古学文化分区与阶段划分
2.3.1 甘青地区考古学文化分区
2.3.2 甘青地区考古学文化阶段划分
第3章 岷江流域考古遗存研究
3.1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
3.1.1 营盘山遗址
3.1.2 姜维城遗址
3.1.3 箭山寨遗址
3.1.4 波西遗址
3.1.5 白水寨遗址
3.1.6 下关子遗址
3.1.7 小结
3.2 岷江上游夏商周时期考古遗存
3.2.1 撮箕山墓地
3.2.2 营盘山墓地
3.2.3 别立、勒石墓地
3.2.4 昭店Ml
3.2.5 城关墓地
3.2.6 牟托一号墓
3.2.7 其他石棺墓
3.2.8 小结
3.3 青衣江商周时期考古遗存
3.3.1 旱期遗存
3.3.2 晚期遗存
3.3.3 小结
第4章 大渡河流域考古遗存研究
4.1 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
4.1.1 哈休遗址
4.1.2 孔龙村遗址
4.1.3 罕额依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
4.1.4 沙尔尼遗址及其周边调查
4.1.5 小结
4.2 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
4.2.1 狮子山遗址
4.2.2 麦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
4.2.3 大地头遗址
4.2.4 姜家屋基遗址
4.2.5 三星遗址
4.2.6 大窑石棺墓再认识
4.2.7 小结
4.3 上游夏商周时期考古遗存
4.3.1 木尔溪遗址
4.3.2 军额依遗址第三期遗存
4.3.3 大小坪石棺墓地
4.3.4 帕尔巴石棺墓地
4.3.5 小结
4.4 中游夏商周时期考古遗存
4.4.1 早期遗存
4.4.2 晚期遗存
4.4.3 小结
第5章 雅砻江流域考古遗存研究
5.1 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
5.1.1 横栏山遗址
5.1.2 马鞍山遗址
5.1.3 楱木沟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
5.1.4 营盘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
5.1.5 小结
5.2 上、中游夏商周时期考古遗存
5.2.1 陶器遗存
5.2.2 非陶遗存
5.2.3 小结
5.3 下游夏商周时期考古遗存
5.3.1 咪咪啷遗址
5.3.2 大洋堆遗址
5.3.3 礼州遗址
5.3.4 粪箕湾墓地
5.3.5 大石墓及相关遗存
5.3.6 小结
第6章 金沙江上、中游考古遗存研究
6.1 中游南岸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辨析
6.1.1 菜园子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
6.1.2 磨盘地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
6.1.3 大墩子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
6.1.4 白羊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
6.1.5 小结
6.2 上、中游夏商周时期考古遗存
6.2.1 早期遗存
6.2.2 中期遗存
6.2.3 晚期遗存
6.2.4 小结
第7章 澜沧江上、中游考古遗存研究
7.1 上、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
7.1.1 卡若文化
7.1.2 新光遗址
7.1.3 小结
7.2 上游夏商周时期考古遗存
7.2.1 早期遗存
7.2.2 晚期遗存
7.2.3 小结
第8章 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考古学文化动态观察
8.1 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遗存年代对应
8.2 西南山地考古遗存格局变迁及传播路线
8.2.1第一阶段
8.2.2第二阶段
8.2.3第三阶段
8.2.4第四阶段
8.2.5第五阶段
8.3 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考古遗存传播特点
8.3.1 “四纵三横”的平面交通路线
8.3.2 “西进、南下一南下、东渐”的阶段性特征
8.3.3 传播原因浅析
8.3.4 小结
第9章 结语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凑了一堆考古发掘报告,再整成差不多的格式就能拼一篇论文了!那个"四纵三横"无非就是所谓藏彝走廊的具体化,不用这本书也知道。

评分

用器型学的流变来看考古遗存之间的文化传播,深化藏彝走廊理论!

评分

凑了一堆考古发掘报告,再整成差不多的格式就能拼一篇论文了!那个"四纵三横"无非就是所谓藏彝走廊的具体化,不用这本书也知道。

评分

用器型学的流变来看考古遗存之间的文化传播,深化藏彝走廊理论!

评分

凑了一堆考古发掘报告,再整成差不多的格式就能拼一篇论文了!那个"四纵三横"无非就是所谓藏彝走廊的具体化,不用这本书也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