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尼采 (1844-1900)
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爱与孤独》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偶像的黄昏》是尼采的晚期著作,出版于1889年,整理自他为《权力意志》一书准备的部分笔记资料。本书由十组凝练而犀利的札记、格言组成,涉及道德、理性、文化批判、美学等问题。尼采立足于生命来分析和评价道德,批判精神的权威、思维的痼疾以及在他看来违反人性的一切命题。他用尖锐犀利的言辞嬉笑着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贤拉下神坛,重估一切价值。
编辑推荐
★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之作,向永恒的偶像——道德和理性宣战。
尼采是一个著名的偶像破坏者,他说的偶像主要是指道德和理性。尼采认为,自柏拉图以来,道德始终被视为最高的价值,对人心有最大的支配力量,“在地球上找不到比善和恶更大的权力了”。他立足于生命批判反自然的道德,清除罪与罚的概念,确立生成的无罪。
★ 提出一个全新的、根本性的认识:不存在“真正的世界”,挑战传统形而上学二分模式这一“西方哲学最久远的错误”。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一直坚持世界的二分模式,即认为感官所触知的变化不居的世界是“虚假的世界”,理性所把握的
永恒不变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在尼采看来,这是西方哲学最久远的错误,他从道德偏见和理性崇拜两方面揭示了这一虚构的根源,得出结论:只有一个世界,它是现象世界也是实存世界。
★ ★“用铁锤提问”,嬉笑着将先贤拉下神坛。
尼采自诩为不合时宜者,高调地不与世俗时见为伍,尖锐地批判精神界的权威与偶像。他并非要用铁锤把偶像击碎,而只是“用铁锤提问”,他自信窥破了这些偶像的秘密,它们里面空无一物,只是靠了人性的弱点才成为最唬人的偶像、被奉为最高的价值,其实并无价值。
★ 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带你读懂原著。
著名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是国内研究尼采的权威学者,译文准确、优美、流畅,再现尼采的诗意和激情。近2万字的长篇导读,详解主要观点和本书写作背景,带领读者读懂原著。
★ 凝练而辛辣的格言文体,“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别人用一本书没有说出的东西”。
★ 尼采的批判精神在20世纪初传播到了日本和中国,影响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新文化健将。
★ 在《悲剧的诞生》出版17年后,重新明确定义了酒神精神。
尼采对“灵魂的宁静”有很经典的剖析——“可以是一种丰盈的动物性向道德(或宗教)领域的温柔发泄。也可以是疲惫的开始,是傍晚、形形色色的傍晚投下的第一道阴影。也可以是空气湿润、南风和煦的标记。也可以是不自觉地为消化良好而心怀感谢(有时美其名曰‘博爱’)。也...
评分【按语:《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Twilight of the Idols or How to Philosophize with a Hammer,1888)》是尼采后期的一部短小精悍的作品。这里,尼采延续了在《悲剧的诞生》中对苏格拉底的攻击,但更为激烈,并延伸到对哲学和道德本身(也是一贯主题):苏格...
评分尼采被人称作疯子,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人想要人们曲解他,对他说的话嗤之以鼻。直至今日,这种行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我们反过来,尼采说了什么让这些人忍受不了,而灭之后快呢? 我们的大学,违逆意愿地是这类让精神之本能变得枯萎的真正温室。 这与我们得出结论是一致的,至...
评分高中的时候写过一篇小作文,老师颇赞赏,大意是我们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找到格言为自己作辩护,相互矛盾的行为也可以找到相互矛盾的格言互搏。“如果你什么也不想做,也可以找到格言——无为而无不为”。 现在回看,有点惊讶于当时的觉悟和通透,可后来还是不免为某些事某些人...
评分思想深邃,只是我阅历尚有不足,有一些还不能深刻领会,希望下次阅读有一些新的感悟。(周国平老师的导读和译文文笔都很棒)
评分看尼采评价哲学家是最有趣的,希腊衰落的征兆苏格拉底,第一位颓废者柏拉图,超人形象的理想化身歌德,虚荣自卑的卢梭,还有生命中最美好的相遇之一陀斯妥耶夫斯基……
评分跪了 看不懂……
评分思想深邃,只是我阅历尚有不足,有一些还不能深刻领会,希望下次阅读有一些新的感悟。(周国平老师的导读和译文文笔都很棒)
评分2019年158本:重估一切价值,呼吁酒神精神回归,但是那种族歧视女性歧视的种子也在其中,特别强人哲学将弱者视为社会的败类人类的渣滓,想多了不寒而栗。前面5分之一内容是周国平的序,总结的很好。 人们认为女人深刻——为什么?因为人们从未深入研究过女人。女人还不曾浅显过。 如果女人有男人的德行,她就叫人受不了;如果她没有男人的德行,她自己又受不了。 艺术“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怎么能把它理解为无目的、无目标、为艺术而艺术的呢?”正确的立场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人生而艺术。 偶像的黄昏:谁知道呢?或许它也只是一种“灵魂的宁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