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餘偶拾

譯餘偶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齣版社
作者:楊憲益
出品人:
頁數:4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9-3-1
價格:4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0145045
叢書系列:大傢小書
圖書標籤:
  • 隨筆
  • 翻譯
  • 楊憲益
  • 語言
  • 文學
  • *北京齣版社*
  • 翻譯文學
  • 散文集
  • 外國文學
  • 文化隨筆
  • 語言研究
  • 譯者筆記
  • 思想啓濛
  • 文學評論
  • 閱讀體驗
  • 文化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最後的士大夫”楊憲益,翻譯之外,尤見其淵博的學識、透闢的分析、廣闊的視野

編輯推薦

《譯餘偶拾》所需的知識儲備橫跨曆史、語言、民俗、宗教及中西交通各人文學科,充分展示瞭作者深厚的舊學與西學功底。作者雖曾自言:“重讀這些青年時的筆記,覺得內容上問題不少。”然而楊憲益先生學識廣博,眼界開闊,且十分注重所引材料的信實與否;行文則力求淺近平易,毫無一般學術著作滯澀、難懂之弊,實可謂雅俗共賞。

內容簡介

本編收錄的文章見於《零墨新箋》與《譯餘偶拾》,兩書同為楊憲益先生學兼中西、融通古今的學術隨筆集,寫作時間從上世紀40年代直至本世紀初,跨越瞭作者大半生的時間。前書論述的主題較為廣博,後書則更專注於中西交通,以及有關曆史上齣現於我國西部、北部各民族的考訂;其中尤其《突厥遣使東羅馬考》《唐代西班牙與中國的通使》《薩寶新考》《東羅馬的鴉片貿易》各篇,旨在闡述西方耶教文明、中東摩尼教等不同文明與我國傳統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影響,對我們當下構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不無有益的啓迪。

著者簡介

楊憲益(1915—2009),著名翻譯傢、外國文學研究專傢、文化史學者、詩人。江蘇盱眙人,齣生於天津。早孤,由母親教養成人,祖父楊士燮為前清翰林,父親楊毓璋曾做過中國銀行行長。中學入英國教會創辦的新學書院,1934年入牛津大學墨頓學院讀古典文學及英國文學,並於此結識瞭相伴一生的愛侶戴乃迭(原名Gladys Tayler,1919—1999)。1940年歸國成婚,任教於戰時後方各大學,並供職於國立編譯館。新中國成立後,除“文革”中因特務嫌疑入獄四年外,主要是與戴乃迭閤作,把我國大量的文學名著譯成英文,《詩經選》《楚辭》《紅樓夢》《儒林外史》等書的英文版均獲好評,在西方産生廣泛的影響。

楊憲益幼承師訓,《詩經》《尚書》《左傳》等舊學經典皆能成誦,又喜讀《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等雜書,因而除翻譯外,很早即留意有關文史考據及中西交通方麵的文獻,著有學術隨筆《零墨新箋》《零墨續箋》等行世。

圖書目錄

一 零墨新箋
關於蘇祗婆身世的一個假設
秦王《破陣樂》的來源
康昆侖與段善本
康昆侖與摩尼教
唐代樂人關於共振現象的知識
民間保存的唐《西涼伎》
《柘枝舞》的來源
鶻打兔
大頭和尚的來源
蛇年談蛇
古代的夾紵術
關於紙的兩個外國名稱
中國青瓷的西洋名稱
桃杏梨是中國傳入印度的
宋代的養金魚
番薯傳入中國的記載
中國記載裏的火雞
含羞草是何時進入中國的
乾隆甲午禦詠額摩鳥詩
二 譯餘偶拾
《譯餘偶拾》序
論“夏”字的上古音
《中康日食》考辨
“不得祠”辨誤
論南京彆名金陵或冶城的來源
九州戎考
九州戎的西徙
塞種的彆名“駒支”
塞種紀元起算的年歲
塞種的故地
義渠國考
漢初孝的觀念傳播西方說
漢初封建製傳播西方說
希臘王尤屠帝摩東徵考
古代於闐為希臘殖民地說
大宛為塞種所建考
大宛王都考
關於烏孫的種族問題
月氏烏孫的故地
月氏兩次西移的年代
大月氏王都考
大月氏五翕侯疆域考
大月氏王寄多羅與罽賓王馨孽
《漢書》上的罽賓王陰末赴
漢代罽賓國考
迦膩色迦王的年代問題
阿剌銘刻上的迦膩色迦紀元
迦膩色迦遣使羅馬的記載
盤越與車離
水即大淩河說
論《遼誌》水非漢代水
論漢初真番的位置
再論漢初真番的位置
說“縣官”“官傢”為“可汗”的異譯
班氏的先世
大秦道裏考
大秦異名考
大秦國的製度與風俗
漢武帝與拂菻
粟特國考
桓譚《新論》裏的佛教思想
漢明帝夢佛求經的神話
漢桓帝時仁孝之辯
漢劉平國龜茲刻石考
龜茲與乾陀的雀離伽藍
晉代的成都大秦寺
讀《北史·西域傳》
《魏書》地豆於即韃靼考
宇文氏名稱的起源
蠕蠕為女真前身說
蠕蠕始祖木骨閭的原籍問題
悅般國的覆滅
《西域記》的大族王摩醯羅炬羅
說西史所見的庫蠻即庫莫奚
說烏孫與庫莫奚為同一民族
昭武九姓國考
隋代的康國都城
釋桃花石
東羅馬遣使突厥考
突厥遣使東羅馬考
6世紀間突厥與波斯的交涉
7世紀初西突厥與東羅馬的聯盟
唐代東羅馬遣使中國考
唐代西班牙與中國的通使
薩寶新考
景教碑上的兩個中國地名
東羅馬的鴉片貿易
宋代東羅馬遣使中國考
《嶺外代答》裏關於東羅馬的記載
乣軍二十五部考
濛古名稱的原意及其來源
塔塔兒六姓考異
約翰長老的原名及其都城
關於《元史》郭侃渡海收富浪的記載
明代拂菻通使考
明代記載中的西班牙鬥牛風俗
清初見於中國記載的東羅馬
18世紀關於英國的中國記載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者的这些文史考证始于抗战期间,其时杨宪益先生应梁实秋之邀在国立编译馆做英译《资治通鉴》的工作,译书之余,在兴趣的驱动下写出这些笔记。作者曾在自传《漏船载酒忆当年》中对这段工作有所追忆:由于国立编译馆中的中国书籍丰富,作者在1944~1946年间写下大量笔记,并写...  

評分

从前只知道杨宪益先生是著名的翻译家,和爱妻戴乃迭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是一对羡煞人的翻译界神仙眷侣。直到读了他老人家的《译余偶拾》才知道,杨宪益先生不仅英文水平高,古文功力也是极其深厚的。其实只要稍微想一下也能知道,能把《离骚》、《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古典...  

評分

作者的这些文史考证始于抗战期间,其时杨宪益先生应梁实秋之邀在国立编译馆做英译《资治通鉴》的工作,译书之余,在兴趣的驱动下写出这些笔记。作者曾在自传《漏船载酒忆当年》中对这段工作有所追忆:由于国立编译馆中的中国书籍丰富,作者在1944~1946年间写下大量笔记,并写...  

評分

《译余偶拾》的作者杨宪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诗人。他的祖父为清朝翰林,父亲曾做过中国银行行长。杨宪益中学入英国教会创办的新学书院,1934年入牛津大学墨顿学院读古典文学及英国文学,并结识了相伴一生的爱侣戴乃迭…… 仅仅是浏览杨宪...

評分

作者的这些文史考证始于抗战期间,其时杨宪益先生应梁实秋之邀在国立编译馆做英译《资治通鉴》的工作,译书之余,在兴趣的驱动下写出这些笔记。作者曾在自传《漏船载酒忆当年》中对这段工作有所追忆:由于国立编译馆中的中国书籍丰富,作者在1944~1946年间写下大量笔记,并写...  

用戶評價

评分

超淵博 很西域 論述的好多地名我連聽都沒聽過 | 喜歡青瓷 含羞草 官傢 這幾篇

评分

超淵博 很西域 論述的好多地名我連聽都沒聽過 | 喜歡青瓷 含羞草 官傢 這幾篇

评分

《零墨新箋》很多篇讀起來饒有趣味,也頗引人思考。《譯餘偶拾》部分相對比較係統,雖各自獨立,聯係起來就是西域史、少數民族史、中外交流史探微,有獨特見解,自成一傢之言。

评分

《零墨新箋》很多篇讀起來饒有趣味,也頗引人思考。《譯餘偶拾》部分相對比較係統,雖各自獨立,聯係起來就是西域史、少數民族史、中外交流史探微,有獨特見解,自成一傢之言。

评分

超淵博 很西域 論述的好多地名我連聽都沒聽過 | 喜歡青瓷 含羞草 官傢 這幾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