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恶臭

大恶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英]罗斯玛丽·阿什顿
出品人:
页数:369
译者:乔修峰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7079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英国史
  • 英国
  • 伦敦
  • 维多利亚
  • 英国历史
  • 泰晤士河
  • 城市史
  • 大恶臭
  • 历史
  • 伦敦
  • 工业革命
  • 环境问题
  • 19世纪
  • 社会问题
  • 污染
  • 小说
  • 现实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858年5-8月,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经历酷夏,因大量污水排入泰晤士河,发生了大恶臭(The Great Stink)。作者罗斯玛丽·阿什顿以伦敦大恶臭为背景,结合当年通过的《泰晤士河净化法案》《医疗法》和《离婚法》等多种法案的产生过程,讲述了达尔文、狄更斯和时任财政大臣的迪斯累里那一年丰富而曲折的经历。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文学荣退教授罗斯玛丽•阿什顿借助近年普遍实现数字化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报刊、书信、日记、流言、庭审记录和气象档案,勾勒了英国黄金时代一众风云人物群像。这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微观史著作,揭示了1858年的重要性,认为这一年是一个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的历史转折点。

作者简介

作者

罗斯玛丽•阿什顿(Rosemary Ashton)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裘恩英语语言文学荣退教授(Emeritus Quain Professor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英国学术院院士,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出版著作11部。自20世纪80年代起,撰写了多部19世纪英国作家传记和思想史著作。主要作品包括《德国思想》(1980)、《小德意志》(1986)、《乔治•亨利•刘易斯传》(1991)、《柯尔律治评传》(1996)、《乔治•艾略特传》(1997)、《卡莱尔夫妇的婚姻》(2002)、《斯特兰德大街142号》(2006)、《维多利亚时代的布鲁姆斯伯里》(2012)等。

译者

乔修峰

山东济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0-2011年在剑桥大学英文系访学,2013年在爱丁堡大学文学院短期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英国文学与思想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并有《世界上的语言》《记忆的隐喻》《中世纪欧洲史》等多部译著。

目录信息

推荐序 英国的世界“第一”——从1858年泰晤士河治污谈起 陆建德
序曲
第一章历史中的1858年
重要关头
迪斯累里崛起
医疗与婚姻
文学与艺术
第二章 1858年5月
苦恼的狄更斯
德比赛马日
婚姻问题
第三章 1858年6月(上)
达尔文的研究
狄更斯婚姻破裂
仲夏的疯狂
俱乐部的冲突
第四章 1858年6月(下)
银色的泰晤士河
维多利亚女王、“快艇”与“大东方号”
圈环裙癖
婚姻问题
达尔文的困境
第五章 1858年7月
达尔文的悲伤
“疯癫的”妻子与复仇的丈夫
迪斯累里驯服泰晤士河
罗斯柴尔德进议会下院
第六章 1858年7月至8月
加里克俱乐部的争吵
狄更斯在旅途
斯揣沃先生的事迹
迪斯累里的银鱼宴
第七章 酷暑的影响
加里克俱乐部事件余波
狄更斯的成就与尴尬
鲁滨逊案的结局
达尔文的成功
尾声
童话剧中的1858年
酷暑的影响
原文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
译后记 微观史学视域中的“蝴蝶效应”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不知是不是因为最近被“垃圾分类”这个话题吸引,才让我对这本书生出强烈阅读兴趣,又或者是泰晤士河、达尔文与狄更斯等关键词太过抢眼,让人难以忽略。反正在这个炎夏刚刚开始的七月中旬,我读到了这本名字很有冲击力的书。 《大恶臭:1858伦敦酷夏》是英国作家罗斯玛丽.阿什...

评分

不知是不是因为最近被“垃圾分类”这个话题吸引,才让我对这本书生出强烈阅读兴趣,又或者是泰晤士河、达尔文与狄更斯等关键词太过抢眼,让人难以忽略。反正在这个炎夏刚刚开始的七月中旬,我读到了这本名字很有冲击力的书。 《大恶臭:1858伦敦酷夏》是英国作家罗斯玛丽.阿什...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1858的微观史作非常值得一看,与蒙塔尤这类侧重于基层社会的经典作相比,这本书写法上更接近于集体传记与社会史的结合。宏达结构时间上1858的《泰晤士河净化法》 ,《离婚法》,《印度管理法案》,犹太人进入下议院都是在此时诞生的,在社会文化上,赛马,童话剧,圈环裙风靡,场地选取了浸淫于恶臭与酷暑中的伦敦。为了做到宏大与微观并进的效果,人物选取了三类,一类是活跃在权力中心的迪斯雷利(包含德比内阁),介于政治与大众间的社会名流被婚姻与文人斗争困惹的狄更斯(包含萨克雷,布尔沃利顿与妻子罗西娜,鲁滨逊夫妇,耶茨),以及处于社会边缘底层的创作物种起源的达尔文(马克思,华莱士,莱恩医生),恶臭与酷暑,《离婚法》则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通路打开,所有人都卷入其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卷19世纪中叶英国的文化风貌

评分

以伦敦1858为提纲挈领,比大恶臭来得要好些,不然书中有些地方显得牵强,时代中的人这种想象性的背景并无法囊括所有的题材,时间、空间所构成的路径可能会有差异,达尔文、迪斯雷利虽然同处一时代,但他们或并有着甚大的差异。

评分

已购。1858年,伦敦迎来历史罕见的酷暑,泰晤士河污染形成大恶臭,成为当年最大的公共问题,从而促成拦截式下水道系统这个工程奇迹。但是,这本书又不是写这些的,而是围绕狄更斯、达尔文、迪斯累里三人在当年夏天的生活开始的微观史学研究。写狄更斯遭遇创作瓶颈,与萨克雷交恶,婚外情。写达尔文得知华莱士与其观点相仿,对出版物种起源的焦虑,以及痛失幼子。写迪斯累里的部分薄弱。作者意在写出某种微妙的联系,但实际并没能看出大恶臭与三人,甚至三人之间的联系。。。看完倒是记住了当年的圈环裙癖~

评分

不是对维多利亚时代很感兴趣的话读起来真的有点苦手,作者掌握的资料很详尽但是并没有真正做到把达尔文、狄更斯、迪斯累里三个人紧密联系起来并作为重点突出。

评分

如果把今年夏天(或去年夏天)媒体的头条与热搜写成一份详实有趣的微观历史,会呈现怎样的图景?这本书就是如此,它聚焦于1858年伦敦的那个夏天,以泰晤士河的污染作为贯通全书的背景,通过迪斯累里、狄更斯、达尔文三个点,辐射出当时的政治圈、文艺圈、科学圈的重大事件,以及大众关注的其他热点。作为读者的我完全成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吃瓜群众,看内阁大臣如何力挽狂澜,看离婚夫妇如何破脸撕逼,看辩护律师如何舌灿莲花,看一代文豪如何嫌隙反目。当然,不止这些,还有看达尔文、华莱士、赫胥黎、胡克们之间如何惺惺相惜,以及他们PK英国科学界保守势力时又如何并肩作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