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不是迪士尼乐园,而是丹麦,
这个缺少光照、连狗都可能抑郁的国度。
----------
丹麦人幸福生活的秘诀是什么?
他们天生就快乐吗?
有什么是他们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呢?
作家海伦•拉塞尔认为寻找答案的方法只有一个:在丹麦生活一年。
----------
从家庭到职场,从婴儿到小狗、奶牛,从毒品到酗酒、性病,从美食到室内设计,随着海伦•拉塞尔一年十二个月的观察,这些课题无不冲撞了我们习而不察的生命惯性,不断挑战我们对丹麦的想象。
《丹麦一年》记录了这趟风趣、辛辣的旅程,让我们不仅能理解丹麦人、丹麦文化,也更能立体地了解丹麦的幸福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学习“更丹麦”的生活方式,从而习得我们自身的幸福之道。
【英】海伦•拉塞尔 (Helen Russell)
英国作家、记者、演说家,现居于丹麦日德兰半岛。目前为世界多个杂志报刊写作,包括《时代周刊》《优雅》《华尔街日报》等,也是英国《电讯报》的专栏作家与《卫报》的通讯记者。
《丹麦一年》是她的第一部作品。本书的出版,激起了人们对丹麦的生活方式“hygge”的关注,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跻身欧美、日本畅销书榜。
另著有《跃迁执念》(Leap Year)、《消失的海盗》(Gone Viking)、《幸福之阿特拉斯》(The Atlas of Happiness)。
----------
译者:李迎春
1983年出生,译有《品格的力量》《飞蛾之死》《悉达多》等多部作品。
海伦是被伦敦生活的压力逼得屡屡备孕失败的时尚杂志女记者。她每天工作十二小时,读研时欠下的助学贷款还没还清,白天靠猛灌咖啡保持清醒,晚上靠灌葡萄酒入睡。所以当丈夫收到去丹麦为乐高公司工作的邀约时,海伦心动了。她看到了一个机会,可以逃离备孕失败的沮丧、逃离工作...
评分来丹麦已经一个多月了,渐渐的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不再陌生,不再恐惧,一切都那么亲切,就像生活了很久一样,每天从超市走到家的这段路,看到那些金头发蓝眼睛的维京人,也像朋友一样和蔼可亲,如果不小心和他们对视,那么你不用害羞地低下头去,因为他们会微笑着和你问好。在...
评分 评分说到丹麦,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安徒生。其实除了安徒生的童话之外,还有许多名人和文艺作品来自丹麦,比如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物理学家波尔、汤姆霍珀的电影《丹麦女孩》,B站一度很火的电视剧《普丹战争》…… 尽管如此,丹麦在中国人心中的存在感还是比较低的,许多人甚至...
评分人类社会竟然发展出了这样的国家,这是我看这本书不断感慨的一个念头。 昨天恰巧在广播里看到一个友邻吐槽,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高等地外文明身上了。类似这种人类药丸的颓丧念头也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出现,尤其是在受够了国内源源不断的负面压抑新闻,以及略微了解到如美国这样...
以前对北欧的生活只有碎片的耳闻,本书给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画面。由衷受到丹麦生活的感召,字里行间的幸福甚至令万里之外的我激素变化,感受到温暖和喜悦。信任和平等不再是空洞的许诺或劝告,而是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国家的保障,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传统让丹麦(及其他北欧国家)能够建立起迥异于共产主义和美式自由主义的“社会民主”与“社会自由”,民众互相信任,廉洁平民化的政府凭高额累进税从摇篮到坟墓切实为民众兜底,人们有底气听从内心的召唤。这反过来促进了平等互信。可见,心灵自由确须积极自由的社会力量予以保证。移民丹麦是时候写上人生愿望单了。/1924.
评分充满了家庭主妇式的琐碎对话,比如和自己的丈夫“乐高男”闹别扭的所有对话。以及充满了形容词的流水账。看完你就可以自以为很了解丹麦及丹麦人了,我记得上次去哥本哈根一个警察抱怨他觉得自己的税收高的离谱以及我看到移民在马路上公开偷窃时旁边人的不干预,就这两点已经和作者写的完全相反。即使如此,丹麦依然是个比较神奇的地方,作者的部分观点我认同。
评分我也是hygge爱好者:)
评分比较全面地讲述了真实的丹麦生活,是向往的生活,但如果没有机会去到丹麦,也可以努力让自己有如此的生活心态~
评分我也是hygge爱好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