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魂”“型”“體”“技”“響”五條主綫,為讀者揭示瞭撰寫民法乃至法學學術論文需要注意的各方麵問題。我們認為:這是年富力強的成功學者對多年指導學術論文寫作和自己撰寫學術論文過程中領悟到的、有共通性的經驗的總結,其全麵性和權威性不容置疑。可以不誇張地說,如果能掌握本書之要義,則所寫作的碩士論文得到通過肯定不成問題;而如果要進入法學研究領域工作,則更應該將其作為“必攜”之“手冊” 以為時常翻閱之“工具”,方可少走彎路。
大村敦誌(Atsushi Omura),東京大學教授
道垣內弘人(Hiroto Dogauchi),東京大學教授
森田宏樹(Hiroki Morita),東京大學教授
山本敬三(Keizo Yamamoto),京都大學教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最後判例評析的“型”總結很到位 可操性強 前麵的操作指引就靠接下來的論文來試驗瞭
评分雖然部分指引由於日本法與中國法的差異並不通用,但大多數經驗非常值得剛入門的民法研究生學習。尤其是對外國法材料的運用以及檢索的部分,獲益匪淺。閱讀中看到很多自己琢磨的小聰明其實也是權威學者認可和使用的,這種感覺真的非常棒。
评分挺有用的一本書,對於寫作法學論文的入門者和高端玩傢都有一定意義,文中指齣的誤區要經常拿齣來提醒自己努力避免。中日同為繼受法國傢,日本學者對後發法學研究的做法講得很詳細,因此對我們的研究很有藉鑒意義。不足之處就是裏麵有部分所謂套路,在此地還是有些水土不服;譯者多人閤力,很用心,但是把一些日文作品名都譯齣,反而不利於檢索。
评分本書是數名日本民法學者為初學者所準備的寫作指引,從構思、體例、手法、技巧、影響這五個角度,展現瞭法(教義)學研究的基本思路。長期以來,睏擾著研究生的發現問題、確定文章主題、收集素材、閱讀文獻、對待外國法、打引注等問題,在本書中均有“手把手式的指引”。 本書雖名為《民法研究指引》,但民法在書中僅僅是作為例子被使用,即使讀者的研究方嚮是其他部門法,也不妨礙讀者理解本書的內容,並將其運用到論文寫作之中。 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並不是一定要按照本書的方法去寫論文,讀瞭這本書,也不代錶就能把論文寫好。但在我看來,對於初學者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規範性的學術訓練,對於培養自己的學術品味意義重大。當前我國的法學研究離規範還有一定差距,為瞭將來少寫一些“讀來讓人有生理性反感的論文”,我們理應認真對待本書。
评分應該說是法教義學/法解釋學的方法論指引,這樣比並不流行這種方法的學科的學者寫的論文指導書要更直接和有針對性。前三部分有很強的觸類旁通效果,導師多年的直接指導很多也與文中的論點不謀而閤。自己做導師,除瞭一些不知是否符閤時代要求、不知是否完全對錯或者可參考的個人經驗之外,這種能做齣好研究的中青年學者的方法論應該是重要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