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穆勒(1806—1873)为英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十九世纪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本书是一本伦理学名著,也是功利主义的经典总结,不仅阐明了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而且澄清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功利主义的经典答案。本书也探讨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何以可能或者说在何种程度能为人们所接受,而且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给出了哲学上的证明,最后论述了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年5月20日-1873年5月8日),或译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
文/尘桥 人们尽可能给功利这个词汇泼脏水,任这脏水顺着伞沿留下,流到脚下,顺着鞋子氤氲到你的周围。在泼脏水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一种扭曲的愉悦感。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功利主义的人,他会这样回答: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需求,有些人尤其喜爱自己占着金光闪的神灵都不肯呆...
评分“在功利主义者看来,这个终极目的既然是全部人类行为的目的,就必然也是道德的标准,因此道德标准可以定义为这样一些人类行为的规则和戒律。 ” 波兰斯基在《导论:作为实践科学的伦理学》一文中提到:“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伦理学标志性地放弃了确定‘何为最好生活’的主题,...
评分译者序言 1、各门学科的第一原理,都是不可被证明的。它们与那门学科的关系,不是地基与大厦的关系,而是树根与树的关系,它们即便永远不被挖掘出来为人所见,也会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2、我们并不能求助于流行的自然官能理论,以为凭感觉或本能我们就可以知道行为的对错...
评分功利主义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行为对幸福的影响是最具实质性的、甚至在诸多具体道德问题上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每位倡导功利主义的思想家都认为功利并非是用来区别于快乐的某种东西,而就是快乐本身,同样是为了避免痛苦。 接受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为道德之...
评分(1)功利主义的含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弥补边沁概念定义的不足(考虑快乐的质量,反对将自我牺牲本身当作善事);(2)功利主义的道德标准的约束力(外在、内在良心);(3)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的证明,“要证明任何东西值得欲求,唯一可能的证据是人们实际上欲求它”,经验论认识论,有论证缺陷(如何从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推出每个人都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4)功利主义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正义是什么、正义与功利的关系。
评分11月9-11日阅读:伦理学经典。功利主义与契约论分庭抗礼。基本观点:合乎道德的行为/制度应该能够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增进幸福总量),依据经验主义认识论,重视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和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教育观点:做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之间不偏不倚的旁观者;社会情感是本性的一部分、也是功利道德的情感基础和约束力来源,可以联系到涂尔干(涂尔干不是从经验利益角度讲的,而从分工依赖角度讲的);意志与欲望、经验与习惯的关系、以及如何就此培养道德意志,完美继承了洛克。
评分遇到重要的论证节点时,几乎是不可避免地诉诸了经验论或不可知论
评分“功利”这个词在我国的语境中多少带点贬义,翻译成“效用”可能会减少很多误解。就本书来说,那么是否可以为了占绝对多数的人的幸福感而随意践踏少数人的幸福呢,比如大国小国博弈的时候
评分不是很明白。需要一定的对这本书所谈到的概念的感应或者理性的认知才能读下去。这本书谈到了一些西方的道德派系,我对这方面没有太多了解。读起来很晦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