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曾荣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他的生前著述全部结集为《宫崎市定全集》(共25卷)。
该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的起源和作用做了考察,详细介绍了科考中的县试、院试、岁试和科试、乡试、会试、殿试、武举科和制科等各级考试。最后,作者从科举制的理想与现实、落榜者的痛苦与反抗、科举制的终结、科举制的功绩等方面,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科举的贡献就是考试选拔这种制度的设立。至于其学习内容,从一开始就对所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帮助,生员无非是识字。事务能力方面年代越往后,经学越兴盛反而越不具备,几乎就是行政废物。律法,税收,民政,经济全都靠着吏员和师爷。而且这种考试模式通过下面宫崎市定写于60年代...
评分 评分在隋朝之前 大贵族的势力庞大 时常蔑视天子。隋文帝杨坚废除了地方世袭贵族做官的优先权 改为中央任命。为了掌握大量官吏预备队 从而建立科举制度。各种科目的及第者被授予秀才 明经 进士等头衔。 启用官吏叫选举 而考试有各种科目 因此是按照科目进行选举 简称科举。 到了宋代...
评分【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如果从1904年科举末科甲辰科落幕、1905年被奏议废止计算,科举制作为生命力绵延长达1300余年的文官选拔机制,已然告别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百年有余。然而,科举同样作为考试制度的古老幽灵,依然活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噩梦之中。“状元”、“金榜题名”、“名...
评分在隋朝之前 大贵族的势力庞大 时常蔑视天子。隋文帝杨坚废除了地方世袭贵族做官的优先权 改为中央任命。为了掌握大量官吏预备队 从而建立科举制度。各种科目的及第者被授予秀才 明经 进士等头衔。 启用官吏叫选举 而考试有各种科目 因此是按照科目进行选举 简称科举。 到了宋代...
极薄的小册子
评分我理想中的思路:1.官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2.如何最准确地判断候选人的素质并从中选拔出最优者—3.实际使用的选拔方法的运作方式—4.该选拔方式的准确性,本书集中于描述第三点,论述很细致详尽,但并未举出一份正式考卷以作剖析,给人买椟还珠之感;对科举得失也作了论述,但未有过人之见。
评分科举作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尽管其过程是公平的,然而在一开始就是以富人阶级为对象的,认为科举向所有人敞开大门是夸大其词的说法。有了科举,政府就放弃了对教育的投入,把教育事业委托给了民间,无论是教育还是考试费用,都需要由考生自己来承担。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落后的弊病也就越突出。
评分已购。全面有趣的专题普及,最后一章总结了科举的意义、优势及后来的崩溃。年老童生剃须以虚报年龄。院试时认定童生行为不端会加盖十种不同印章:移席、换卷、丢纸、说话、顾盼、搀越、抗拒、犯规、吟哦、不完。乡试考场被称为贡院,书里写到了许多有趣的细节,考试期间举子突然死亡,大门不到时间也不会打开,只能用草席卷好,从围墙抛到外面。考场闹鬼。殿试试卷作答方法,双抬(是皇帝及与表示皇帝有直接关系的词语,如天颜、上谕等要抬起两字书写)、三抬、单抬。赵翼由第一名被调为第三名,后此事失去信心,远离时政,一心向学。武科举一章节都不错。
评分宫崎市定这本小书介绍科举如何考试非常详细,他认为科举诞生是皇帝用来对付贵族政治的武器,实现了贵族政治像官僚政治的转变,更重要是实现抑武崇文,减少军队对政治的影响进而促进和平。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对科举变迁和缺陷分析略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