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录

谈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王安忆
出品人:
页数:38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4
价格: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759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王安忆
  • 访谈
  • 中国文学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张新颖
  • 中国
  • 谈话录
  • 哲学
  • 思想
  • 对话
  • 人文
  • 智慧
  • 反思
  • 记录
  • 生活
  • 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七次旗鼓相当的谈话,呈现文学创作的纯粹之美

作为中国当代重量级作家,王安忆身上同时有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革新,她的作品既切中了时代痛点,又和速朽的潮流保持着距离。而作为兼具学识和才情的批评家,张新颖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现当代文学,用力透纸背的书写刻画着作者与时代的关系。阅读本书,即是欣赏两位势均力敌的谈话者在美学和智识上的碰撞。

◆几十载笔耕不辍,以工匠精神凿开文字与心灵的通道

王安忆认为:“文学是需要终身学习、认识、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到与人生同步。”她将文学融入生命之中:“文学家就是工匠,就是在做活,做到一定程度的量变自然会有质变……我们强调独创性,这已经是我们艺术评价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它不断地要求你提供新的内容。

◆以作家视角看同行,畅谈与汪曾祺、王蒙、莫言、余华、迟子建等人的交往经历

“我觉得汪曾祺的小说,写两类东西最好,一个是劳动,一个是享受。”

“王蒙是一个太聪明的人,真聪明啊,我觉得他真的是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你看,莫言这么粗壮的一个汉子吧,忽然之间能写出这么灵巧的东西,真的就是神来之笔。”

“余华他会给你什么印象呢,他会让你觉得是一个找爸爸的孩子。”

“迟子建的意境特别美好,这种美好,我就觉得是先天生成,她好像直接从自然里面走出来。”

本书是两位以文学为志业者的真诚对话,是一部个人写作史,也是对当代文坛的一次回顾。

在书中,王安忆谈到自己如何感受写作的快乐,坦承文学道路上的几次重大转折。她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观,谈小说家如何打量日常生活,谈虚构与审美化的力量,谈创作者对时代的关切和疏离。她回忆与冰心、宗璞、汪曾祺等文学前辈的交往,谈及陈映真、史铁生、陈丹青等对自己的影响,畅谈与莫言、余华、阿城等当代作家的相知相惜。

作者简介

王安忆 一九五四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启蒙时代》《天香》《匿名》等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中短篇小说。曾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一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第四届红楼梦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张新颖 一九六七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双重见证》《九个人》《在词语中间》等。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成长
一、小时候,性格,环境
二、母亲
三、父亲
四、“文革”期间的阅读
五、开始写作
六、职业化的状态
七、传统和反叛
第二章 关节口
一、文学讲习所
二、《儿童时代》
三、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四、陈丹青
五、史铁生
六、再谈传统和反叛
七、写作习惯
第三章 “看”
一、鲁迅的“看”和沈从文的“看”
二、站在哪里看作品里的人物
三、一座废弃的锡矿,一座废弃的钨矿
四、看熟悉的东西和看不熟悉的东西
五、写爱情
六、小说,散文,戏曲,年轻人
七、对知识的兴趣
八、台湾和马华的文学,在台湾出书
九、我们有没有力量审美化
第四章 前辈
一、冰心、萧军、一些老人
二、宗璞
三、汪曾祺
四、陆文夫、高晓声、白桦
五、王蒙、张贤亮
六、张洁
第五章 同代人
一、张承志、张炜
二、莫言、贾平凹
三、阿城、王朔
四、刘庆邦、刘恒
五、迟子建
六、苏童
七、余华
八、年轻一代
第六章 写作历程
一、 准备期,“雯雯系列”
二、《小鲍庄》
三、“三恋”和性的话题
四、《流水三十章》和《米尼》
五、《叔叔的故事》
六、《妙妙》《香港的情与爱》等几个中篇
七、《纪实与虚构》
八、《长恨歌》
九、《长恨歌》之后
十、还在过程之中
附录 文明的缝隙,除不尽的余数,抽象的美学
——关于《匿名》的对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是八卦着并快乐着的女文青们最适合的读物。其实王安忆的书我看得不多,除了一本《长恨歌》之外,再没有叫得出名字的。当代的女作家我更喜欢池莉多一点,《生活秀》、《你是一条河》……不过这不妨碍我喜欢看王安忆八卦:张承志买牛,阿城跑题,汪曾祺的自得其乐;...  

评分

for Timeout Beijing 王安忆是当代作家中的大家闺秀。她的文风里,没有来自底层的村俗,没有来自草莽的愤懑,没有来自书斋的高深,也没有来自闺阁的幽怨,始终是沉着的、淡定的、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作者与笔下人物有着一种让人舒服的距离感,而这个距离感,正是属于大家闺...  

评分

这是一本文学研究学者和知名作家就个人文学创作话题进行谈话所做的实录,在文学好书榜上发现的推荐,书单上推荐的是2019年的版本,图书馆借到一本2008的版本,少了增补的部分,不影响主题阅读。 整本谈话录六个章节,分七次做完的对话,内容涉及成长、关节口、“看”、前辈、同...  

评分

评分

这是一本文学研究学者和知名作家就个人文学创作话题进行谈话所做的实录,在文学好书榜上发现的推荐,书单上推荐的是2019年的版本,图书馆借到一本2008的版本,少了增补的部分,不影响主题阅读。 整本谈话录六个章节,分七次做完的对话,内容涉及成长、关节口、“看”、前辈、同...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是个习惯,二十岁前没养成的话,以后也很难养成了。我到一个地方去,如果没有文字可以入目的话,会非常煎熬的。曲有的像我对上海市民的看法,一方面觉得他们不够崇高,不合乎我的理想,另一方面也蛮欣赏他们的性格、聪明的。新加坡的繁荣,是以失去诗意的性格为代价的。迟子建和我挺像,比如都不会去写办公室政治,不是说写就不好,而是这些都不能进入我们的审美。对现在孩子的失望在于他们完全不虚构,只临摹现实,以至于他们的东西就掉到现实之下了。你的处境很悲惨很值得同情,但也不能因此而悲下,这是古典浪漫主义传统美学。

评分

了解张新颖,读懂王安忆,不仅仅是通过作品,也可以通过一场最平时的谈话。很有内容的一本书,当代写作的深刻思考。

评分

谈话类的书籍,所以非常非常口语化,以至于其中要点都要好好去总结。谈到自己的创作历程,以及和其他作家的交往。王安忆也很看好迟子建呀,嘿嘿~

评分

王安忆的文学之路以及她的文学观

评分

2019076:与老版相比,新增了关于《匿名》的对谈,虽名为“谈话录”,但作为谈话一方的张新颖主要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虽然自身也有不少妙解,但主要是将王安忆作为一个采访对象,通过若干对话主题串联起王安忆的成长背景、个人遭际、写作历程与风格流变,以及两位对大师、前辈与同代人的臧否,即“王安忆的文学与人生”。王安忆虽骄傲,但对自己的评价倒也恰当,如自认为个体经验不足,在处理某些经验之外的题材会显得虚浮。但我对她的某些“偏见”无法认同,如她认为散文是“小道和偏道,和创作力无关”;认为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古典作家给你的“是整个教养”,而卡夫卡只是“教给你很多方法”;认为台湾因与大陆隔绝而影响传承,窃以为这几点都可再商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