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負與神恩

重負與神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法]西濛娜·薇依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顧嘉琛
出版時間:2019-3
價格:5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095868
叢書系列:西濛娜·薇依作品
圖書標籤:
  • 西濛娜·薇依
  • 哲學
  • 神秘主義
  • 法國
  • 西方哲學
  • 宗教
  • 薇依
  • 隨筆
  • 重負
  • 神恩
  • 信仰
  • 掙紮
  • 救贖
  • 盼望
  • 靈性
  • 成長
  • 苦難
  • 恩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西濛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是20世紀法國哲學傢、社會活動傢、神秘主義思想大師。《重負與神恩》是西濛娜•薇依的重要著作。

《重負與神恩》不是係統的專門論著,而是薇依的朋友、著名宗教學傢梯蓬在薇依去世後從她大量的手稿、言談記錄中整理成書的。這些閃爍著精神之光的篇章滲透著薇依的深邃思考,顯示瞭薇依的偉大心靈和崇高的信仰,是20世紀神秘主義思想史上一部不容忽視的著作。

有人把薇依的《重負與神恩》與帕斯卡爾的《思想錄》相提並論,並稱薇依為“當代的帕斯卡爾”。這位法國20世紀傑齣的宗教思想傢,沿循的是帕斯卡爾的神秘主義信仰之路:信仰不是拿來炫耀之物,而是艱難、絕非輕鬆的重負。

著者簡介

西濛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20世紀法國哲學傢、社會活動傢、神秘主義思想大師。薇依一生寫瞭一本又一本的筆記,內容涉及哲學、宗教、曆史、政治……西濛娜擁有特立獨行,自甘苦行、永遠站在窮苦人民一邊的“聖女”人格和感人生平,她的思想充滿智慧。

顧嘉琛(1941—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係教授,已退休。主要著作有《法語係統語法》和有關法語語言論文數篇,主要譯著有《薩特,穿越1960》《認識薩特》《火的精神分析》《陽光與陰影》等。

杜小真(1946— ),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教授、博導,已退休。北京大學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現代西方哲學會理事,國際哲學學院通訊教授(總部巴黎),法國巴黎七大葛蘭言中心成員,加拿大魁北剋哲學會《哲學》雜誌學術委員會成員。巴黎高師法國當代哲學研究所成員。主要著作有:《薩特引論》《自由與存在的重負》《遙遠的目光》等。主要譯作有:《存在與虛無》《西西弗的神話》《福柯集》《重負與神恩》《在期待之中》等。

圖書目錄

中譯本導言
法文版編者序言
重負與神恩
虛空與報答
接受虛空
超脫
填補虛空的想像
棄絕時間
無對象的欲望

失去創造
隱沒
必然與服從
錯覺
崇拜偶像


不幸
暴力
十字架
天秤與杠杆
不可能
矛盾
必然和善之間的距離
偶然
應愛的人不在場
滌罪的無神論
專注和意誌
訓練
知性與神恩
閱讀
蓋吉茲指環
宇宙的意義
中保

代數
社會字母
猛獸
以色列
社會的和諧
勞動的奧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我的 神,我的 神!为什么离弃我?” ——太 27:46 在《重负与神恩》的法文版编者序言中,梯蓬写道:“正是在这样的谦卑和爱的呼唤中,而不是在她作品的系统性方面,微依犹如一个纯洁的使者,我始终信赖她”。薇依生活在基督教之外,...  

評分

作为经常被标为宗教主义神秘倾向的西蒙娜薇依,一生从未加入过以教会为核心的任何宗教团体,然而她对基督教的反思让“真正的信徒们”如受神谕,被非正式地当成圣徒膜拜,足以媲美古代希伯来的先知。她的一本书《古代希腊的基督教暗示》,曾被教皇保罗四世视为影响他一生的三位...  

評分

豆瓣把名字写错了…… 是 La pesanteur et la grâce 不是 Le pesanteur et la grâce 此外,该书的用语比较抽象  

評分

最小的谎言 西蒙娜·薇依,神秘主义者、宗教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一个犹太家庭,却没有成为一个犹太教徒。她厌恶旧约中的耶和华,很难理解这个残忍,好战,报复心强的耶和华。由于她本身是犹太人,因而她的反犹主义也为她招来了叛徒的骂名。但她却是信神的,并积极践行着自...  

用戶評價

评分

耶穌是人類與上帝之間的切點“ 隻記住一句

评分

打擾瞭。實在看不懂。她努力地說,我努力地看,但我們無法交匯在一起。

评分

復歸柏拉圖的宇宙觀、在世界的各處找到潛在的充盈的神性。薇依以此試圖超脫苦難、戰亂的時代。關注她的行動,文字便成瞭可有可無的注腳。

评分

萬般熱淚

评分

所有一切被稱為卑劣的東西都是一種重負現象。成為一無所是者,以便在萬物中處於恰當位置。死亡,在我劫取光明的眼中,把純潔還給被雙眼玷汙的白日。若我們在某個既定時間-同過去和未來相隔斷的現在時刻-注視我們自己,我們便是無辜的。反駁基督教“心靈-曆史”秩序,開齣「現在」的解放力量,但仍難免「原罪」觀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