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中译本: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86023/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美国历史学家,中世纪史权威。1870年生,幼年即开始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16岁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后来到巴黎和柏林学习。不到20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开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1892年到1902年转到威斯康星大学讲授欧洲史。1902年应聘到哈佛大学,直到1931年国身体善退休。1937年逝世。在长期的哈佛岁月中,他成为该大学、乃至美国史学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欧洲历史上的诺曼人》(1915年)、《诺曼社会制度》(1918年)、《大学的兴起》(1923年)、《中世纪科学史研究》(1924年)、《12世纪文艺复兴》(1927年)、《中世纪文化研究》(1929年)。
其实这本书所想揭示的主旨在作者的序言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想表明的看法就是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出现是因为前期有着大量的积累和准备。就我们通俗的理解来看,像今天英美、欧陆政治、文化思想中的若干重要要素也似乎是在中世纪逐渐扎...
评分这本书不是很适合欧洲历史水平不高的人读,比如说我读的就挺难受。本书需要对当时社会情况日常生活都十分了解才能产生共鸣。很多事例咱从来没听过,根本不知道表达了什么。比方说作者说英国的约翰居然读上帝之城,很是惊讶。但是我看到这里,搞不清约翰为啥就不能读上帝之城?...
评分其实这本书所想揭示的主旨在作者的序言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想表明的看法就是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出现是因为前期有着大量的积累和准备。就我们通俗的理解来看,像今天英美、欧陆政治、文化思想中的若干重要要素也似乎是在中世纪逐渐扎...
评分内容提要:受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法国学者让-雅克·安托万·安培在19世纪40年代最早提出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在雅各布·布克哈特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的刺激下,埃米尔·格巴尔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深化,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19世纪末,英国学者哈斯廷斯·拉...
评分在整本书里,我最爱读的就是第九章,笔记做得最多。最令人震撼的一个事实是,大量的希腊语著作并不是在古典的时候就翻译成了拉丁语而是很久以后的中世纪 然而为什么作者在告诉我们那些英语单词来源于阿拉伯语的时候不告诉我们英文单词,害的我要一个一个标注出来。 这本书真的...
怎么说,作者对十二世纪的兴趣,不外乎展现出一个时代的渐变。但对于我这等没有任何欧洲史基础的人来说,简直是味同嚼蜡。感觉就像人名和资料罗列,这种正统的史学,既不如二十四史般是时间轴的普及,也不是因果关系的外在梳理,让我真的看得很茫然。
评分译文读起来很费力。12与15世纪文艺复兴的联系。
评分治学严谨,考证有力。
评分扣下两颗星星给糟糕的阅读体验和糟糕的翻译……对于把de+元音的词直接翻译成姓氏的译者不想多说什么……奠基性的作品,虽然讲完以后“文艺复兴”这个概念能否存在仍然引发很多考察(难道罗列知识界的发展就能叫做文艺复兴?这样的知识运动应该是有源动力的还是可以向这样出于自发?文艺复兴的概念是否已经被消解?)以及,并不能理解那段拉丁文教育中的变格部分为什么和我们学的如此不同……另,读懂本书需要拉丁文学、中世纪逻辑学与辩证法和中世纪科学的诸多知识,作者基本上是提纲挈领轻描淡写提到很多非常有味道的东西……anyway……哈斯金斯这学期我跟你没完……最后,我觉得这本书可以改名叫《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评分观点较突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