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洛·契斯(Danilo Kiš,1935—1989)二十世纪南斯拉夫最重要的作家。契斯出生于南斯拉夫的苏博蒂察市,二战期间,他的父亲在纳粹集中营遇害,母亲带着他和姐姐逃难到黑山,直到战争结束才回到南斯拉夫。他在贝尔格莱德大学比较文学系毕业后开始文学生涯,作品有 《花园,灰烬》《沙漏》《达维多维奇之墓》《死亡百科全书》等,曾获得塞尔维亚NIN 文学奖、美国布鲁诺·舒尔茨奖等诸多文学奖项,并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东欧正是处在一个充满恐惧与谎言的时代里,人们不 断面临宗教冲突、政治动乱与种族迫害。一神教的排它性对犹太民族悲惨的命运更是推波助澜,即使是本书于一九七六年在南斯拉夫首次发行时,亦曾因作者本身的犹太血统,一度引起轩然大波,燃起长久以来的反犹情结。尽管如此,仍无损契斯在文学上成就与贡献。在契斯诗体般的韵律与美感中,残酷的环境与彷若真实的历史事件,将得以进入唯美的艺术境界。而契斯结合半自传式的故事,让我们见证了号称“第三国际”东欧社会、政治的自我毁灭。
本书共集结七篇华美如诗的短篇故事,每篇作品虽情节不同、背景各异,却有一贯的脉络可寻;七篇故事中,不论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或是市井小民,每个人都陷入政治伪善、欺瞒的混乱世界,必须接受正反、明暗、左右的两方拉扯,而且最终都走向共同的命运——死亡。但是对于自己为何遭此厄途,始终难以理解,并感到疲累。即使在最终迈向死亡之际,或许心中仍会向上天发出深深的疑问。
丹尼洛•契斯的第二部作品。如果说在这部作品之前的作品《栗树街的回忆》,表达的是一个人渴望不凡,却最终归于平凡的一生,那么在《达维多维奇之墓》这部短篇集中的七部作品,则集中体现了个体命运在“极端力量”下遭到的扭曲与损害。 尽管选择了更宏大的主题加以表达,...
评分此书共集结七篇华美如诗的短篇故事,每篇作品虽情节不同、背景各异,却有一贯的脉络可寻;七篇故事中,不论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或是市井小民,每个人都陷入政治伪善、欺瞒的混乱世界,必须接受正反、明暗、左右的两方拉扯,而且最终都走向共同的命运——死亡。但是对于自己为...
评分最近我又一次拿起《地下》这本书,没想到读完契斯那几篇文章后,就找出契斯的那三部短篇小说集《栗树街的回忆》、《达维多维奇之墓》、《死亡百科全书》,这几天一直围绕这三部小说集转悠。最初我只想读《达维多维奇之墓》,主要因为这段话: {《达维多维奇之墓》曾被诬蔑抄袭...
评分看到一篇书评,叫做抵抗虚无,就想买,心想按着五星走吧。 打开一看,书上的宣传做的一个到位,一个130页的小说生生被印成了220页,不得不佩服出版社的“牛逼”,心想按着四星走吧。 看了书本,觉得契斯先生你模仿就模仿吧,有必要把尤利西斯抄一整页好给我们这种忘性大的人一...
评分最近我又一次拿起《地下》这本书,没想到读完契斯那几篇文章后,就找出契斯的那三部短篇小说集《栗树街的回忆》、《达维多维奇之墓》、《死亡百科全书》,这几天一直围绕这三部小说集转悠。最初我只想读《达维多维奇之墓》,主要因为这段话: {《达维多维奇之墓》曾被诬蔑抄袭...
古典神话的破灭有着悲剧的肃穆,现代神话的破灭只剩下道德虚无的灰烬。20世纪是个超现实的噩梦。“信仰源自怀疑,而怀疑就是我的信仰。”作者用各种简短的片段突出叙事,七个故事里,无论是迫害者还是受害者,最后都是极权制度车轮下的碎片。翻译感觉有些绕嘴、晦涩。
评分七篇,但却是一个整体。想读其他两本,不知长篇什么时候出。
评分总觉得故事的情节我都曾经看过
评分这哪是小说,这就是历史(和未来)。
评分最喜欢的还是神奇的牌局那个故事,之前的机械狮也很不错。就是翻译太凝滞了,某一章里面半句话十来个字,出现了四个“的”,几乎是每隔一个字出现一下,看得实在头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