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伟大的天才小说家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威廉•福克纳
公认的权威传记
勾勒失败纠缠一生的真实轨迹
揭示突破自我围困的独特意识
================================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这部传记以福克纳的生活与创作为中心,揭示了这位20世纪伟大的作家在艺术探索与实际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困境。作者一边遵循福克纳的人生轨迹,一边技巧性地分析其作品,从而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作家形象,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福克纳和他的艺术世界。
作者简介
菲利普•韦恩斯坦(Philip Weinstein),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英文系教授,从事现代比较文学特别是英美小说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亨利•詹姆斯与想象的需求》(1971)、《欲望的语义学:从狄更斯到乔伊斯的身份变化模型》(1984) 、《福克纳的主题:无人拥有的宇宙》 (1992)、《剑桥文学指南:威廉•福克纳》(1995)、《除了爱还有什么?福克纳和莫里森心中的种族苦难》 (1996)、《不知不觉:现代派小说作品》(2005)等多部学术专著。
译者简介
晏向阳,高校教师,文学翻译。已出版《如果这都不算好,什么算?》《可怕的中年》《午夜北平》《黑河钓事》《剖析恶魔》《永远的男孩女孩》《波兰斯基传》《通往天堂的最后一站》等多种译作。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有点像论文的拼凑,然后加以润色连贯成为一本专著。多是以生平线索下的作品解读,再找出几个主题加以总结。主要看《喧哗与骚动》的部分,提出的问题的很多,但基本没有给出什么解答
评分尚佳。以生平的阶序嵌入作品的解读。解读文本的部分未必精当深入,但能提供一些较为丰富的背景性资料,难度较高的时间诗学只是简单带过,对福克纳于黑人的态度介绍则较为全面。总体来说,福克纳仍然是一个传统的现实主义人物,技巧上的革命并没有伴随着观念上的革命,因循矛盾的黑人观以及对传统大家庭的书写使得他更接近高尔斯华绥而非卡夫卡——后者从技巧与观点上都与十九世纪做出了决裂。
评分这类书比较检验一个人的读书功力。通过作者提供的事实和线索,结合自己的理解,大概可以更立体地看待福克纳其人其作,同时作者的大多数结论和判断我都不赞同。
评分很一般
评分这个撒谎精,爱面子的人,酗酒的大醉鬼,出口伤人的怪父亲,南方家长制的病态迷恋者,种族主义不正当偏向者。这个天真又笨拙的大笨蛋,胆小的乡巴佬,竟然想一个人撑起这么多责任,妻子跟前夫的两个孩子,包括弟弟的死。你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你的黑鬼女仆,你对你南方没落贵族的英雄式书写,你土地上游荡的鬼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