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你看过《东京女子图鉴》和《北京女子图鉴》?那一定要读这部“英国女子图鉴”。
------------------------------------
★七堂英国女性文学课,揭秘英国文学史上七位神秘女作家。
你只知道简•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你只知道《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呼啸山庄》?
谁是简•奥斯汀的偶像?谁是爱伦•坡的先驱?谁是华兹华斯的倾慕对象?谁是柯勒律治背后的女人?
------------------------------------
★七篇英国女子图鉴,比连续剧更好看。
女性的人生大事只有结婚生子?七位传奇女作家警醒当世读者,告诉你如何活,为什么活。
------------------------------------
★七集英国历史纪录片,一览18—19世纪英国社会风貌、文化图景、人生百态。
------------------------------------
★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黄梅作长序推荐。
------------------------------------
★装帧由屡获设计大奖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封面复古典雅,七位女作家烫金剪影,充满神秘气息。
=====================
【内容简介】
你应该至少读过一部简•奥斯汀的作品,很可能也读过《简•爱》。如果你是个情绪多变的少年,可能还读过《呼啸山庄》。如果你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个书单上可能还会添上几位女作家的作品……一切也就到此为止了。不过,18世纪末至19世纪,英国值得一提的女性作品果真只有这么几部?
在《不只是简•奥斯汀》一书中,谢莉•德威斯将历史、传记及批评分析编织成一个个热情洋溢的故事,让英国女性文学史上令人惊叹却常常被遗忘的宝贵财富重见天日。此书集中讲述了与简•奥斯汀或夏洛蒂•勃朗特等人同时代的七位传奇女作家的生平故事及其开创性成就。在这部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英国女性文学史中,作者真实细致地还原了18—19世纪女性的生活以及文学发展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她一步步逼近事实的真相:这些女性在世时都曾名声大噪——其中包括侦探小说和现代奇幻小说的开山鼻祖——为何社会竟会将她们遗忘?
【作者简介】
谢莉•德威斯(Shelley DeWees),民族音乐学研究生学位,有纹身,其对英国文学的痴迷程度见诸笔端。其作品见于“奥斯汀散文”(Austenprose)、“简•奥斯汀的世界”(Jane Austen’s World)及“今日简•奥斯汀”(Jane Austen Today)等网站。谢莉•德威斯曾在韩国执教,近期与丈夫搬回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
【译者简介】
史敏,安徽淮南人。曾在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硕士,主攻文学翻译方向。
这是一部传记文学,一扇观察欧洲社会变革的窗户。本书中七位女主人公生活在18、19世纪的欧洲,正值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之际。她们传奇的人生,正如当时激荡的欧洲社会一样,丰富、热烈且令人回味无穷。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欧洲的思想从宗教牢笼里解脱出来。从人们开...
评分by 谷立立 18、19世纪正值女性写作风起云涌之际。一大批女作家端坐在客厅里,不约而同地拿起笔来,描绘理想的生活蓝图,想象外面那个波澜壮阔的自由天地。遗憾的是,相同的写作并没有带给她们相同的荣耀:时至今日,一些名字(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乔治·艾略特)已然成...
评分这是一部传记文学,一扇观察欧洲社会变革的窗户。本书中七位女主人公生活在18、19世纪的欧洲,正值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之际。她们传奇的人生,正如当时激荡的欧洲社会一样,丰富、热烈且令人回味无穷。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欧洲的思想从宗教牢笼里解脱出来。从人们开...
评分by 谷立立 18、19世纪正值女性写作风起云涌之际。一大批女作家端坐在客厅里,不约而同地拿起笔来,描绘理想的生活蓝图,想象外面那个波澜壮阔的自由天地。遗憾的是,相同的写作并没有带给她们相同的荣耀:时至今日,一些名字(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乔治·艾略特)已然成...
评分by 谷立立 18、19世纪正值女性写作风起云涌之际。一大批女作家端坐在客厅里,不约而同地拿起笔来,描绘理想的生活蓝图,想象外面那个波澜壮阔的自由天地。遗憾的是,相同的写作并没有带给她们相同的荣耀:时至今日,一些名字(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乔治·艾略特)已然成...
独辟蹊径的传记作品,探索了七位英国女性文学“遗珠”。作品最大的启发性在于反思了我们所信赖的经典体系由何构建——“政治正确”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而那些具有冒犯性的、出人意料的作品,即便同样才华横溢,甚至已经在当时引发了广泛关注的作品,最终还是会被掩埋,甚至毫无痕迹。而对于女性经典文学体系的构建,反映的自然是人们理想中的女性写作状态。由此发散开去,我们可以看到的其实是历史与现实的共契——张扬恣意、道德有“瑕疵”的女性如玛丽·鲁滨逊、玛丽·伊丽莎白·布雷登,自然不如沉默、得体、机智的简·奥斯汀值得流芳百世;至于直面并记录法国大革命的海伦·玛利亚·威廉斯,很容易让人联系到最近那本引发轩然大波的日记——巨大的变革,需要女性细腻真实的记录,但疯狂的耳朵只愿意聆听伯克式的冠冕堂皇,容不下真实的情感与思虑。
评分真正的文学史写作,亦如如今我们觉得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女性解放、女性文学的代表,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奥斯汀超越了时代,在她那个时代并没有这七个女性出名,作者的文学史训练也很学院派,每个章节都会把主人公和那个时代的重要政治人物或者文学人物产生关联,阐发她之于时代的重要性,尤其是比奥斯汀厉害在哪里。另外每个女性作家的人生都有女性解放的色彩,从而点题,整体都很棒,有叙有议的作者小传书写。
评分的确,如今被人们熟悉的应该女作家,可能浮上大多数人脑海的都是简·奥斯汀,但其实还有那么多女作家曾经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可惜的是,试着查了一下这几位的作品,有中文版的屈指可数。
评分一次失败的屎里捞金,作者一边说自己没有否认奥斯汀等经典作家文学水平的倾向,一面又为了捧高本书提及的这些当年的话题作家畅销作家疯狂diss奥斯汀等人,甚至连作品带来的收入都可以是伊嘲讽奥斯汀的地方,真是令人作呕了,年度十差入选。
评分轻松又好看。其实和奥斯汀没有直接关系,是写了从奥斯汀的时代直到20世纪初期的七位被文学史遗忘的女作家,每个作家篇幅中等,描述了她们的生平和作品,重要的是描写她们与时代的冲突。每一篇的写法虽然相似,若串连起来,就能发现她们是逐渐进步的:从敢于执笔写作,但参与法国大革命,到用撰述养活自己和家人,实现独立;她们笔下的角色,也从在旧制度里腾挪转移,展现女性的坚韧善良,直到最后彰显个性,冲破囚笼。而概括他们的共性,要么是丈夫不负责,要么是丈夫死了,要么是不需要丈夫,即使结婚的,丈夫也都是同道。这说明,女性权力的伸张,一方面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冲破束缚,不要惧怕流言蜚语,英国的女性并未因为她们而毁灭,反而活的更好;另一方面,女性也需要志同道合的男性,为她们出版,组织沙龙,结为伴侣,共同奋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