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改革進程

中國經濟改革進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作者:吳敬璉
出品人:
頁數:404
译者: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6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203166
叢書系列:中國發展道路叢書
圖書標籤:
  • 吳敬璉
  • 中國經濟
  • 經濟學
  • 中國改革
  • 經濟
  • 經濟史
  • 改革開放
  • 改革
  • 中國經濟
  • 經濟改革
  • 改革開放
  • 中國發展
  • 經濟史
  • 市場經濟
  • 政策分析
  • 轉型經濟
  • 當代中國
  • 經濟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名經濟學傢吳敬璉通過本書對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變革曆程進行介紹。

著者簡介

吳敬璉195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係。中國經濟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榮譽成員,《比較》輯刊、《洪範評論》主編。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常務乾事、研究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耶魯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客座研究員或客座教授,國際經濟學會(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IEA)執行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經濟體製改革方案辦公室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傢信息化專傢谘詢委員會副主任、“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傢規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經濟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成員。北京樂平基金會發起理事,阿拉善生態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1984—1992 年五次獲得中國經濟學的最高奬項孫冶方經濟科學奬。2000 年、2005 年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大學分彆授予他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2004年國際管理學會(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IAM)授予他“傑齣成就奬”。2005 年獲“中國經濟學奬傑齣貢獻奬”。2011 年國際經濟學會授予他榮譽會長稱號,以錶彰他對於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及中外學術交流的傑齣貢獻。

圖書目錄

自序 / 1
第 1 章“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和後毛澤東時代的開始 / 1
1.1 “兩個凡是”,還是探尋新路? / 2
1.2 “睜眼看世界”的啓示 / 9
1.3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曆史轉摺 / 19
1.4 對經濟改革“目標模式”的初步探索 / 29
第 2 章初試“市場社會主義” / 34
2.1 市場社會主義的由來 / 35
2.2 市場社會主義的本土資源 / 45
2.3 擴大國營企業經營自主權的大規模試驗 / 52
2.4 市場社會主義對中國改革的後續影響 / 57
第 3 章增量改革引領民營經濟發展 / 63
3.1 個體經營,還是“一大二公”:中國農村麵臨的選擇 / 64
3.2 包産到戶的最終勝齣 / 71
3.3 增量改革使民營經濟破土而齣 / 82
3.4 增量改革的成就和不足 / 92
第 4 章20 世紀 80 年代對全麵改革的探索 / 99
4.1 “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改革目標的確立 /100
4.2 對市場經濟認識的深化和對總體改革設計的探索/ 104
4.3 1986 年:配套改革計劃及其流産 / 108
4.4 80 年代末的大辯論、經濟動蕩和改革退潮 /112
第 5 章20 世紀 90 年代經濟改革的整體推進 / 124
5.1 1989 ~ 1992 年的改革目標大辯論 / 125
5.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的確立 / 131
5.3 “50 條”《決定》的改革總體規劃 / 133
5.4 財稅、金融、社保等領域改革的進展 / 141
第 6 章對外開放為改革和發展增添瞭動力 / 155
6.1 從內嚮型經濟轉嚮外嚮型經濟 / 156
6.2 80 年代:從“進口替代”轉嚮“齣口導嚮” /163
6.3 1994 年的外匯改革和齣口導嚮政策的全麵實施 /172
6.4 走嚮全麵開放 / 175
第 7 章世紀之交:市場力量推動中國經濟崛起 / 182
7.1 爭議“基本經濟製度” / 183
7.2 中共十五大的重大決策:“調整和完善所有製結構” / 192
7.3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格局的形成 / 200
7.4 矚目的成績和未竟之業 / 203
第 8 章國有企業改革與國有經濟布局調整 / 215
8.1 企業承包製:獨具中國特色的國企改革之路 /216
8.2 現代企業製度的提齣與實施 / 227
8.3 世紀之交國有企業的公司化改製浪潮 / 233
8.4 國資委建立後的國有經濟改革 / 241
第 9 章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步履維艱 / 255
9.1 蘇式經濟增長模式的引進 / 256
9.2 從經濟結構調整到增長模式轉型 / 266
9.3 “十五”期間粗放增長方式的迴潮 / 272
9.4 增長模式轉型失利帶來的惡果 / 280
第 10 章宏觀經濟係統性風險隱現 / 291
10.1 刺激政策、貨幣超發和兩種形態的“通貨膨脹”/ 293
10.2 投資熱潮推動的貨幣超發和信用擴張 / 301
10.3 貨幣超發的後果:資産泡沫生成和資産負債錶風險積纍 / 308
10.4 對宏觀經濟政策的重新審視和改善宏觀經濟狀況的艱巨任務 / 320
第 11 章腐敗行為的蔓延 / 325
11.1 90 年代鏟除尋租製度基礎的努力 / 326
11.2 世紀之初政府管控增強對扼製腐敗的負麵影響 /335
11.3 腐敗嚮其他社會領域的擴散 / 341
11.4 貧富差距的拉大和權貴資本主義的威脅 /346
第 12 章全麵深化改革纔能開闢光明未來 / 352
12.1 兩種不同的估計和兩種對立的方針 / 353
12.2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大突破 /359
12.3 全麵深化改革必須剋服種種阻力和障礙 /366
12.4 推動全麵改革落地生根 / 37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表现最为突出。伴随着市场的生长和发展,包括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法律和社会等层面产生了更高的现实需求,也形成推动中国继续前进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也因此,改革开放全面改变了中国。不过,怎样回顾这几十年以来的探...

評分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表现最为突出。伴随着市场的生长和发展,包括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法律和社会等层面产生了更高的现实需求,也形成推动中国继续前进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也因此,改革开放全面改变了中国。不过,怎样回顾这几十年以来的探...

評分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表现最为突出。伴随着市场的生长和发展,包括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法律和社会等层面产生了更高的现实需求,也形成推动中国继续前进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也因此,改革开放全面改变了中国。不过,怎样回顾这几十年以来的探...

評分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表现最为突出。伴随着市场的生长和发展,包括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法律和社会等层面产生了更高的现实需求,也形成推动中国继续前进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也因此,改革开放全面改变了中国。不过,怎样回顾这几十年以来的探...

評分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表现最为突出。伴随着市场的生长和发展,包括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法律和社会等层面产生了更高的现实需求,也形成推动中国继续前进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也因此,改革开放全面改变了中国。不过,怎样回顾这几十年以来的探...

用戶評價

评分

按需。

评分

吳老親曆瞭中國經濟改革的那些艱難險阻,甚至停滯倒退,他把改革方嚮路徑的內在邏輯、改革焦點問題的前因後果、改革爭論中的思想觀念衝突、以及所謂“特殊既得利益"的存在都娓娓道來,真誠而詳實。吳老雖然不是那種拿諾貝爾奬的具有理論創新的學者,但他用嚴謹的經濟學理論來分析中國經濟改革的廣闊實踐,倡導建議現代化的經濟改革政策,對於經濟學在中國的落地生根、發揮作用可謂功不可沒。吳老承擔瞭不少舊路綫和舊體製的保守勢力的壓力,敢諫直言,體現瞭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那種胸懷天下,鐵肩擔道義的風範。

评分

史實和數據非常翔實,但是市場至上的立場實在難受,刻意抹殺前三十年建設對於後三十年發展的意義也實在難受。作為一個帶偏見的信息源來看吧。

评分

非常贊的一本書,以翔實的數據和大量一手官方資料,細緻講述瞭中國政府如何從貧窮短缺的毛左走嚮富裕腐敗兩極分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華人民實現瞭有橋不走,摸著石頭過河的偉大創舉,而且改革正處於攻堅階段,很多既得利益者連石頭都不想摸,願與各位共剋時艱

评分

吳老親曆瞭中國經濟改革的那些艱難險阻,甚至停滯倒退,他把改革方嚮路徑的內在邏輯、改革焦點問題的前因後果、改革爭論中的思想觀念衝突、以及所謂“特殊既得利益"的存在都娓娓道來,真誠而詳實。吳老雖然不是那種拿諾貝爾奬的具有理論創新的學者,但他用嚴謹的經濟學理論來分析中國經濟改革的廣闊實踐,倡導建議現代化的經濟改革政策,對於經濟學在中國的落地生根、發揮作用可謂功不可沒。吳老承擔瞭不少舊路綫和舊體製的保守勢力的壓力,敢諫直言,體現瞭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那種胸懷天下,鐵肩擔道義的風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