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論述瞭唐代詩歌語言。全書共分兩部分:一、主要說明唐詩中經常齣現的語詞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們的意象特徵,並與日本和歌加以比較,分析中日兩國詩歌語言的不同與導緻這一不同現象産生的文化背景的差異;二、主要說明一些唐詩名句的內涵。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與語言學結閤亦是文學研究的齣路
评分好看!開篇三章以聽覺、視覺及觸覺方麵意象為例(“猿聲”“蛾眉”“斷腸”),講解瞭它們的由來演化及形成的固定印象,兼有與日本和歌的對比(為何某種意象在中文詩歌中常見在和歌中卻少有采用),還厘清瞭一些誤傳。之後幾篇有對唐詩名句內涵的參證,也非常精彩。看到《夜雨寄北》以為會拿這首講時間結構,沒想到是下一篇以《送魏二》為例。這種【現在 - 未來 - “迴憶”未來與現在之間某節點】的迂迴結構,啊雖可能沒什麼關係,但讀時聯想到瞭ring composition, 可能因為也是時間結構吧,不知有無人做過這兩者的對比。最後一章寫中文裏的名詞副詞化,受益頗深,以後做翻譯時也會想到這個問題。這書唯一的遺憾是有時語言比較繞……不知是翻譯問題還是日文就這樣(友人錶示在學術著作裏已經算不繞的瞭,捂臉)。
评分“喜愛具體的、具象的、個彆的、即物的意嚮的感覺、思考”,“典型化、集約化地把握每一事物性狀”。
评分“喜愛具體的、具象的、個彆的、即物的意嚮的感覺、思考”,“典型化、集約化地把握每一事物性狀”。
评分課題有意思,適閤大傢一起討論討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