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敢问路在何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杨洁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6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842008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西游记
  • 回忆录
  • 杨洁
  • 传记
  • 好书,值得一读
  • 谈话/回忆录
  • 文学
  • 艺术
  • 敢问路在何方
  • 人生哲思
  • 自我探索
  • 成长之路
  • 心灵成长
  • 人生方向
  • 迷茫与觉醒
  • 内在力量
  • 追梦之旅
  • 生命意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由82版《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和摄像王崇秋夫妻合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杨洁从接受重任到选景选角,从拍摄的酸甜苦辣到遇到的种种阻力,以及大幕落下的惆怅和无悔,体现其真性情和坚持拍出高水平电视剧的大师风范。下篇王崇秋回忆了如何与杨导结缘,如何与她默契工作,妇唱夫随,以摄像的身份,讲述了很多人提问的“一台摄像机如何拍出82版西游记”的问题,最后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文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

作者简介

杨洁

祖籍四川营山,1929年生于河南信阳,其父杨伯愷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1949年12月牺牲。杨洁是中国第一代播音员,第一代电视剧导演、制片人。1982年起,历时6年执导82版《西游记》(前25集),后又拍摄续集。杨洁在“新时期全国影视十佳导演”评 选活动中当选为“电视剧十佳导演”之首,获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杰出贡献奖”。

王崇秋

1943年生于湖北麻城,1960年入伍,1965年进入北京电视台任摄像,参与拍摄时政、体育、文化等多类型节目,在多次国庆庆典、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中任 摄像。因拍摄82版《西游记》、“齐天乐”晚会,荣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杯 奖”等,因拍摄单本剧《板桥轶事》获“金鹰奖”。

目录信息

前 言
写在前言之后
上篇
第壹章 从选景到选角
一 天降重任
二 路在何方
三 始于足下
四 风雪黄山
五 拜谒九华山
六 惊艳张家界
七 意外收获
八 三个徒弟和三个师父
九 红花扶绿叶
第贰章 拍摄中的那些事儿
一 开拍之前
二 牛刀初试
三 道观生活
四 洞中日月
五 天河牧马
六 长白山上
七 玄奘走过的路
八 我们的团队
九 趣事、乐事
十 险事、异事
第叁章 在荆棘中艰难前行
一 是祸?是福?
二 山雨欲来
三 险遭腰斩
四 观众的回馈
五 音乐的风波
六 如何比较
七 “齐天乐”晚会
八 龙驹悲歌
九 大幕落下以后
下篇
第壹章 摄像师的“西游前传”
一 挣扎中的一份“厚礼”
二 难熬的童年
三 当了一年学徒工
四 部队里的“文艺青年”
五 一粒“好沙子”
六 我和杨洁的陈年往事
七 为《西游记》“打前站”
第贰章 一台摄像机是如何拍出《西游记》的
一 一堆笨重的“家伙什儿”
二 镜头“活”起来的秘密
三 漂亮的镜头都不是随手一拍的
四 会说话的镜头语言
五 蓝幕前那些“麻烦事儿”
六 土特技到底有多“土”
七 大模型和小道具
八 千变万化的“变化”
第叁章 酸甜苦辣的剧组生活
一 “我们俩”的剧组生活
二 到底是谁放的屁?
三 “长眉罗汉”的恶作剧
四 烟雾师欲在孙悟空脑袋上搞“爆炸”
五 “永贵”和“晓庆”的剧组生活
六 “精神至上”的杨洁导演
七、写给妻子杨洁的两封信
怀念我的妻子杨洁
你走这一年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致敬导演杨洁、摄像王崇秋及82版《西游记》全体工作人员

评分

杨导演性格非常偏激,将顾问、领导都视为干涉她创作自由的“掣肘者”,批评意见一概拒绝,总揽创作的一切方面——比胡金铨导演还要夸张,胡导还根据朋友的看法改剧本呢。我注意到一点:在介绍《西游记》开拍前的准备的时候,杨导基本没有提到如何打磨剧本,培训演员研读原著等,所以六小龄童扁平化理解《西游记》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电视剧《西游记》的戏曲风格已经决定了人物和情节塑造就是扁平的,六小龄童只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被崇尚多元阐释的时代甩开了而已。相对杨导的抒情回忆和牢骚,杨导爱人王崇秋讲的很多“土法炼钢”——克服物质条件限制充实摄影技巧的内容更有参考价值。

评分

这个新版比旧版好多了

评分

整本书看下来非常有意思。杨导有幸赶上了一个较为开明、开放的时代,同时个人身份又为拍摄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是电视剧成功的先决条件。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杨导极高的审美标准和强大的执行能力。敢于“媚俗”又拒绝沦为“低俗”,大俗中又透露着大雅,源于导演对作品风格的严苛把控。一年之内排期误差不超过两日,让今天很多顶级团队也难以望其项背(尤其是在创造性领域)。堪称管理和执行的典范,甚至有点社会主义版工业化味道。 杨导虽然内心坦荡,但从书中也能看出一些远近亲疏。章老师身上已经隐隐能瞧出今天的影子,迟老师也确实称得上温润如玉。 其实,杨导在《西游记》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个人风格,反而更多凸显出一种时代和民族的气息——在沉重、压抑的五行山下,永远有一只仰望天空,嚼铁饮铜,日复一日盼着取经人出现的猴子。

评分

看书时候总是会恍然大悟,原来当时是这么拍的。 看完了才明白,82版所谓的西游精神,比我想的要沉重太多,也比章老师总是在电视上挂在嘴边的要深刻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