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與迴應

衝擊與迴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後浪丨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作者:費正清
出品人:
頁數:376
译者:陳少卿
出版時間:2019-6
價格:7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922470
叢書系列:汗青堂
圖書標籤:
  • 費正清
  • 海外中國研究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
  • 近代史
  • 中國史
  • 曆史學
  • 社會學
  • 衝擊
  • 迴應
  • 社會變革
  • 曆史進程
  • 政治響應
  • 文化變遷
  • 製度調整
  • 公眾反應
  • 危機管理
  • 社會結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費正清主編並撰寫導論

中國近代思想領域的文獻匯編與評論的完美結閤

◎ 編輯推薦

費正清提齣的“衝擊-迴應”理論,影響瞭20世紀後半葉的海內外關於近代中國的研究。本書將中國近代重要的曆史文獻組織在“衝擊-迴應”的理論框架下,將原本零散的史料整閤起來,探討瞭在西方挑戰的刺激 下,中國長久穩定的意識形態和知識階層做齣瞭怎樣的迴應。

現代讀史更多的是接受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如果可以直接接觸第一手的原始史料,每個人又會看到怎樣不同的曆史麵嚮呢?這本史料與評論的匯編是我們的嘗試。

◎ 內容簡介

本書在“衝擊-迴應”模式的框架下,試圖分析中國近代曆史上一條重要的綫索:麵對西方的強勢擴張,中國精英階層如何理解這個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續本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體製。本書通過選取近代曆史文獻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經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現瞭近代中國幾代先鋒人物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

◎ 名人推薦

如何認識西方是近代中國的思想主題。一部中國近代思想史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就是中國對西方的認識由錶及裏、從淺到深的曆史發展過程。本書為我們理解這一曆史過程提供瞭基本文獻和入門初階。

——歐陽哲生,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 媒體推薦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非常重要的作品。我們甚至無法以三言兩語概括本書所呈現史料的珍貴性。作者在介紹本書的寫作背景時對這部作品做瞭精彩勾勒,他們對近代中國思想傢的評論極具啓發性。

——《美國曆史評論》

對於那些喜愛思想史的人來說、本書是對將近一個世紀的中國思想領域的文獻的匯編及評論的完美結閤。作者將學界的研究成果精煉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模式。

——《美國政治與社會科學院年鑒》

著者簡介

費正清(John K. Fairbank, 1907—1991),著名曆史學傢,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

鄧嗣禹(1905—1988),湖南常寜人,著名曆史學傢、漢學傢。

譯者陳少卿,河南開封人,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生,主攻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

圖書目錄

1979 年版前言
緻 謝
第一部分 問題和背景
第1章 導 論
第2章 中國思想傳統的若乾因素
(一)幾位清代早期的“民族主義”思想傢
(二)耶穌會的早期影響
(三)清廷對西洋人的態度
第二部分 承認學習西方的必要性 1839—1860
第3章 林則徐應對英國之策
第4章 撫夷之策
第5章 自強說的濫觴
(一)恭親王與總理衙門
(二)馮桂芬其人其書
(三)太平天國對現代化的興趣
第三部分 對西方技術的渴望 1861—1870
第6章 曾國藩對西洋人和西洋機器的態度
第7章 李鴻章與西式武器的應用
第8章 同文館的創設
第9章 左宗棠與福州船政局
第四部分 自強運動 1871—1896
第10章 權力問題:人事與製度
(一)李鴻章及其僚屬
(二)皇太後的聲威
第11章 派遣留學生
(一)留美幼童
(二)留歐學生
第12章 外交使團
第13章 自強運動的問題
(一)“官督商辦”製度
(二)鐵路之爭
第14章 積極外交政策的嘗試
(一)建設現代海軍
(二)自強的失敗
(三)聯俄
第五部分 1900 年開始的改革運動
第15章 維新派
(一)傳教士的影響
(二)早期維新派
第16章 康有為及“康黨”
第17章 張之洞的改革計劃
第18章 1898 年的失敗
(一)朝廷與皇帝
(二)反變法的保守思想
第19章 義和團
第六部分 改良與革命 1901—1912
第20章 保守主義的改革運動
(一)拳亂之後的新政
(二)教育改革
(三)立憲
(四)袁世凱與新軍
第21章 經濟發展
第22章 梁啓超與民族主義
第23章 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方略
第七部分 意識形態潮流與五四運動 1912—1923
第24章 尋找新主義
(一)異彩紛呈的新思想
(二)蔡元培與教育自由
第25章 早期馬剋思主義者
第26章 鬍適與中國的實用主義
第27章 孫中山調整革命的方嚮
第28章 梁啓超對中國進步的迴顧
捲後語
齣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有些人认为,前近代或“传统”的中国是陈旧、停滞、落后、一成不变的。这种看法去实际甚远。中国社会一直变动不居,新旧制度、价值观念不断嬗替。但是肉眼可见西方的确改变了中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时至今日,所谓的“美帝国主义”仍在制裁中国方面发挥着作用。 本书关注的是...  

評分

历代王朝都需要一个正统思想来保证社会的平稳,而外来文化和非正统思想就成为了对王朝的潜在威胁,这也导致了在被武力打开国门之前,通过传教士以核心传导的外来文化局限于技术而非思想方面。而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下,西方一直被认为纳入朝贡体系下的国家,而他们岂是池...  

評分

用冲击与回应这样的模式来考察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不知道费老是否是这一模式的创始人,但我觉得费老在序言中对中国史学界后起之秀的期待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实现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比费老这书要写得好。 费老这书用人物来串起整个近代史,总觉得有些凌...  

評分

很难想象这竟是费正清在二十多岁时便写就的书。那时应是他最初把中国当做自己研究对象的时候。上世纪二十年代,他还没有像后来那样深入到中国的社会中去,年轻的他仅能接触一些文献,并且还是不全面的、相对狭隘的文献,那时候的西方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的蔑视与不屑。这本书就是...  

評分

我怎么一按读过,我当时写的感想都没了啊?幸亏自己保存了,抄在这吧: 我的印象里,感觉对中国学术界研究中国近代史大多都集中在共和国建立后,包括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导致很多人(包括我)对晚清史的了解直只停留在中学教科书上,而且这里面有相当大的误导。这本书是提供了...  

用戶評價

评分

簡單的史料堆砌,甚為無味

评分

用“衝擊-迴應”模式考察瞭近代中國應對前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思想流變。從器物、到製度、到文化思想,使用瞭很多當時代錶性精英人物的文字來記述那段曆史。至少反映瞭當時知識分子、官員對國傢民族命運的思考與救亡圖存的努力。近百年時間,多少思想傢被拍在沙灘上,多少後生前僕後繼,又有多少普通人被時代裹挾碾壓。一個難忘的、痛苦、巨變的時代。如何應對西方強勢擴張、理解陌生文明,又如何在變革中存續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是直至今天的我們都需要思考探索的問題。

评分

史料羅列

评分

用“衝擊-迴應”模式考察瞭近代中國應對前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思想流變。從器物、到製度、到文化思想,使用瞭很多當時代錶性精英人物的文字來記述那段曆史。至少反映瞭當時知識分子、官員對國傢民族命運的思考與救亡圖存的努力。近百年時間,多少思想傢被拍在沙灘上,多少後生前僕後繼,又有多少普通人被時代裹挾碾壓。一個難忘的、痛苦、巨變的時代。如何應對西方強勢擴張、理解陌生文明,又如何在變革中存續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是直至今天的我們都需要思考探索的問題。

评分

印象最深的還是《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隸的,科學的而非幻想的~150年過去瞭,我做到瞭嘛?可以做到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