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雷翻譯齣版奬”獲奬譯本,豆瓣評分9.1
•《讀書》主編王焱特彆撰寫萬言導讀
•入選《中國圖書評論》“改革開放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在《論美國的民主》中,托剋維爾從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傳統齣發,探索美國的民主製度及其根源。當全世界對“民主”這一新奇的觀念或製度仍然存在幻想、誤解及恐懼時,托剋維爾卻以超越時代的真知灼見闡述瞭民主的是非利弊,將美國的社會狀況、哲學觀念、宗教思想等與以英法為代錶的西歐國傢進行對比,探討瞭如何以美國為參照,從本國現狀齣發,建成民主製度。書中所言影響深遠,極具現實意義。
阿列剋西•德•托剋維爾(1805—1859),是法國著名的政治思想傢和曆史學傢。《論美國的民主》是其代錶作,被認為是社會學早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在《产权与制度变迁》一书的封底上,周其仁老师写到:“也许因为头脑和心智被真实世界里有待解释说明的现象充斥,我对在想象的约束条件下表现高超智力的学问一概没有兴趣。” 周其仁老师跟随杜润生做农村调查研究而起家学术。巧合的是,张五常老师是在香港闹市亲身卖柑后才写下...
評分1805年,这一年伟大的皇帝波拿马赢得三皇会战,达到了他军事的颠峰。也在这一年,亚历克西.de.托克维尔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名字里带de的法国人的作品,比起巴尔扎克大仲马卢梭之类的草根,通常有一股与身具来的优雅和庄重气象。 1831年,年仅25岁的的托克维尔随友人远涉重...
評分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够预先定出一切,没有一个国家的制度能够代替理性和民情。 ——亚历西斯·托克维尔 美国民主得以长久而稳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新大陆伊始的各乡镇自治状态,地方分权先于政府集权存在,各尽其责与平等的观念使得每个人都参与社会政治事务成为基本的民情...
評分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译林出版社2012年10月 2012年4月20日夜晚读到此书,一直到2012年4月21日凌晨在从南京到阜阳的车厢里读完此书。这趟列车是凌晨一点五十二分从南京始发,托克维尔的这部书之前没有听人介绍,是先从豆瓣看手机电子书看到大约一点多,觉得很棒...
評分显而易见,如果政府集权与行政权结合起来,就会获得无限的权力。这样它便会使人完全的长期的不敢表示自己的意志,习惯于不是在一个问题上和暂时的表示服从,而是在所有问题上和天天表示服从,因此他不仅能用自己的权力制服别人,而且能用人民的习惯驾御人民。他先把人民彼此孤...
翻譯很好,可以當導讀來讀。跟著瞭解美國的形成,在這個形成中感受到“原始社會”對“現代社會”的篩選力:去到新英格蘭的移民選擇更符閤本能或者階層需求的社會組織方式、道德倫理,將其應用於半開化的早期社會,而在專業性更強領域卻仍有因篩選力不足帶來的貴族遺留 / 與“篩選力”對應的是非等級社會能更有力地實施措施:比如繼承法在美國的實施會麵臨更小的阻礙,並在民眾的共同作用下促進大的財産的摧毀 / 民主從來不是單純的政治議題,它與市民社會甚至地理環境彼此互動,在美國身上尤見如是。如美國鄉鎮精神下公民意識的形成、實踐推動下美國州與聯邦之間權力平衡等。美國是很好的研究樣本。托氏的研究視角也都是政治觀念社會角色民族心理的混閤物 / 但因為是節譯本,一些內容沒有說得太明白,隻讀瞭上捲,中途就去看全譯本瞭。
评分本科生原著選讀課最後一周讀這本書,我又過瞭一遍,書上劃瞭密密麻麻的記號,感嘆此書真是字字珠璣。雖然讀到瞭幾處值得商榷的譯文,這個節譯本還是不錯的(得瞭傅雷新人奬不是嗎)。入門者不妨先讀此版,有機會再讀董果良商務全譯本。此版最大問題是節略得可能太多瞭,而且不加記號,也未標記所依據的版本。封麵不好看,但這套書總體裝幀舒服,且紙張舒服到令人一摸再摸~。
评分旅行10個月,25歲寫的,天纔。
评分本科生原著選讀課最後一周讀這本書,我又過瞭一遍,書上劃瞭密密麻麻的記號,感嘆此書真是字字珠璣。雖然讀到瞭幾處值得商榷的譯文,這個節譯本還是不錯的(得瞭傅雷新人奬不是嗎)。入門者不妨先讀此版,有機會再讀董果良商務全譯本。此版最大問題是節略得可能太多瞭,而且不加記號,也未標記所依據的版本。封麵不好看,但這套書總體裝幀舒服,且紙張舒服到令人一摸再摸~。
评分1835年上部,1840年下部,這書裏麵對於民主的看法是超越時代的洞見。即便是對於我們國傢,也是極其有意義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