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人气作者舒行首部作品,精选与自然有关的美好文字,在小森林里度过春夏秋冬,感受山间简单生活;
·45篇丰富灵动的植物手札,110幅作者亲摄的风物照片;
·淳朴古风文字,呈现山间四季生活、北京在野风物、电影里的植物与情怀;
·不管走多远,故乡的记忆始终相伴,无论身在何处,都需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独立日“在野Wildling”系列首部作品,一本治愈之书,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泥土香与人情味的桃花源。
———————————————————————————————————————
《山里来信》是一本有关自然、植物、故乡的绿色之书,由“故乡的植物”(南方)、“北京的植物”(北方)、“电影与植物”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以明澈平和的文字,写出植物在人的生活中给人的开朗与宁静。
“春天与故乡”中,作者以朴素细致的笔致记录游走在南方故乡永嘉楠溪江山水中的见闻,内容涉花草树木、乡土风物等。“北京的四季”为作者闲居北京时,在生活中所观察和记录的一些植物。有描写散步时所见花草的自然笔记,也有游览北京名胜后写就的有关植物的闲章。“电影植物笔记”主要是作者在观影后记录电影中所出现的植物,写下植物与人的温柔互动。
舒行,女,浙江永嘉人,生长于楠溪江畔,现居北京。喜欢关注自然,以及家乡风土、岁时风物。爱好看电影。
文 | 沈筼筜 知道舒行的《山里来信》要出实体书时,满心的欢喜和迫不及待,因为她的文字太适合放在纸上阅读,油墨印迹里不断散发出阵阵宁谧的静味,想想都觉得美好。拿到书的那天,彼时正在家门口的园子里摘辣椒,在快递单上签字确认时,一旁的快递师傅解释说,已经是下班的点...
评分常常出没于山间田头的我,在读这本书时,常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啊,终于有人写出了那种我曾站在那里,却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觉!我以为本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全书萦绕纸上的自然的律动。无论是故乡楠溪江还是北京城抑或电影,能触发作者生命之情的皆在于一地的...
评分“田地里什么都有,茄子,黄瓜,西红柿,南瓜,西瓜……只要我的身体告诉我想要吃,我都吃。也许吃清淡的食物,是能长寿的因素。而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有钱,贫穷成了我的好运。”这是电影《阿弥陀堂讯息》中梅奶奶写的《山里的来信》专栏。《阿弥陀堂讯息》是...
评分有些文章,网上看着还好,印成书就差那么一点儿,“气”不足。这个“气”我说不明白,它是一种感受,一种标准,类似冯唐所说的“金线”。冯唐因为此说还得了个新外号,就叫“冯金线”,被人嘲笑。但我倒觉得他这说法能懂,也觉得有道理。舒行的文章印成书,“气”是够的。 自然...
评分舒行的文字很适合印成书,行文速度比较舒缓,一旦上纸,静意顿生。特别喜欢写家乡的那部分。她有时让我想起心岱,她们的特点是任何电影文学都能记住其中谈到植物的部分,是真的很爱大自然,享受自然之美好。
评分年年看花开,常看常新,静默无言的植物与自然风景寄寓着人的「有情」,这种季节转换的鲜明辨识度是生活的质感,这本漫溢着幽香、娴静、清朗、光明的「山里来信」,正是以优美徐缓沉静的笔调书写着四季在大自然中印下的痕迹,以及在我们个人身上碾过的光阴流转,读如此令人安宁的文字,只觉人间不缺寂静美好,心灵得以净化,因为“这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宁静的眼睛、和平的心灵”。拥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精神有依托之处,楠溪江苍翠的山雾令人沉醉,古雅民俗得以保留值得庆幸。书中提及不少日影/日剧,亦算是同好。
评分读不下去的感觉,写的比较凌乱,引用太多。
评分写浙南故乡的花草还是不错的,后面一些觉得气短。
评分年年看花开,常看常新,静默无言的植物与自然风景寄寓着人的「有情」,这种季节转换的鲜明辨识度是生活的质感,这本漫溢着幽香、娴静、清朗、光明的「山里来信」,正是以优美徐缓沉静的笔调书写着四季在大自然中印下的痕迹,以及在我们个人身上碾过的光阴流转,读如此令人安宁的文字,只觉人间不缺寂静美好,心灵得以净化,因为“这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宁静的眼睛、和平的心灵”。拥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精神有依托之处,楠溪江苍翠的山雾令人沉醉,古雅民俗得以保留值得庆幸。书中提及不少日影/日剧,亦算是同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