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人气作者舒行首部作品,精选与自然有关的美好文字,在小森林里度过春夏秋冬,感受山间简单生活;
·45篇丰富灵动的植物手札,110幅作者亲摄的风物照片;
·淳朴古风文字,呈现山间四季生活、北京在野风物、电影里的植物与情怀;
·不管走多远,故乡的记忆始终相伴,无论身在何处,都需眼底有草木、心中有溪山;
·独立日“在野Wildling”系列首部作品,一本治愈之书,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泥土香与人情味的桃花源。
———————————————————————————————————————
《山里来信》是一本有关自然、植物、故乡的绿色之书,由“故乡的植物”(南方)、“北京的植物”(北方)、“电影与植物”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以明澈平和的文字,写出植物在人的生活中给人的开朗与宁静。
“春天与故乡”中,作者以朴素细致的笔致记录游走在南方故乡永嘉楠溪江山水中的见闻,内容涉花草树木、乡土风物等。“北京的四季”为作者闲居北京时,在生活中所观察和记录的一些植物。有描写散步时所见花草的自然笔记,也有游览北京名胜后写就的有关植物的闲章。“电影植物笔记”主要是作者在观影后记录电影中所出现的植物,写下植物与人的温柔互动。
舒行,女,浙江永嘉人,生长于楠溪江畔,现居北京。喜欢关注自然,以及家乡风土、岁时风物。爱好看电影。
有些文章,网上看着还好,印成书就差那么一点儿,“气”不足。这个“气”我说不明白,它是一种感受,一种标准,类似冯唐所说的“金线”。冯唐因为此说还得了个新外号,就叫“冯金线”,被人嘲笑。但我倒觉得他这说法能懂,也觉得有道理。舒行的文章印成书,“气”是够的。 自然...
评分越到后来越发现,比起全力以赴,我更加需要沉静的力量。我不是不能全力以赴,而是没法沉静下来。 有了孩子,和他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生活之后,大大小小的事情纷扰而来,不是说没有一个人的时间,也不是没有一个人的空间,而是没有一个人的心绪了。 每次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立马...
评分常常出没于山间田头的我,在读这本书时,常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啊,终于有人写出了那种我曾站在那里,却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觉!我以为本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全书萦绕纸上的自然的律动。无论是故乡楠溪江还是北京城抑或电影,能触发作者生命之情的皆在于一地的...
评分我很早就认识舒行了,那时我们都还年轻,都在写博客,因文字而相交。并不是很浓热的交情,不过是你来看看我,我来看看你。 她是个清淡的人,十几年前的文字里,她也是记录些日常的菜食、小事。我们一起吃饭,她点的也是非常清淡的素菜——她是温州人,温州在浙江的南部,那边人...
评分常常出没于山间田头的我,在读这本书时,常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啊,终于有人写出了那种我曾站在那里,却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觉!我以为本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全书萦绕纸上的自然的律动。无论是故乡楠溪江还是北京城抑或电影,能触发作者生命之情的皆在于一地的...
实在是很难欣赏这种空洞平淡自视清高的文风,通篇有太多植物名称的堆砌,有太多对日常生活的流水记录(可能有些阅读者会将此称作令人心静的治愈?)。当然作者对于日本文化的极度崇拜(引经据典张口就来)令人钦佩。
评分各种摘句几乎占去五分之一篇幅,且十分突兀生硬,仿佛小孩子在炫耀我读过这么多这么多书,一一罗列。以及流水账一般的记录,对比李娟小姐姐,这文字不是一般,简直糟糕。
评分各种摘句几乎占去五分之一篇幅,且十分突兀生硬,仿佛小孩子在炫耀我读过这么多这么多书,一一罗列。以及流水账一般的记录,对比李娟小姐姐,这文字不是一般,简直糟糕。
评分年年看花开,常看常新,静默无言的植物与自然风景寄寓着人的「有情」,这种季节转换的鲜明辨识度是生活的质感,这本漫溢着幽香、娴静、清朗、光明的「山里来信」,正是以优美徐缓沉静的笔调书写着四季在大自然中印下的痕迹,以及在我们个人身上碾过的光阴流转,读如此令人安宁的文字,只觉人间不缺寂静美好,心灵得以净化,因为“这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宁静的眼睛、和平的心灵”。拥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精神有依托之处,楠溪江苍翠的山雾令人沉醉,古雅民俗得以保留值得庆幸。书中提及不少日影/日剧,亦算是同好。
评分上下班路上一点点看完,一天的浮躁随之散去。描写自然风物深具人文气息,沉静之中有余味。尤其是看她写家乡的部分,让我很想春天来时去楠溪江走走看看。写北京的部分,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她写的也是我日常所见,陌生的是她观看的体会是我这样粗糙的人所没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