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的梦浮桥》是旅日作家苏枕书十年间精心写下的随笔集,以细致且富含深情的笔触,解析诸如小林一茶、与谢芜村、樋口一叶、川合小梅等十余位人物的命运之旅,透过蒙尘,细腻入骨地写尽世间冷眼热肠。他们即使无法融入这浮世,不得洒脱,却在字里行间透出诸多可叹可爱之处。人生悲哀且寂寞,同时也令人眷恋并喜爱。读者可随意展卷、游目骋怀,跟随作者漫步清寂幽邃的秘境。
苏枕书
江苏南通人,客居京都,喜爱养花种菜。著有《岁时记》《京都古书店风景》《有鹿来》《松子落》《岁华一枝:京都读书散记》等多种作品,另有译著若干。
其實這本書裏的一些篇目我在豆瓣就追看過。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一葉》。或許是因為我和她一樣年輕,一樣初次看見生活的真實面目,一樣有那些說不出的掙扎和真心。 “且過下去罷,這塵世間的夢之浮橋。”一葉日記中的這句話,是最打動我的。她看不見橋的那端,卻仍舊要獨自前行...
评分在阅读《尘世的梦浮桥》的过程中,我心里常常被一种淡淡哀伤所笼罩,放下书走到窗前,听听楼下幼儿园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看看对面马路上车来车往的繁忙烟火气,这份哀伤却愈发浓郁了。这种感觉,在阅读谷崎润一郎的《细雪》时也曾有过,化解不开的哀伤,却有着特别的吸...
评分 评分“梦”、“浮”这两个字,拿出任何一个来看,都有漂泊摇晃之感,轻柔似虚幻,迷离似光影,一转眼就逝去。而“桥”,又带来一种氤氲潮湿的朦胧,三个字组合起来,更加重了无常虚幻意味。“梦字代表了一种脱离现实的境界,现实的人生,在回顾时亦难免有浮生若梦的虚幻感觉。浮字...
评分其實這本書裏的一些篇目我在豆瓣就追看過。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一葉》。或許是因為我和她一樣年輕,一樣初次看見生活的真實面目,一樣有那些說不出的掙扎和真心。 “且過下去罷,這塵世間的夢之浮橋。”一葉日記中的這句話,是最打動我的。她看不見橋的那端,卻仍舊要獨自前行...
随笔若做得好,必以如下二项为前提:一,学养丰厚,由物忆典籍,尘世与书本相映成趣。二,感情丰沛,对惯常所见生悲悯之心,和凡俗的痛苦欢喜共通。旅日枕书,两者皆优。一叶那则,看得心惊,银杏髻东洋少女踽踽于文学与生计,深情所系,忧惧流言,隔绝断爱,她写青梅竹马,写市井悲凉,二十四岁而夭,才情与困窘一道埋葬,海这边的萧红,和她的命运同气连枝,又多了层婚姻生育的折磨。挟天赋而生的女作家们,为何多为金钱所苦?或许见惯冷眼,方能探射人生的真相,呕血而歌,方成绝唱。绘卷之美,我不能解,《源氏物语》中的插图,我重衣饰画屏古董,裹在十二单的源氏后宫,只道鹅蛋歪斜,眉眼怪异。梦二的几幅美人,尤其黑发少妇拥曳尾黑猫图,顾盼神飞,攫我心神,若有机会访问前妻故店,必要购置,以赠亲朋。
评分写日本文化,难得可以这样文笔优美,不学究气。也不人云亦云,作者有自己的观察和体验,非常不错。
评分准备美国女性文学期末考时穿插着看的 见到更多荆棘之路上的女性 忽然想到某册忘了是哪段文学史里的一句 大意是 作品只是一生的注脚罢
评分记得学东亚文化史的晨昊跟我讲述她第一次到京都的时候,就仿佛书本上的知识全部在眼前全息投影出来。苏枕书的文字舒畅自在,大量日本旧文人的生活细节铺展,适合午后和睡前时光。
评分重版出来,换了若干篇目,图片变动最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