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的梦浮桥》是旅日作家苏枕书十年间精心写下的随笔集,以细致且富含深情的笔触,解析诸如小林一茶、与谢芜村、樋口一叶、川合小梅等十余位人物的命运之旅,透过蒙尘,细腻入骨地写尽世间冷眼热肠。他们即使无法融入这浮世,不得洒脱,却在字里行间透出诸多可叹可爱之处。人生悲哀且寂寞,同时也令人眷恋并喜爱。读者可随意展卷、游目骋怀,跟随作者漫步清寂幽邃的秘境。
苏枕书
江苏南通人,客居京都,喜爱养花种菜。著有《岁时记》《京都古书店风景》《有鹿来》《松子落》《岁华一枝:京都读书散记》等多种作品,另有译著若干。
在阅读《尘世的梦浮桥》的过程中,我心里常常被一种淡淡哀伤所笼罩,放下书走到窗前,听听楼下幼儿园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看看对面马路上车来车往的繁忙烟火气,这份哀伤却愈发浓郁了。这种感觉,在阅读谷崎润一郎的《细雪》时也曾有过,化解不开的哀伤,却有着特别的吸...
评分好梦如旧 总是看不进去传记,但写诗人的部分却是例外,因为关于他们的故事不是灾梨祸枣的成功学教程或元素光怪陆离的猎奇小说。他们自己好像已经活成了某种精神性的存在,一举手一投足都引人入胜。 上文所说的诗人并不限于写诗的人,而是泛指具有某种特质的人。诗人的神经回...
评分大抵只有“绝美”二字,能够形容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了吧。 若不是因为工作太过忙碌,我大概至多三天就能看完。 这是一本讲述日本文人的随笔集,多以诗歌方面的文人为主,也因此构成了这本书的绝美文字。 当然了,作者苏枕书的文笔也是极为逸然、优美的,阅读的每一片刻,都是享...
评分好梦如旧 总是看不进去传记,但写诗人的部分却是例外,因为关于他们的故事不是灾梨祸枣的成功学教程或元素光怪陆离的猎奇小说。他们自己好像已经活成了某种精神性的存在,一举手一投足都引人入胜。 上文所说的诗人并不限于写诗的人,而是泛指具有某种特质的人。诗人的神经回...
评分枕书的文字,读的大多是她的随笔和散篇,常感慨如此通透清丽的文字居然出自如此年轻人之手,但看过之后便也忘了。后来有机会读到一本《岁时记》,是枕书的长篇小说,书中风物宜人,一股清新的和风扑面而来,两女孩的心理描写也让我暗叹作者的蕙质兰心,这感觉和看日剧《西瓜》...
新版做得很好看,纸和装帧都很好,让人一直忍不住摸啊摸。内容大概分为四块,分别是江户人物,维新以来,女性以及北京相关。虽然是文化随笔,但读起来并非没有门槛,关于书中的人物生平作品风格什么的,应该需要对日本文化史比较了解。整体上还是有很强的文艺女青年的感觉吧。不知道再过三十年,作者会怎么看待自己当时的作品。对了,感觉写女性那边还是蛮有启发的。从女性日记和生平中,可以看到日本男女之界如此清晰。最后,还要提出倡议!这种关于诗啊俳句啊什么的,可不可以请编辑把原文放上去啊。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的音韵和意境。
评分和风扑面,文图典雅,书中对名人生平的考据也非常扎实,强烈推荐对日本文学感兴趣的同好一读。喜欢写樋口一叶、小林一茶的两篇。
评分准备美国女性文学期末考时穿插着看的 见到更多荆棘之路上的女性 忽然想到某册忘了是哪段文学史里的一句 大意是 作品只是一生的注脚罢
评分且过下去罢,这尘世间的梦之浮桥。
评分【藏书阁打卡】新年第一本书,看得细慢。作者文笔淡雅清幽,每篇文章资料丰富,却因为悠然的叙述,很好读。一开篇就是喜欢的俳句师芭蕉、一茶,最爱那句“露水的世”。更喜欢的,是女子们的日记:路女日记从作家马琴的故事开始,讲到他早逝的儿子,江户时期女子基本都不认字,更别提写作,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极度扁平,而这位年轻守寡的媳妇,因为要帮助眼盲的作家公公记录誊抄文章,三十岁之际启蒙书写,在公公去世后,路女继续记录自己的生活,最终于日本文学史上留下名字;还有与丈夫喝酒赏花的小梅,苦苦支撑家计拼命写作的樋口一叶,在青苔漫布的袛王寺静心修行的智照尼,这些日本历史上极少几位留下文字的写作女子,人生故事都令人心折。古时的日本条件艰苦,但也催发出对于生命独特的感悟,幸得这些以梦为桥的旅人们,开启我新一年的阅读与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