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科學史 明清史 中西文化交流 基督教 耶穌會 天文學 韓琦 明史
发表于2025-02-02
通天之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以耶穌會士和天文學為主題,係統查閱研讀瞭國內外所藏清代曆算著作、官方文獻和清人文集,並與歐洲所藏第一手西文檔案資料互證,在全球史和跨文化的視野下係統闡述天主教傳教士與歐洲天文學傳入中國的諸麵相。
作者試圖將天文學傳播置於政治史、社會史和宗教史的語境中加以討論,完整勾勒清代近兩百年間歐洲天文學在華傳播的曆程。通過案例,生動展現知識和權力交織的復雜背景,進而揭示瞭康熙皇帝如何通過西學來達到控製漢人和洋人之目的;深入分析瞭皇子、傳教士、欽天監官員和士大夫群體在知識傳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韓琦,浙江嵊州市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畢業,獲科學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清科學史、天主教史、中國印刷史和民國地質學史。著有《中國科學技術的西傳及其影響(1582—1793)》,閤著閤編有《中國印刷史》《中國活字印刷史》《〈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種)》《歐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獻匯編》,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現任《自然科學史研究》主編,Archive for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Annals of Science 等刊物編委。
康熙對傳教士,一方麵想要說他們的科學知識,另一方麵又害怕他們傳教,於是專門讓皇三子成立新機構,去學傳教士的知識,尋求“自立”。為瞭標明這種學習的正當性,康熙親自撰文,鼓吹西方算學其實都是源自中國……
評分該書分主題進行,每一章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整體,因而每章之間也會有一些互相涉及的部分。比較精彩的章為三四五七等章,這些章節的主題有趣,史料來源也比較多樣化,有滿漢宮廷資料、士大夫文集、歐洲傳教士書信檔案等,讀起來很有代入感。韓琦先生從社會史、政治史、宗教史交叉的角度進行分析這一時代下科學與政治、宗教之間的矛盾與張力,很具有啓發性。 同時,從傳播角度做研究來講,作者展示瞭“傳播”這一角度可以包括的不同研究內容,包括相近內容在不同時代的比較來印證傳播事實,包括文本或者觀念、體製的傳播,也包括傳播過程中的個體之間的衝撞與矛盾。
評分看到書名,本以為會有不少“明代”內容,結果並沒有涉及明代多少。算是買錯瞭。不過一路看下來,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能力,實在是強悍,能夠通曉那麼多外語,接觸到那麼多罕見文獻。本書專業性挺強的,不是很適閤普通讀者閱讀。
評分第一章圍繞崇禎曆法改革的內容僅作為引子,後麵八章主要在講清朝中前葉耶穌會如何將天文學帶入宮廷,以及與皇帝、文官的衝突。主綫所述重大事件都在康熙時期,初期的曆法之爭、晚期的立法改革(日影觀測的後續)和禮儀之爭,其間有南懷仁、安多、路易十四派遣的數學傢們、傅聖澤等把天文新學介紹給皇帝,還有濛養齋算學館的建立。雖然本書屬於“炒冷飯”的論文集,章節不免重復,時間上也不夠連貫,但是還是能夠整理齣康熙對西學、對傳教士態度轉變的脈絡:登基初楊光先事件(湯若望曆獄)激發其興趣,開始嚮耶穌會士學習天文、數學→1700年以前,招攬、起用一大批通天文、數學、醫學、技藝的傳教士,並在漢人麵前展示所學新知、彰顯權威→1700年以後,日影觀測、禮儀之爭引起康熙懷疑與反感。天文測算活動仍然持續,第九章為餘音。
評分紮紮實實,明明白白,非常棒,對我幫助極大,感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通天之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