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之學

通天之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韓琦
出品人:
頁數:417
译者:
出版時間:2018-10
價格:8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63229
叢書系列:名山叢書
圖書標籤:
  • 科學史
  • 明清史
  • 中西文化交流
  • 基督教
  • 耶穌會
  • 天文學
  • 韓琦
  • 明史
  • 通天之學
  • 哲學
  • 玄學
  • 易經
  • 道傢
  • 修行
  • 智慧
  • 宇宙
  • 命理
  • 悟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耶穌會士和天文學為主題,係統查閱研讀瞭國內外所藏清代曆算著作、官方文獻和清人文集,並與歐洲所藏第一手西文檔案資料互證,在全球史和跨文化的視野下係統闡述天主教傳教士與歐洲天文學傳入中國的諸麵相。

作者試圖將天文學傳播置於政治史、社會史和宗教史的語境中加以討論,完整勾勒清代近兩百年間歐洲天文學在華傳播的曆程。通過案例,生動展現知識和權力交織的復雜背景,進而揭示瞭康熙皇帝如何通過西學來達到控製漢人和洋人之目的;深入分析瞭皇子、傳教士、欽天監官員和士大夫群體在知識傳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著者簡介

韓琦,浙江嵊州市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畢業,獲科學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清科學史、天主教史、中國印刷史和民國地質學史。著有《中國科學技術的西傳及其影響(1582—1793)》,閤著閤編有《中國印刷史》《中國活字印刷史》《〈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種)》《歐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獻匯編》,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現任《自然科學史研究》主編,Archive for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Annals of Science 等刊物編委。

圖書目錄

序章 通天與敬天:歐洲科學在明清之際的傳播
第一章 耶穌會士與歐洲星占術著作的傳播
第一節 天啓崇禎間耶穌會士有關天文星占的相關論述
第二節 湯若望《天文實用》之編纂及其在清初的流傳
第三節 湯若望《天文實用》在乾隆時代的流傳
第四節 異端“新”知:穆尼閣對歐洲星占術的介紹
第二章 康熙初年曆法之爭與耶穌會士的東來
第一節 西洋曆法的改編與楊光先反教案
第二節 日影觀測與康熙研習西學之開端
第三節 來自澳門的“西學帝師”
第四節 法國“國王數學傢”來華
第三章 從觀星颱事件到濛養齋算學館的設立
第一節 觀星颱事件和李光地對曆算的興趣
第二節 康熙時代的曆算活動與人纔培養
第三節 濛養齋算學館的建立及其曆算活動
第四章 科學與權力:日影觀測與康熙時代的曆法改革
第一節 康熙熱衷日影觀測之經過
第二節 1692年乾清官之日影觀測
第三節 1711年日影觀測與曆法改革的緣起
第五章 “自立”精神與康熙時代的“西學中源”說
第一節 康熙西學態度的轉變及其背景
第二節 康熙與“西學中源”說的流行
第三節 士人對西學態度的演變
一 何國宗:傢世、生平及反教背景
二 梅彀成對西學的態度及其傢學淵源
第六章 歐洲天文學新知的傳入與《欽若曆書》的編纂
第一節 濛養齋算學館與格物窮理院
第二節 傅聖澤與歐洲新科學的介紹
一 歐洲數學的編纂活動
二 《曆法問答》與歐洲新天文學的傳入
第三節 《欽若曆書》的編纂與內容
……
第七章 科學和宗教之間:耶穌會士、禮儀之爭和日心說的傳播
第八章 量天測地:耶穌會士與康乾時代的大地測量
第九章 復古與求新:雍正、乾隆間耶穌會士與宮廷天文學的傳播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該書分主題進行,每一章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整體,因而每章之間也會有一些互相涉及的部分。比較精彩的章為三四五七等章,這些章節的主題有趣,史料來源也比較多樣化,有滿漢宮廷資料、士大夫文集、歐洲傳教士書信檔案等,讀起來很有代入感。韓琦先生從社會史、政治史、宗教史交叉的角度進行分析這一時代下科學與政治、宗教之間的矛盾與張力,很具有啓發性。 同時,從傳播角度做研究來講,作者展示瞭“傳播”這一角度可以包括的不同研究內容,包括相近內容在不同時代的比較來印證傳播事實,包括文本或者觀念、體製的傳播,也包括傳播過程中的個體之間的衝撞與矛盾。

评分

紮紮實實,明明白白,非常棒,對我幫助極大,感激。

评分

紮紮實實,明明白白,非常棒,對我幫助極大,感激。

评分

第一章圍繞崇禎曆法改革的內容僅作為引子,後麵八章主要在講清朝中前葉耶穌會如何將天文學帶入宮廷,以及與皇帝、文官的衝突。主綫所述重大事件都在康熙時期,初期的曆法之爭、晚期的立法改革(日影觀測的後續)和禮儀之爭,其間有南懷仁、安多、路易十四派遣的數學傢們、傅聖澤等把天文新學介紹給皇帝,還有濛養齋算學館的建立。雖然本書屬於“炒冷飯”的論文集,章節不免重復,時間上也不夠連貫,但是還是能夠整理齣康熙對西學、對傳教士態度轉變的脈絡:登基初楊光先事件(湯若望曆獄)激發其興趣,開始嚮耶穌會士學習天文、數學→1700年以前,招攬、起用一大批通天文、數學、醫學、技藝的傳教士,並在漢人麵前展示所學新知、彰顯權威→1700年以後,日影觀測、禮儀之爭引起康熙懷疑與反感。天文測算活動仍然持續,第九章為餘音。

评分

作者主要圍繞耶穌會士、欽天監、皇帝之間的關係,論述瞭康熙時期西方天文學在中國的生存。耶穌會士為瞭傳教,藉天文曆算為切入點在中國立足,這一方麵導緻整個傳教的成功立足於欽天監天文功能之上,另一方麵導緻這種傳教受到極大的限製。耶穌會士的目的是傳教,但是不得不藉助其天文學的能力以生存;康熙的目的是其天文曆算之技,因此任其行傳教之實。這種平衡一旦打破,就是雍正時全麵禁教與中國科學停步的結局。略嫌一些議論淺嘗輒止。好處是梳理瞭中西方諸多第一手材料,對於康熙時耶穌會士的活動有參考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