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的701天

我在印度的701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郭菲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3
价格:49.8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35073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印度
  • 纪实
  • 社会
  • 旅行
  • 游记
  • 神奇国度;观察深入
  • 视角独特;观察深入
  • 印度元素
  • 印度
  • 旅行
  • 纪实
  • 文化
  • 生活
  • 冒险
  • 个人成长
  • 异乡体验
  • 真实故事
  • 跨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4 年,笔者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外派汉语教师项目,于2014-2016学年在印度顶级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担任汉语教师,成为该大学第一位中国教师。

两年已至,印度朋友圈子中已积累起了富人老板、学界精英,也有贫民窟里的底层民众。作者面对面采访了30 余人,透过他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印度声音。

此外,在漫长的印度生涯中,笔者游历了24 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甘地讷格尔、阿嫩德、乌代布尔、大布山、第乌、果阿、阿姆利则、斋普尔、昌迪加尔、西姆拉、达兰萨拉、孟买、科泽科德、班加罗尔、金奈、印多尔、乌贾因、德里、阿格拉、瓦拉纳西、菩提伽耶、那烂陀、拘尸那迦)。探索印度的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种姓制度问题……

除了耳熟能详的德里、孟买、泰姬陵等,笔者去过印度巴基斯坦的边境,也考察过原始佛教和玄奘西游;去过甘地的修道院,也去过郑和去世的“古里国”;亲临了板球比赛的现场,也融入了排灯节、洒红节等主要节日;拜了瑜伽老师,也在旅行途中重病涉险;参加过四场婚礼,也采访了两端刻骨铭心的爱情;亲历过犯罪,亲历过暴乱;至于混乱得让人啼笑皆非的街道、交通、糊里糊涂的印度人性格,更是少不了的题材……

作者简介

郭菲,男,四川乐山人,生于1981年8月,四川大学法律硕士,现就职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8月外派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从事汉语教育两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天涯文学连载纪实文学《天竺一梦》,广受关注,更名为《我的印度701天》出版。曾出版小说《蚁族救赎》。

目录信息

序言
着重介绍本书的创作背景,阴差阳错赴印度的故事。
上篇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孟买一夜
初到印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孟买机场转机遭遇大延时,印度人为何不慌不忙?
二、风雨守望者
在印度居家是种什么感受?餐饮符合中国人胃口吗?印度的雨季有多么狂暴?印度人为什么这么欢迎狂风暴雨?
三、千分之一的荣耀
印度理工学院有多么光辉?作者所在这一所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什么样?这个学术圣殿有多难考?学生在这里可以获得什么?
四、街道随想
走在印度的街道上是一种什么体验?印度的贫民窟是什么样?那里面的穷人有怎样的生活和心态?
五、围墙、动物、朋友
学生、老师为什么都翻墙进学校?印度人身边为什么有那么多野生动物?印度人怎么对待异国朋友?
六、发达,还是落后?
在印度的用网体验怎样?“印度最发达的古吉拉特邦”和中国有多大的差距?印度为什么有些面孔酷似中国人?
七、艾哈迈达巴德
艾哈迈达巴德是座什么样的城市?和印度的学生一起出行是种什么体验?
八、万家灯火
为什么没有一种语言叫做“印度语”?印度全国点灯的节日是什么节?
九、人心
印度理工学院的职工怎么看待印度?其他和作者一样来IIT 访问的专家学者怎么看待印度?
十、巴别塔通向何方
印度到底有多少种语言?为什么印度人那么重视英语?为什么印度人英语那么好?
中篇 梦里不知身是客
十一、莲花与泥淖
在印度怎么处理签证问题?作者的八万卢比为什么被盗?
十二、凡尘一醉
印度大城市的夜生活怎么样?富人和穷人过着如何阶层分明的生活?
十三、罪恶之手
为什么总有交警要为难出租车?为什么印度街上可以看到很多拥着熟睡的婴儿贩卖气球或乞讨的人,背后有什么隐情?
十四、印式婚礼
印式婚礼有多么冗长繁琐?参加印度人婚礼是种什么体验?印度传统女性有多么保守?
十五、最美的二重奏
美籍华人音乐家黄顺豪夫妇来印度理工学院开音乐会谈了些什么?
十六、乌代布尔的狂欢
印度的火车票有多难预订?“最浪漫的城市”乌代布尔什么样?印度把全身涂得五彩缤纷的节日是什么节?
十七、与你同行
印度的医药怎么样?印度如何开发旅游景点?印度的乡村路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兜售野果的孩子?
十八、阿嫩德舞夜
印度人说话为什么老是放鸽子?和印度人一起彻夜跳舞是种什么体验?
十九、大自然的馈赠
修炼原滋原味的瑜伽是什么感受?著名的瑜伽教练背后有什么故事?第一届国际瑜伽节,印度如何庆祝?
二十、一个人也要出发
印度人的承诺可信吗?在印度坐通宵长途汽车是什么体验?为什么印度海岸线那么长却没有国际知名的旅游海岛?
二十一、朋友的秘密
外国人可以通过什么特殊渠道买到特供火车票?印度人的婚姻为什么要父母来包办?可以违反父母愿望吗?
二十二、逃离果阿
在印度坐火车是什么体验?印度最迷人的海滨城市果阿什么样?在印度病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二十三、怒吼
种姓制度在印度人的婚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作者的朋友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家?
二十四、真理与爱
印度为什么有一批人永远包着大头巾?他们有些什么信仰和光荣传统?印度为什么有全世界最大的免费餐?
二十五、一墙之隔
阿姆利则这座城市在印度近代史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什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有一场对外国人开放的表演?
二十六、粉红记忆
印度旅游城市斋普尔什么样?作者的朋友在这座城市有着怎样浪漫的回忆?
下篇 从此不复梦承恩
二十七、你们的使命
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有什么特色?领导对这批印
度的精英学子有些什么寄语?
二十八、八月围城
在印度经历游行示威是种什么体验?2015 年8月,这场中国媒体都报道了的暴乱背后有什么隐情?
二十九、冷山
炎热的印度也有凉爽的山区?西姆拉是什么样的城市?
三十、米兰的梦想
印度新兴城市昌迪加尔有什么样的规划?岩石花园有多环保?印度理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期待?
三十一、喜马拉雅的浪子
印度人为什么对板球那么狂热?达兰萨拉是座什么样的城市?在印度生活的藏人如今怎么样?
三十二、圣雄
圣雄甘地的修道院是什么样?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当代印度有什么功过?
三十三、那座城,那片海
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什么样?印度人如何看待传统和发展之间的矛盾?郑和的去世地-科泽科德如今还受到中国文化哪些影响?
三十四、印度的女儿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是座什么样的城市?印度当代的女性地位如何?
三十五、莉祖的梦想
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的女同学对印度怎么看待?她有什么样的梦想?
三十六、戈雅一家子
印多尔是个怎样的城市?乌贾因的婚礼什么样?一个突破了印度陈腐观念的家庭,为什么能培养出三个博士?
尾声二则
双城,无双
作为印度最知名的景点,泰姬陵背后有怎么样的凄美故事?印度人怎么看待莫卧儿王朝的穆斯林统治者?
最后的朝圣
印度的三大佛教圣地如今怎么样?印度人怎么看待玄奘西
游?圣地瓦拉纳西的恒河烧尸、恒河夜祭,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不算是一部印度的游记,虽然作者确实游历了印度的很多城市;这是一部肉身和心灵都沉浸于印度的旅行记录,作者以有温度的充满好奇的平常心,体味在印度这不长也不算短的日子,用冷静而不冷漠的文字,记下那些奇妙而真实的生活百态。如果你恰巧已萌生了也去那里游历一把的念头...  

评分

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米兰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不惜以牺牲个人情感生活为代价,试图努力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理。 这种方式肯定让人向往,就是不知道多少人有这种自觉性。我周围至少有3/4的人如果没人管就会想各种偷懒的办法,学生会看小说、玩游戏、压马路;...  

评分

除了偶尔冒出来的用来强行拔高主题的尴尬抒情外,这本书还是挺朴实的,不矫情不做作,我喜欢这种风格的记录。作者是在印度顶级大学有着两年工作经历的访问教师,我认为其对印度风土人情和社会文化的认识比那些只在印度旅游邦绕了一圈的背包客们要深的多。尤其作者交往的既有普...  

评分

之前认识以为印度朋友,有段时间联系还蛮密切,当时对于他们的一些言行或是不解或是压根没有意识到"奇特"。直到看了这本书,很多东西得到回应和解释,感受到印度这个国家的奇特,使人百感交集... 同时最后,书尾意料之中说到印度的宗教,走向宗教与哲学,瞬间感觉书中传递的思...  

评分

我差不多花了一个多星期看完了这本《我在印度的701天》,还把当年《印度的女儿》纪录片也重新翻出来看了一遍。很是感慨。 1. 20世纪印度圣雄甘地,从英国的殖民中解放了印度。而差不多同样时间,中国也在战火中重生。相同的起跑线,直到今天,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虽说没有到全...  

用户评价

评分

虽说本书本身就只是类似作者记录在印度生活点滴的日记,但对于这样的点滴和琐碎的生活作者显然并没有真正地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反思,一切都是片面和浅显的。书中常见的是作者将印度与中国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印度显然落后于中国,以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未免过于浅薄。

评分

记录自有价值。文笔一般。

评分

从读者角度来说,作者还是达到了他要客观记录的目的,至于有评论说失望不深度,那可能是对这本书期望太高。本来我就对印度很有兴趣,读完增加了不少知识。比如印度斯坦民族只占42%,连印地语都不能通用,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发展起来。不过我还是更想去印度看看下了。

评分

作者企图客观的展示整个印度,但是毕竟作者只是作为印度理工大学中文教授这个职位去的印度,整个接触环境还是偏中上层。尽管这的确有些片面,还是说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还是蛮值得关注的一本书吧。

评分

2019.6 感觉作者有点高姿态,全文写得比较平。作为游记不够详细,作为随笔又不够有趣。还是推荐之前看的《印度走着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