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宋诗选本的经典。选诗极有特色,注释翔实。书前有序言,每一诗人前有小传。作者高屋建瓴地对宋代诗人的个性以及宋诗的渊源发展、成败得失,乃至古典诗歌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梳理。全书旁征博引,语妙天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冲击,当年11月与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8月《管锥编》定稿。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和唐诗的盛大繁荣相比,宋诗自是显得清浅,口味略淡,以至于后人多记得是宋词,宋诗仿若成了附庸。 钱先生的这一选注,让宋诗更加的清晰,明白。好似,故人的一曲清唱。如果说宋词,极尽艳丽之能事,那么宋诗则是以素面照人的。读宋词,你能记得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
评分首先,这是选注,一些注解点到即止,有时简单,稍有些遗憾。 其次,这是宋诗选,难免遗漏,如黄庭坚只选三篇,未免少了点,即刻浮现在脑海的,就有他的《寄黄几复》《乞猫》诗,都不选。 但也妙在“选”上,几乎整个集子都是贴着诗体流变选的。毕竟是钱钟书先生,纵使在个别处...
评分《宋诗选注》(钱钟书)这本书在手边也翻了很久了,写一个小结,告一段落。 我觉得读诗选一个好的注本还是很重要的,告诉你当时的时代背景,诗句的来源,以前人们写过什么样类似的景色,用过什么样仿佛的句式。——当然有的注本也过分了,几乎一字一句都有来由有出处,就好...
评分《宋诗选注》这本书,最初买来的目的是送人,但是耽搁两年,最终还是没有送出去,料想未来也大概没有这个可能了。 但书毕竟是好书,注解平易近人,道理浅显易懂,一如《白雨斋词话》所言, 信笔写去,格调自高明,意味自深厚,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札,斯为绝技。 可笑的是...
适合用来当枕边书,有空就读两首
评分很多诗肯定不是钱先生的本意选的,要赞美劳动人民,要反映民间疾苦,不能为文艺而文艺,钱先生也无奈。注释倒是反映出钱先生耐不住自己惊人的智慧,聪明娟秀的话一打接一打,看得人开心会意。卖弄是有的,但别人永远学不来。钱先生唯一的好在于没有学者的虚伪,对自己也不留情面,敢于在世人面前光明磊落。钦敬!
评分2019收尾!
评分没买过三联版,不晓得有无差别。
评分批评语言犀利精准,灵动幽默 但从序言、选篇、评语来看,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很大,言语之间不难看出无奈遗憾 宋诗思致宛然,意蕴深长,诗人在诗中把生活过成审美。但气骨稍欠,多读无味。直到陆游出场,石破天惊,春雷乍响,气势、情韵、品格兼具,读来似在云端飞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