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頤,1956年齣生,中學畢業後下鄉插隊當農民數年。然後當兵,後又復員當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曆史係,1982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曆史係中國近代史專業,1985年畢業,獲碩士學位。1985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編,現為研究員。研究方嚮為中國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靜集》、《經典與人文》、《雷頤自選集》、《時空遊走:曆史與現實的對話》、《被延誤的現代化》、《薩特》、《圖中日月》、《曆史的裂縫》,譯有《中國現代思潮中的唯科學主義》、《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鬍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等。
官場“李鴻章模式”:當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敢於做事而疏於自保,下場往往很慘;精於自保而不做事,隻是滑頭和飯桶。而李鴻章則是既敢於任事、開創新事業、又精於自保,善於經營自己的勢力、維護自己的利益。
奏摺裏的曆史世界:奏摺是最危險也最神奇的應用文,可以因之高官厚祿,也可以人頭落地。奏摺是颱麵上的東西,本書透過“颱麵”看“颱下”,透過奏摺的“說什麼”,看其真正目的“要什麼”。方寸之間,有被忽略瞭的曆史。
一個人和一個帝國:李鴻章的曆史,就是大清國四十年的曆史。李氏一生,雖力所能及地推進改革,但終究“不敢破格”;周鏇於列強之間,功不可沒,最終卻“國人皆欲殺”。讀李鴻章,其實也是在讀者清朝這個老大帝國的衰落與悲涼晚景。
第一次看李鸿章的书,原以为是本晦涩的书,真正读起来却很轻松,兴趣盎然,一个晚上就看了大半本。书分很多章节,每章截取一个事件,用一篇奏折来做引,并由此延伸,对当时的错综复杂的晚清政局方方面面都涉及,而又点到即止。 感受最深的就是古与今的对比,而今的一些习惯性...
評分看过一些名人的传记,对一些把名人从小写到大的传记写法已经烂熟,但是这本书的写法却是从侧面来写,通过晚清的奏折里发现这位在历史上承担了很多骂名的政治人物的一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評分这是自己看的第一本关于李鸿章的专著,自己对李鸿章的第一印象形成于小学时代,那时看一本词典后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介绍,提到李鸿章,第一句话就是中国清朝末年最大的卖国贼,从此印象深刻,就认定了李鸿章是个大坏蛋。对李的印象的改观应该是中学时看的电视剧《北洋水师》,第...
除瞭李鴻章的摺子和片子可圈可點,其他都很差勁
评分李中堂這輩子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把滿清給篡瞭
评分李鴻章的確是晚清少有的對中國和世界變局有清醒認識的人物,是中國近代化的啓濛者和開創者。當時頑固派甚至認為設立使館公使等同事鬼漢奸,認為鐵路電報隻能適用於泰西而獨不能行於東土,凡事皆動輒上升到名教和意識形態的高度上綱上綫。當日本天皇為籌建海軍節用捐款時,清廷卻動用海軍銀子重建頤和園並在昆明湖上錶演水師操練博慈禧一樂。日本明明比清廷更晚被迫打開國門卻能盡速效仿西洋,而中國的近代化卻舉步維艱一誤再誤,始終以天朝上國自欺欺人抗拒任何變革。義和拳亂中,大臣無論主和主戰皆難免一死成為慈禧的替罪羊。昏聵的慈禧隻知宮廷權謀和享樂自娛,全然不察世界大勢和國傢前途。感慨的是,曆史何其驚人相似。時至今日,改革依然步履維艱,處處受意識形態掣肘。學理上叫路徑依賴,說白瞭叫狗改不瞭吃屎。哀莫大於此也,悲夫。
评分果然大傢都因為《走嚮共和》讀的此書麼……本來以為會有更多關於李鴻章本人的八卦,結果章章開篇都是他的八股奏章,囧。如果能結閤時人的記錄予以旁證,補充更多李為官為政的細節大概會更好看……反正我就是曆史八卦愛好者就對瞭,爆
评分除瞭李鴻章的摺子和片子可圈可點,其他都很差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