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三百年

南北戰爭三百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碩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456
译者:
出版時間:2018-1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48314
叢書系列:李碩在文景
圖書標籤:
  • 曆史
  • 軍事史
  • 魏晉南北朝
  • 軍事
  • 中國古代史
  • 魏晉南北朝史
  • 中國曆史
  • 中國史
  • 南北戰爭 曆史戰爭 19世紀 美國曆史 軍事衝突 時期研究 曆史事件 戰爭史 世界曆史 戰爭進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冷兵器戰爭究竟怎麼打?

寫兵種、戰術之細節 補正史、古籍之缺失

揭六朝更迭種種真相 述血與劍的紛爭亂世

我們通常對古代戰爭的想象都源自演義、小說等文學作品,但這些作品中的戰爭場麵都不過是小說傢的幻想與虛構而已,並不是真實狀況。本書對各種史料進行分析與整理,從散落史書各處的戰爭敘述中尋找綫索,藉助最新的史學研究成果,為我們描繪齣瞭魏晉南北朝各場重大戰役細節,展現齣豐富、生動 的曆史原貌。同時,本書對騎兵和步兵的作戰模式和戰術演變做瞭詳細的論述,對戰爭中如地理、季節、財政等因素對戰事所産生的影響進行瞭具體的討論。由此,本書也補充瞭正史、古籍所未詳述之處,通過一部軍事史的寫作,對魏晉南北朝曆史進程做齣瞭新的詮釋。

著者簡介

李碩,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學中文係本科,清華大學曆史係碩士、博士,現供職於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從事中古軍事史、曆史地理、邊疆民族問題研究。著有《鐵馬樓船北府兵》《從大漠綠洲到玉石山榖:南新疆探索圖文誌》等,在《中華文史論叢》《學術月刊》《曆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序言(張國剛)
前言
第一編 騎射、衝擊與軍陣:步、騎兵戰術的演變
第一章 早期騎兵戰術特徵:騎射與遊擊
第一節 匈奴騎兵戰術與其經濟形態、社會結構的關係
第二節 《六韜》中的戰國騎兵戰術原則
第三節 秦漢之際的騎兵戰例
第二章 漢匈戰爭與騎兵衝擊戰術的肇端
第一節 漢軍與匈奴的戰術區彆及社會背景
第二節 文帝到武帝:探索中原騎兵進攻戰略
第三節 衛青、霍去病的騎兵戰術革新:從騎射到衝擊
第四節 再論李廣與李陵
第三章 騎兵衝擊戰術的發展期(東漢到西晉)
第一節 劉秀時代的“突騎”作戰
第二節 漢末三國騎兵衝擊戰術的強化
第三節 漢末三國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四節 西晉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四章 騎兵的馬鐙戰術革命與北方民族政權轉型
第一節 關於馬鐙研究的學術史和考古證據
第二節 騎兵衝擊戰術的成熟:馬鐙與馬槊
第三節 衝擊騎兵的戰術運用特徵
第四節 遊牧族對騎兵衝擊戰術的適應
第五章 4—6 世紀南北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一節 十六國北朝政權的騎兵建設
第二節 北方騎兵對南作戰的特徵
第三節 南方政權的騎兵建設
第四節 南方騎兵作戰特徵
第六章 古代步兵軍陣的戰術特徵與發展曆程
第一節 古代步兵軍陣的隊列特徵
第二節 軍陣的“非理性異動”
第三節 先秦至隋代的步兵軍陣變化趨勢
第四節 南方步兵的特殊戰術形式
附錄 戚繼光對軍陣戰術的探討和對世俗觀念的糾正 … 184
第二編 南徵與北伐:經典戰例
第七章 東吳的江防作戰與晉滅吳之戰
第一節 漢末三國時期的隔江對峙與攻防戰
第二節 伐吳的前期部署及司馬炎對將帥的戒備
第三節 滅吳之役的部署
第四節 伐吳之戰過程
第八章 陳朝的江防作戰與隋滅陳之戰
第一節 立國之初:與北齊的戰事
第二節 560 年代陳內戰與北周、北齊的渡江作戰
第三節 隋軍滅陳之戰的部署
第四節 滅陳戰事實際進程
第九章 桓溫對前燕的北伐
第一節 南方對北作戰的地理因素
第二節 晉軍北伐中的黃—淮航道
第三節 桓溫伐前燕
第十章 劉裕對南燕和後秦的北伐
第一節 劉裕伐南燕
第二節 劉裕北伐後秦
結語 地理環境並非戰爭的決定因素
第三編 成功轉型與積重難返:南北朝的戰爭與政權
第十一章 北魏開國初期的戰爭模式
總論 拓跋北魏戰爭模式的三次轉型
第一節 拓跋珪伐燕之戰的戰爭形態
第二節 北魏前期的復閤戰備形式(5 世紀前期)
第三節 420 年代拓跋嗣的對宋戰爭
第十二章 北魏政權中期的戰爭模式
第一節 拓跋燾時期魏軍的戰爭模式
第二節 北魏進占淮北青齊與作戰模式轉型
第三節 北魏中期的步兵來源
第十三章 北魏政權後期的戰爭模式
第一節 孝文帝時期的魏齊戰爭形態
第二節 魏宣武帝初年的對南擴張
第三節 505—506 年蕭宏北伐與魏梁戰事
第十四章 南朝的財政與戰爭
第一節 劉宋時期的戰爭與財政
第二節 南齊的財政與戰爭
第三節 梁、陳的財政與戰爭
總結
第十五章 南朝軍人勢力與皇權
第一節 陳朝的“軍人共同體”特徵
第二節 宋、陳軍人改立皇帝的選擇
第三節 皇權對軍事將領的打擊與控製
第四節 皇權、將領對士族文化的追求
餘論 文武分途與“南朝化”命題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内容简介: 它既是写中国南北朝这段历史的书,又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战争的书,带给我很多新启发。 古代战争中的骑兵战术的演化: 一般我们理解,骑兵比步兵厉害,毕竟多一匹马。一个士兵再加上一匹战马,速度又快,质量又大,那不就是古代的坦克吗?其实不然。最早的骑兵,发挥...  

評分

看书评似乎挑战我的认知,迫不及待买了看,并没有。 所谓卫霍革新的对匈奴冲击战术,只援引少数资料,这些资料也存疑,“合短兵”为随身的刀剑,戟槊之类为长兵,东汉壁画亦不足为凭。作者受南北朝战术影响太深,过度上溯,也可能被网络民科带歪了。 冲击战术成立的前提,能够...  

評分

十六国战争到底有多残酷?或许可以从书中记载的北魏立国与后燕争夺河北的系列战事中窥得一二真相。这场战役,从公元396年八月一直打到公元398年正月,历时一年半。北魏出兵三十余万人(围城部队二十余万),后燕则集结了步卒十二万,骑兵三万七迎战。后燕错误判断北魏的军事意...  

評分

評分

十六国战争到底有多残酷?或许可以从书中记载的北魏立国与后燕争夺河北的系列战事中窥得一二真相。这场战役,从公元396年八月一直打到公元398年正月,历时一年半。北魏出兵三十余万人(围城部队二十余万),后燕则集结了步卒十二万,骑兵三万七迎战。后燕错误判断北魏的军事意...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能從魏晉南北朝這段對戰爭語焉不詳的史料之中挖掘齣如此詳細的軍事信息實屬不易,第一編當中對騎兵和步兵戰術細節的研究最有參考價值,後麵講到具體戰例的篇幅有些散,看起來缺少連貫性。關於地理環境對戰爭的影響程度很有說服力,經常被引用的“得某地者得天下”片麵地誇大瞭對戰爭的決定因素,在實際戰爭中並不存在這種僵化的必然性,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一個軍事—政治體的自我整閤程度,社會形態,政治結構是戰爭的決定因素,它們決定著戰爭的發生和形式,而戰爭又影響著社會、政治結構的重組。

评分

中國史的圖書寫政治、人物、思想文化、製度的多,寫社會組織、生産生活的少,這一本講漢代至南北朝軍隊的組織、戰術的運用以及戰爭與社會的互動,還是很有新意。幾個有意思的觀點: 1、西漢軍隊掌握的騎兵衝鋒戰術是戰勝遊牧軍隊的極重要的一個戰術原因 2、中原與遊牧軍隊在戰術上相互學習 3、地理因素是製約當時戰爭的主要因素之一,戰爭的展開依托或受製於河流,季節性明顯。 4、遊牧政權進入中原之後戰爭形式改變是促使其社會形態改變的一個主要因素。 缺點: 1、作者對非重點研究的部分不太用力,沿襲一些老舊觀點或者乾脆想當然的地方比較多。 2、作者文筆很好。有些地方太好,以至於像曆史故事。

评分

本來是衝著桓溫、拓跋燾、王敦王導來的,不想還有衛青、霍去病、李廣、李陵。第一編對騎兵的建製、戰術、裝備,步兵的列陣都有係統論述。目前主要看瞭第二編經典戰例的部分,還挺有收獲的。原來隻知道東吳水師、赤壁之戰,現在總算知道常規水戰到底怎麼打瞭,戰爭示意圖很多,非常加分。另外,好喜歡戚繼光那篇附錄,原來給演義小說捉蟲這事500年前就有人做瞭,也好喜歡封麵左下角的五個小人,太有喜感瞭,哈哈哈哈。

评分

非常流暢通俗,由於這一塊寫的人不多,等一開始的新鮮感消散後,難免對有些地方心生疑竇,這個有空再補評。史料受限之處的推演其實最考驗功力,作者努力的程度還是值個豆瓣新書8.0的評分吧,期待下一本書。

评分

對於古代的戰爭模式的演變,例如騎兵跟步兵之間的對抗,轉型與進化等等,講述的清晰明瞭,破解瞭許多常被遊戲或電視劇誤導的盲點。作者嘗試探討的幾個社會發展走嚮也都有點意思,例如:遊牧民族嚮農耕的轉化,南朝貨幣與軍事力量的動員等,雖然其結論有的有待商榷,不過對於一般讀者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體驗;至於在這方麵很有研究的朋友多少會覺得失望也是自然,本書感覺比較麵嚮大眾或新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