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结束时,仿佛从梦中醒来。
《海上钢琴师》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新作,被认为是体现其至高成就的代表作。
世俗的与虔诚的,富有的与贫穷的,主宰命运的与受命运摆布的——在《以她之名》所述的两极并存的世界,四个男孩儿被同一个女孩安德雷吸引。他们都来自为生存而奋斗的家庭,安德雷则属于另一个世界,并且极度美丽。她刺激着他们去探索,去冒险,经历性意识的觉醒、近乎病态的抑郁、无邪的天真和对宿命的敬畏。在这股激流之中,四个男孩从青年走向成熟
[意大利]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Alessandro Baricco)
1958年生于都灵。1991年,处女作《愤怒的城堡》获得意大利坎皮耶罗奖、法国美第奇外国作品奖。1993年,《海洋,海》获得维多雷久文学奖和波斯克城堡文学奖。1994年,《丝绸》荣登欧洲各国畅销榜单,2007年被改编成电影,由凯拉·奈特莉主演。1998年,《海上钢琴师》被知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改编成电影。2016年,巴里科以其全部创作荣获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国际图书节奖颁发的小说大奖(Marele Premiu al FICT)。
他还是导演和表演者,曾自编自导影片《第二十一课》。
巴里科的作品有着浓烈的艺术与童话气质,富有实验性与音乐感,浓缩了人类美好而温暖的情感,既古老又新鲜,既传统又现代。他被美国《图书馆杂志》称作”作家中的作家”。
在我的小说里,有很多天真的东西。我说的”天真”是那种没有被世俗和厌倦污染的东西。我喜欢挑战那些伟大的作品,我推崇万古流芳:这是对抗死亡的一种方式。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
这个译者翻得《陶狗》给了我挺大打击,书本身不错,不过翻译的语言有点尴尬,很多中文句子不通,令人匪夷所思,所以买了《以她之名》很久,迟迟没读,看评分还不错,开工! --- 读完了,这是一本探讨年轻生命对信仰、生命、死亡和罪过的书,这是一个支离破碎而又给人以存活希望...
评分读巴里科的小说,给我的感觉常常是两条平行线,一条是叙事,笔调很舒缓,但是推进很迅速,一下子几年、十几年就过去了。另一条是意识和情感,这是巴里科小说的玄妙之处,在叙事的同时,他的文字总能烘托从一种超脱故事的意向跟着走。在《海上钢琴师》中,1900的故事显得光怪陆...
评分 评分国内有部电影叫《谁的青春不迷茫》,讲述了一个成长中迷茫的故事。青春年少有无限可能,如何处理好身边发生的事,顺利度过这段时光,社会、家庭和个人都负有自己的责任,三者不可或缺。中国如此,国外也概莫能外。被盛誉为“作家中的作家”的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评分蛮神奇的一本小说。 之前看过他的海上钢琴师和丝绸。蛮诗意的一个作家。故事情节不强,内容比较感性。但是又不会变成一种充斥着情绪而有点自恋式的写作。有点像梦或回忆。故事的大体背景是模糊的,个别的事件,人物,情境是清晰的。 与其说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不如说是...
20180327,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252663/
评分年轻人总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生命中又充满了“那种酝酿着灾难的孤独”。卢卡死了,鲍比吸毒,圣托入狱。但是总有幸存者。
评分世俗的与虔诚的,富有的与贫穷的,主宰命运的与受命运摆布的
评分20180327,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252663/
评分文艺又忧伤的故事,非常老意大利小城,只有那里有强烈的天主教传统。四个底层少年,在宗教和传统保护下健康成长。富裕阶层的美少女Andre在小城流言蜚语与实际生活中堕落。想象出的她的意向与实际交错后,三个少年都堕落了,剩下“我”茫然见证叙述了这个故事。语言优美却嫌空洞,像肥皂泡,半透明而美丽,在你看清楚倒映的海市蜃楼之前就破碎了,读过之后就像做了一个渺茫的梦。有些Cliche,少年成长与时代冲突下的迷茫,每个国家倒是都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