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李长之
出品人:
页数:1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7-8-1
价格:3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01284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
  • 李长之
  • 艺术史
  • 绘画
  • 美学
  • 中国
  • 艺术理论
  • 艺术,艺术史
  • 中国画论
  • 批评体系
  • 绘画理论
  • 艺术批评
  • 传统美学
  • 文人画
  • 绘画史
  • 审美思想
  • 画论
  • 艺术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就的美学批评著作。是一种采用西方哲学视角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从中国绘画发展的主观人格、艺术对象和创作用具三个方面分析评述了中国绘画的系统特性。本书篇幅不长,清晰简练,常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理学院);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读书期间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职。重要的著作有《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西洋哲学史》《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形式大相径庭,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国绘画是内敛的,蕴含着丰富的笔墨精神,讲究气韵流动,追求神似,不重形似。西方绘画大多写实,讲究线条、光影、色彩。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也可说是感性和理性的区别。在李长之先生看来,“中国画在对主观的要...  

评分

仙逝已四十年的李长之先生的这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今时读来,仍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中国画源缘流长,其中的经典画作比比皆是,这些凝聚生命的画作是活活的灵魂写照。一本好书正如这些画作一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价值永不会埋没,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李长之先生...

评分

国画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一种象征、一种符号,早已深深地熔铸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所以,面对一幅国画,哪怕是对绘画一窍不通的中国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境,且受其感染。当然,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评分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形式大相径庭,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国绘画是内敛的,蕴含着丰富的笔墨精神,讲究气韵流动,追求神似,不重形似。西方绘画大多写实,讲究线条、光影、色彩。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也可说是感性和理性的区别。在李长之先生看来,“中国画在对主观的要...  

评分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形式大相径庭,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国绘画是内敛的,蕴含着丰富的笔墨精神,讲究气韵流动,追求神似,不重形似。西方绘画大多写实,讲究线条、光影、色彩。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也可说是感性和理性的区别。在李长之先生看来,“中国画在对主观的要...  

用户评价

评分

轻松愉快

评分

与徐悲鸿《中国画的艺术》对照阅读。悲鸿爱写实,认为唐宋乃中国画之高峰,厌恶以董其昌和四王为首的“八股山水”。长之则点出中国画要求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终其为壮美(与优美对立),从社会学角度看即有性别、年龄、阶级歧视,有意思,并以宋元为盛,爱引用明清文人观点,尤爱引芥子园(悲鸿所恶)。一为文集,漫谈之余兼论如何复兴;一造体系,力图以西方哲学阐释中国画之原理。同时观之,其乐无穷矣

评分

一篇赶出来的旁征博引的literature review,很佩服。

评分

大家小书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2018年十月底,购自盛世清书店。 大家小书越看越好的一个系列.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画是诗中意,诗是画里禅. 已经上后者更高一筹. 气韵生动,艺术鉴赏顶重要的一项.

评分

本书117页德语augenblick kunstlerischen, 122页德语geschmack等多处均有明显错误,很不应该的错误连篇。不敢相信古文引用的准确性了。从敢于类比,提纲擎领角度,给多一颗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