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就的美学批评著作。是一种采用西方哲学视角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从中国绘画发展的主观人格、艺术对象和创作用具三个方面分析评述了中国绘画的系统特性。本书篇幅不长,清晰简练,常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理学院);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读书期间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职。重要的著作有《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西洋哲学史》《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等。
国画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一种象征、一种符号,早已深深地熔铸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所以,面对一幅国画,哪怕是对绘画一窍不通的中国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境,且受其感染。当然,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评分仙逝已四十年的李长之先生的这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今时读来,仍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中国画源缘流长,其中的经典画作比比皆是,这些凝聚生命的画作是活活的灵魂写照。一本好书正如这些画作一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价值永不会埋没,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李长之先生...
评分国画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一种象征、一种符号,早已深深地熔铸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所以,面对一幅国画,哪怕是对绘画一窍不通的中国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境,且受其感染。当然,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评分仙逝已四十年的李长之先生的这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今时读来,仍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中国画源缘流长,其中的经典画作比比皆是,这些凝聚生命的画作是活活的灵魂写照。一本好书正如这些画作一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价值永不会埋没,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李长之先生...
评分基于“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中国画体系批评”出自李长之先生的论断。在李长之先生看来,国人对于中国画的认知,从历史的、实用的观点者众,而从体系的、哲学的少。当然,这与他的学术背景密不可分,作为哲学专业出身又兼具诗人、散文家身份的作者,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
在不足十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国绘画的主要特点和问题交待清楚。语言洗练,文中洋溢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视角独特,摒弃传统的美学思想,以西洋美学思想观中国传统绘画,提出的观点令人信服。以二十几岁的年华,写出如此才情的一部书,实在是难得。
评分李长之先生那一代学人,不仅有才情,笔下亦很有激情。另收有专论张彦远的文章一篇,即其他学者认为出自宗白华先生的“张彦远及其《历代名画记》”。
评分李先生26岁写的中国美学史作业,着实佩服
评分在不足十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国绘画的主要特点和问题交待清楚。语言洗练,文中洋溢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视角独特,摒弃传统的美学思想,以西洋美学思想观中国传统绘画,提出的观点令人信服。以二十几岁的年华,写出如此才情的一部书,实在是难得。
评分本书117页德语augenblick kunstlerischen, 122页德语geschmack等多处均有明显错误,很不应该的错误连篇。不敢相信古文引用的准确性了。从敢于类比,提纲擎领角度,给多一颗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