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脆弱性(修訂版)

善的脆弱性(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美]瑪莎·C.納斯鮑姆 (Martha C. Nussbaum)
出品人:
頁數:960
译者:徐嚮東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15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47716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倫理學
  • 古希臘
  • 瑪莎·納斯鮑姆
  • 道德哲學
  • 善的脆弱性
  • 道德
  • 理論
  • 善的脆弱性
  • 哲學
  • 倫理
  • 人性
  • 道德
  • 反思
  • 存在
  • 脆弱
  • 智慧
  • 修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京都奬”獲得者、“傑斐遜講座”主講人瑪莎·C.納斯鮑姆代錶作品

●權威學者曆時兩年全麵修訂,新增三萬字導讀,隻為精益求精

●知名學者查爾斯·泰勒、劉擎、周濂誠意推薦

善,為什麼不能保護我們,免遭惡的侵襲?善的脆弱性到底是一種缺陷,還是一種黃金般的品質?納斯鮑姆將帶領 我們,探究善的真諦,洞察人性本質。

正義之士常常麵對如下睏境:他們一心追求善和公正,卻因為外部因素的乾擾,需要在個人的繁盛上做齣妥協,甚至徹底否定自我。《善的脆弱性》直麵這一道德睏境,通過對古希臘文學和哲學文本的探討,最終拒斥瞭柏拉圖關於善能夠保護人類免受惡之侵襲的觀念,站在瞭古希臘悲劇傢和亞裏士多德一邊,認為善的脆弱性正是實現善的關鍵所在。本書令納斯鮑姆一舉成名,不僅為她在學術界獲得無數稱譽,也將她的影響力拓展到公共領域。

這是一部內容廣博、發人深省的佳作……納斯鮑姆在下筆之初便打算寫一部野心之作,探討的亦是最為根本且曆久彌新的問題……與大多數哲學著作不同,本書有著上佳的閱讀體驗。它必將在不止一個領域掀起變革之風。

——查爾斯•泰勒(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榮譽教授)

兼具敏銳的問題意識、嚴謹的文本解讀、深邃的哲學思考與纔華橫溢的寫作技藝,這種罕見的綜閤品質是納斯鮑姆學術風格的最佳體現。問世三十年以來,這部著作在西方思想史、哲學與文學批評等多個領域中獲得瞭卓著的聲譽,堪稱當代經典。

——劉擎(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哲學教授)

在運氣與正義、情感與理性、戲劇與哲學、古代與現代之間,有一條久已廢棄的秘密通道,納斯鮑姆從“善的脆弱性”入手,帶領我們拾級而上、撥雲見日,不僅走通瞭這條路,而且給我們重構瞭一個異常迷人的古希臘倫理世界。

——周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

著者簡介

瑪莎C.納斯鮑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1947— )

“新斯多亞派”政治學傢和道德哲學傢。1975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哈佛大學和布朗大學,現為芝加哥大學“恩斯特·弗洛因德傑齣服務講席”法學和倫理學教授,曾任美國哲學協會中部分會主席。著有《善的脆弱性》、《培養人性》、《詩性正義》等。2016年獲“京都奬·藝術與哲學奬”,2017年美國國傢人文基金會委派她講授“傑斐遜講座”,這是美國聯邦政府對人文社科領域的最高嘉奬。

圖書目錄

導讀
修訂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緻謝
參考文獻縮寫
第一章 運氣與倫理
第一部分 悲劇:脆弱性與雄心
第二章 埃斯庫羅斯與實踐衝突
第三章 索福剋勒斯的《安提戈涅》:衝突、視覺與簡單化
第一部分的結論
第二部分 柏拉圖:善沒有脆弱性嗎?
導論
第四章 《普羅泰戈拉篇》:一種實踐推理的科學
插麯一 柏拉圖的反悲劇戲劇
第五章 《理想國》:真實價值與完美立場
第六章 阿爾西比亞德斯的講演:對《會飲篇》的一個解讀
第七章 “這故事不是真的”:《斐德羅篇》中的癲狂、理性與改變論調
第三部分 亞裏士多德:好的人類生活的脆弱性
導論
第八章 拯救亞裏士多德的現象
第九章 理性動物與行動的說明
第十章 非科學的慎思
第十一章 好的人類生活的脆弱性:活動與災難
第十二章 好的人類生活的脆弱性:關係性的善
第三部分附錄 人與神
插麯二 運氣與悲劇情感
收場白 悲劇
第十三章 背叛協定:對歐裏庇得斯的《赫卡柏》的一個解釋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感謝嚮東老師和陳瑋的卓越工作!

评分

《普羅塔戈拉》錶現的不僅是對青年人靈魂的爭奪,還錶現瞭人類實踐理性的悲劇(聽起來頗有反諷的意味,因為對話的主角想要達到的目標卻是宣布悲劇的死亡和終結)。因為它嚮我們錶明:在我們對價值多元性的直觀依附和我們想要通過一門慎思的技藝來把握人類生活的熱望之間,是存在不可消解的矛盾的。我們原以為度量的科學隻是為瞭達到外在的和公認的目的而提供的一種工具性的手段,但是現在卻意識到對目的本身的修正變為這一科學或技藝的一部分——蘇格拉底的技藝,就像宙斯的藝術一樣,創造瞭新的價值和新的依賴。我們曾天真地設想,我們可以繼續價值多元性的美夢,而同時又有一種量化的社會科學來嚮我們提供準確性和控製。某些功利主義的著作仍然持有這樣天真的觀點。柏拉圖以他特有的冷峻口吻告誡我們說,實際的情況會大相徑庭。療治痛苦會終結部分人性

评分

看瞭兩部氣質幾乎完全相反的書,施剋萊《平常的惡》與納斯鮑姆《善的脆弱性》,從書名就可以看齣,兩位女性哲學傢對倫理學有著相同的關注點。可是一讀就發現她們似乎從柏拉圖那裏繼承瞭完全相反的東西。又都不失為清晰曉暢的思想史著作。納斯鮑姆的解讀深邃且不乏趣味,對亞裏士多德的闡發最為驚人。人類生活有著本質性的脆弱以及片麵(這是人類中心主義必然的概念結果),希臘哲學卻賦予它一種無可比擬的深廣度。但柏拉圖的方案有著更為深層的不穩定性,亞裏士多德的方案更具內在價值。本書其實在論證如何纔是足夠充分的幸福和自足的生活。將亞氏的愛與友誼倫理娓娓道來,似乎比布魯姆闡發柏拉圖還要動人。但又顯得過於瑣碎,論證也沒能服人。當然也不必如此。還是認為柏拉圖的確定性更吸引人,作為柏拉圖主義者來說。

评分

這本書給我們闡釋瞭一個人類好生活的圖景。在這個圖景裏,人類既不把自己當做神也不把自己當做獸,隻把自己當做人,一種不自足的存在擁抱無常的世界。失去脆弱性的人,也就永遠告彆瞭人類的好生活

评分

好開心,齣第二版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