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脆弱性(修订版)

善的脆弱性(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玛莎·C.纳斯鲍姆 (Martha C. Nussbaum)
出品人:
页数:960
译者:徐向东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15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7167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伦理学
  • 古希腊
  • 玛莎·纳斯鲍姆
  • 道德哲学
  • 善的脆弱性
  • 道德
  • 理论
  • 善的脆弱性
  • 哲学
  • 伦理
  • 人性
  • 道德
  • 反思
  • 存在
  • 脆弱
  • 智慧
  • 修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京都奖”获得者、“杰斐逊讲座”主讲人玛莎·C.纳斯鲍姆代表作品

●权威学者历时两年全面修订,新增三万字导读,只为精益求精

●知名学者查尔斯·泰勒、刘擎、周濂诚意推荐

善,为什么不能保护我们,免遭恶的侵袭?善的脆弱性到底是一种缺陷,还是一种黄金般的品质?纳斯鲍姆将带领 我们,探究善的真谛,洞察人性本质。

正义之士常常面对如下困境:他们一心追求善和公正,却因为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在个人的繁盛上做出妥协,甚至彻底否定自我。《善的脆弱性》直面这一道德困境,通过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文本的探讨,最终拒斥了柏拉图关于善能够保护人类免受恶之侵袭的观念,站在了古希腊悲剧家和亚里士多德一边,认为善的脆弱性正是实现善的关键所在。本书令纳斯鲍姆一举成名,不仅为她在学术界获得无数称誉,也将她的影响力拓展到公共领域。

这是一部内容广博、发人深省的佳作……纳斯鲍姆在下笔之初便打算写一部野心之作,探讨的亦是最为根本且历久弥新的问题……与大多数哲学著作不同,本书有着上佳的阅读体验。它必将在不止一个领域掀起变革之风。

——查尔斯•泰勒(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荣誉教授)

兼具敏锐的问题意识、严谨的文本解读、深邃的哲学思考与才华横溢的写作技艺,这种罕见的综合品质是纳斯鲍姆学术风格的最佳体现。问世三十年以来,这部著作在西方思想史、哲学与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中获得了卓著的声誉,堪称当代经典。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教授)

在运气与正义、情感与理性、戏剧与哲学、古代与现代之间,有一条久已废弃的秘密通道,纳斯鲍姆从“善的脆弱性”入手,带领我们拾级而上、拨云见日,不仅走通了这条路,而且给我们重构了一个异常迷人的古希腊伦理世界。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玛莎C.纳斯鲍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1947— )

“新斯多亚派”政治学家和道德哲学家。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现为芝加哥大学“恩斯特·弗洛因德杰出服务讲席”法学和伦理学教授,曾任美国哲学协会中部分会主席。著有《善的脆弱性》、《培养人性》、《诗性正义》等。2016年获“京都奖·艺术与哲学奖”,2017年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委派她讲授“杰斐逊讲座”,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嘉奖。

目录信息

导读
修订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致谢
参考文献缩写
第一章 运气与伦理
第一部分 悲剧:脆弱性与雄心
第二章 埃斯库罗斯与实践冲突
第三章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冲突、视觉与简单化
第一部分的结论
第二部分 柏拉图:善没有脆弱性吗?
导论
第四章 《普罗泰戈拉篇》:一种实践推理的科学
插曲一 柏拉图的反悲剧戏剧
第五章 《理想国》:真实价值与完美立场
第六章 阿尔西比亚德斯的讲演:对《会饮篇》的一个解读
第七章 “这故事不是真的”:《斐德罗篇》中的癫狂、理性与改变论调
第三部分 亚里士多德:好的人类生活的脆弱性
导论
第八章 拯救亚里士多德的现象
第九章 理性动物与行动的说明
第十章 非科学的慎思
第十一章 好的人类生活的脆弱性:活动与灾难
第十二章 好的人类生活的脆弱性:关系性的善
第三部分附录 人与神
插曲二 运气与悲剧情感
收场白 悲剧
第十三章 背叛协定:对欧里庇得斯的《赫卡柏》的一个解释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三万字导读?天啦。可以另外出一本书了。

评分

这本书给我们阐释了一个人类好生活的图景。在这个图景里,人类既不把自己当做神也不把自己当做兽,只把自己当做人,一种不自足的存在拥抱无常的世界。失去脆弱性的人,也就永远告别了人类的好生活

评分

看了两部气质几乎完全相反的书,施克莱《平常的恶》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两位女性哲学家对伦理学有着相同的关注点。可是一读就发现她们似乎从柏拉图那里继承了完全相反的东西。又都不失为清晰晓畅的思想史著作。纳斯鲍姆的解读深邃且不乏趣味,对亚里士多德的阐发最为惊人。人类生活有着本质性的脆弱以及片面(这是人类中心主义必然的概念结果),希腊哲学却赋予它一种无可比拟的深广度。但柏拉图的方案有着更为深层的不稳定性,亚里士多德的方案更具内在价值。本书其实在论证如何才是足够充分的幸福和自足的生活。将亚氏的爱与友谊伦理娓娓道来,似乎比布鲁姆阐发柏拉图还要动人。但又显得过于琐碎,论证也没能服人。当然也不必如此。还是认为柏拉图的确定性更吸引人,作为柏拉图主义者来说。

评分

#纳斯鲍姆# 带领我们,探究善的真谛,洞察人性本质……

评分

#3月打卡#被书名吸引,见厚度则“脆弱”……也许是因为近期吸纳了比以往更多的关于“道德困境”的新闻,常见人陷入其中,所以对书中所及探讨的内容(结论)深以为是,顺着作者的书写一路看下来,也开始认为善的脆弱性正是实现善的关键所在。同时这又是一本“书单”书,说明自己在这方面的了解实在浅薄。不必说初闻的理论书籍名字,就连对人性、公正、自我等等这些原本可以安身立命的问题,也思考得太少。以后要多看一些“向内挖掘”的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