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無邊無際,召喚南洋膠林深處的情感與記憶
颱灣時報文學奬、聯閤報文學奬得主黃錦樹獲奬作品
...................
※編輯推薦※
☆《雨》是2017年颱北國際書展大奬及金鼎奬文學圖書奬得奬作品,同時也是 2018年首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奬獲奬作品,收錄瞭第四屆鬱達夫小說奬短篇小說得奬作品《歸來》。作者黃錦樹是馬來西亞華文重量級作傢,曾獲颱灣重要文學奬 — —時報文學奬、聯閤報文學奬。《雨》是黃錦樹作品首次以原貌引進大陸。
☆ 不管在創作領域還是研究領域,黃錦樹在當代馬華文學(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的代錶性都毋庸置疑。梁文道曾說:“馬來西亞的作傢的一種特質,這個特質就在語言文字的經營上格外用心。坦白講甚至在今天的中國大陸,我們所謂的中州正韻的原生地,同代的許多的小說傢都不一定有他們那麼地圓熟,那麼地精巧。”
☆ 黃錦樹以創作、立論對抗曆史的遺忘,尋覓馬華文學的齣路。他的創作參照在故鄉的生活經驗,承接以往幾近於失傳的“異史”,經營一個幻魅的曆史敘事學,以文學的方式使人重新省視過去,扣問未來該何去何從。
☆ 本書筆調魔幻,刻劃細緻,讀著讓人迷失在潮濕溽熱的南洋雨林深處中,同那個小傢庭一起畏怖驚懼,一起輪迴轉生。
...................
※內容簡介※
離開故土下南洋的一個小傢庭,棲身並紮根於馬來半島膠林間,四周環伺著凶猛的野獸、懷有異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靈。伴隨著傢庭成員突如其來的失蹤、離奇的死亡,緩慢而抑鬱的步調積纍到瞭某一天,迸發齣爆裂性的奇詭突變,暴雨帶來的洪水有時通嚮彼岸,從死神的指掌間他們脫離瞭現世,鏇即變為異物投嚮下個輪迴,不斷循環往復。
...................
※名人推薦※
膠林小鎮總是他構思的始原場景。潮濕凝膩的氛圍,簡陋質樸的市井人物,陰鷙淒迷,而且時泛凶機。黃錦樹是憂鬱的,但他“非寫不可”。就像瀋從文訴說他的湘西故事……但黃錦樹不是瀋從文。瀋從文麵對天地不仁,卻能經營一種抒情視野……黃錦樹的作品有殺氣。不論諷刺白描或鄉愁小品,你都感覺字裏行間濺著血光。……這倒令我們想起瞭魯迅的風格。“我以我血薦軒轅”,寫作是拼命的事業,閑人最好莫近。我們的文壇假情假意慣瞭,突然來瞭個拼命三郎,當然求之不得。
——文學評論者 王德威
自卡夫卡以來的現代小說,從精神到樣貌,總是跋涉。現在讀瞭錦樹的小說,竟是迅速之詩。可說來辛酸,能夠迅速,正是因為馬華文學的文化資産欠缺,甚或沒有。……他本屬學界,那幾本核量級的文論(我讀瞭不止一次《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即使沒讀過,方圓內也感受得到輻射能。纔華有餘,他寫著小說,故而比他的任何一位馬華同行都洞察著這個沒有,並戮力善用之,那成為他的“變形記”體。
——颱灣作傢 硃天文
非常厲害,非常美的一組短篇小說。……這本小說集裏對讀者熟悉的雨林,文字上更精緻,畫麵的顯影解析更曆曆如繪,故事裏的人物因為不是為一個之後要發動的魔術或敘事的妖怪吞噬而存在,故而更在故事裏五官清晰,置身的場景愈栩栩如生。
——颱灣作傢 駱以軍
黃錦樹,馬來西亞華裔,1967 年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於1986 年赴颱求學,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颱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畢業。1996 年迄今於颱灣暨南大學中文係任教。曾獲聯閤文學小說新人奬、聯閤報文學奬、時報文學奬小說首奬、花蹤文學奬馬華文學大奬、颱北國際書展大奬小說奬等多項重要文學奬項。
著有小說集《魚》《猶見扶餘》《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土與火》《刻背》《烏暗暝》,散文集《火笑瞭》《焚燒》,論文集《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文與魂與體》等。
“无边无际连绵的季风雨, 水獭也许会再度化身为鲸。” 这是黄锦树的句子。 句子从知识和想象的沃土里长出来: “鲸鱼的祖先是鱼类上岸演化成哺乳类又重返大海者,它的近亲是水獭。” 衡诸同代人小说之中,锦树小说写得精彩的地方,应该说,只有他有而别人没有之处,是“变形记...
評分长篇小说 后浪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3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220105135 儿时,黄土高原上的我,对南方的认识就止于草长莺飞、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及至少年,对信息的接受范围随电子时代的发展而放大,钟爱的粤语歌、陈升罗大佑、港台影片让我恍悟——原来那些"古...
評分 評分《雨》是黄锦树的一部作品集。 黄锦树——马来西亚华裔,1967 年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1986年始在台湾求学,之后留在台湾任教至今。 这部作品是一本短篇小说合集,共有16篇(其中包含一首诗)。 黄锦树用这16篇的文字,细细致致地勾勒出一个浸泡在不间断雨水里,树木丛生、虚实...
評分长篇小说 后浪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3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220105135 儿时,黄土高原上的我,对南方的认识就止于草长莺飞、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及至少年,对信息的接受范围随电子时代的发展而放大,钟爱的粤语歌、陈升罗大佑、港台影片让我恍悟——原来那些"古...
黃錦樹末瞭寫:在比海南島更天涯海角的南方,數百年來,沒有文學,日子也一樣過。“我們的文學其實是『沒有』的孩子。”特彆觸動。我從小讀的書,描寫的都是內地,北方,而我生活過的熱帶,從來缺席。沒想到在黃錦樹這裏找到最親近的記憶,好像在異鄉聽到傢鄉話,想哭。
评分火車讀物 硃天文推薦序裏 引用 黃錦樹 的句子 {無邊無際連綿的季風雨,水瀨也許會再度化身為鯨}一下子就 抓住瞭我的心 好爽 每個字 都喜歡!
评分黃錦樹末瞭寫:在比海南島更天涯海角的南方,數百年來,沒有文學,日子也一樣過。“我們的文學其實是『沒有』的孩子。”特彆觸動。我從小讀的書,描寫的都是內地,北方,而我生活過的熱帶,從來缺席。沒想到在黃錦樹這裏找到最親近的記憶,好像在異鄉聽到傢鄉話,想哭。
评分還是頭一遭讀南洋文學,隻能說氣質的確不一般。雖然文體很“颱灣腔”,但視覺上是獨特的,原始濛昧的欲望男女,環伺的猛獸和白蟻,洪水退後掛在樹上的古老魚形舟,溺亡的屍體與椰肉的腐爛氣味,不斷失蹤又歸來的生靈,還有那浸淫全篇澆透一切的雨,完全衝垮瞭書中現實與噩夢的界牆。尤其八篇“雨係列作品”,竟寫齣瞭小規模《百年孤獨》的韻味。封麵很傳神瞭,濃鬱近乎陰森的綠,流著粘稠如血的白,還有那兩刀凝聚瞭多少黑暗曆史與生死痛切的割痕。
评分久違南方潮濕陰翳的森林,讀罷在乾燥鬱結的北京有著透心涼的舒服。花開八朵,各錶一枝,傢族,生死,情愛,在雨林漸次展開。小說中的阿彼察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