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22—1994),美国作家、诗人、学者。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入大学就读并获博士学位,于1954年—1985年间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教授大学英语及创意写作。曾编选《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诗歌》,也创作过两本诗集。
一生只写了四部小说:《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镇》(1960)、《斯通纳》(1965)、《奥古斯都》(1973,本书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译者:郑远涛,生长于广州,在北京度过七年,大理两年,现居美国旧金山市郊,向太平洋开轩。英文系毕业,从事翻译十余年,译著成书出版的作家包括玛丽·瑞瑙特(亚历山大三部曲)、约翰·伯格、约翰·威廉斯与张爱玲等。第30届梁实秋文学奖(翻译类译诗组)评审奖得主。
◆ 《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的扛鼎之作,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不同于《斯通纳》在蒙尘50年后才重回大众视野,《奥古斯都》一面世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时隔40多年仍然受赞誉,且因《斯通纳》的畅销而为更多读者所了解和喜爱,是一部经时间洗礼而魅力有增无减的佳作。如果说《斯通纳》 是每一段人生的镜子,那么《奥古斯都》就是每一个灵魂的肖像。
◆ 如果人生没有退路,至少可以选择义无反顾。
纤弱的少年,忽然被卷入残酷的权力之争——“是命运抓住了我,而我选择不躲开它的怀抱。”命运成就了奥古斯都,而奥古斯都将这个名字铸成了永恒。
------------------------------------
本书以书信体形式写成,其中也夹杂了日记、回忆录、会议记录、军事传单等,借罗马众人之笔描绘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生。
奥古斯都本名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养子和继承人。这个男孩纤瘦的身影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条路来——他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由。36岁时,屋大维获得尊号“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全力维护着罗马的秩序与和平,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女称作“我的小罗马”。凭着对这二者的爱,他在权谋倾轧的罗马世界中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
威廉斯重新创造了罗马帝国——从尤利乌斯•恺撒之死到奥古斯都的生命终点,从一个病弱的男孩到一个在远征中险些送命的病弱男人再到一个貌似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宫廷、元老院和人们尔虞我诈。他采用书信体和多视角,末了所有的声音如拼贴画一般融汇于主人公身边。
——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
沉浸于《屠夫十字镇》《斯通纳》和《奥古斯都》——特别是《奥古斯都》——就是进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筑,他无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机与救赎。
——《洛杉矶书评》
这个世界令人着迷,它的复杂、奢华、政治犬儒主义、民众的轻信以及暴力酷似我们自己的世界。
——《纽约客》
在美国作家所写的历史小说中,这是一部卓越之作。
——《华盛顿邮报》
《斯通纳》和《屠夫十字镇》的读者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他们所不知的全新的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是一部设定在古罗马的书信体小说。他在自己的后期小说中还能展现全新形象并获得高度评价——是一位难得的天才。
——The Millions网站
一部极广阔又极精细的小说,两方面相辅相成,无一失色。
——《金融时报》
《奥古斯都》让人欲罢不能,充满生气。
——《巴黎评论》
如果有人已准备好暂且把现代道德观放在一边并获得一点关于自己的知识,这部关于一位老皇帝的小说会让你颇有启发……这位让人震惊的美国作家展现了遥远的生命如何酷似我们自己,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
——《新政治家》
我的命运是改变世界,但时间会毁掉罗马 赵松 距今2062年前,即公元前44年的3月15日,罗马共和国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件——终身独裁官尤利乌斯·凯撒在元老院遇刺身亡。随后出现的,却并非刺杀凯撒的那些贵族共和派所宣称的“自由”,而是罗马陷入了无政府状态的可怕动乱。...
评分盖乌斯·屋大维·恺撒,人称奥古斯都,是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为罗马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关于他的史料从不匮乏且毁誉参半:作为一个不算太坏的独裁者,他如何平衡私欲和善举?作为一个有表演欲的政治家,我们又能在史料中读到多少真实? 约翰·威廉斯无意深究历史细节...
评分两年前,我有幸拜读了作家的另一部作品:《斯通纳》,发自内心的喜欢,因此做过一篇极为斧凿,略有些做作的读后感。及到这本《奥古斯都》,从购买到阅读都没有任何犹豫,同样的喜欢甚至可以说是更加喜欢,所以抑制不住,同时又不胜惶恐的写下这篇读后感。 并没有刻意与《斯通纳...
评分我的命运是改变世界,但时间会毁掉罗马 赵松 距今2062年前,即公元前44年的3月15日,罗马共和国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件——终身独裁官尤利乌斯·凯撒在元老院遇刺身亡。随后出现的,却并非刺杀凯撒的那些贵族共和派所宣称的“自由”,而是罗马陷入了无政府状态的可怕动乱。...
评分约翰·威廉斯,1994年去世的美国作家,随着2012年左右那本《斯通纳》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畅销,而被很多读者熟知。到了2018年,他的中译本终于出到了第三本——讲述屋大维·凯撒的《奥古斯都》。 他对我而言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作家,因为我总是一口气读完了他的小说,用废寝忘食来...
我觉得威廉斯不适合写屋大维这样的角色。九五至尊,仍旧是失败者这种感觉还是没有出来。不过罗马的皇帝和中国的皇帝仍旧是两码事。
评分极漂亮的书信体。它不太像是一面镜子,由多个视角照出奥古斯都神圣的像,反而像是透镜,借着屋大维的每一个决定照出不同书写者的心迹。屋大维的缺席是种显性的缺席,让书写者成为了书写者自己,也让屋大维成为命运中的永恒。今年以来的最佳长篇,这是写作之人最好的一种历史舔舐。
评分施工原理考试前夜,不管不顾地看完威廉斯的《斯通纳》,读到他弥留之际,生命尽头的观照,我哭得肆意而克制。失败之书。对我那阵子的沮丧,是注脚也是外延。然后接茬看《奥古斯都》,初时也会疑惑为什么威廉斯会写这么一本书,把它当成是戈玆沃西的同名书那样的作品——不过是书信体而已。直到屋大维的一切努力看来是付诸东流,世界上他所爱的都已逝去,他的朋友们一个接一个离开人世。“琐碎”“枉费”,他这样形容自己的人生。于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成就了伟大功业的人这里,看见失败的斯通纳,看见我们自身。“我逐渐相信,每个人一生中迟早会有个时刻令他知道——无论他还懂别的什么,无论他能否说清自己所知——那件恐怖的事实:他是孤单的、分离的,他除了是他可怜的自我,就不能是别的什么了。”面对自我吧。我们最终全都会习惯自己的人生。
评分奥古斯都一直是个不太好写的历史人物,多数人也忽略了他战胜安东尼后成为“祖国之父”的心路历程,其实他在罗马统治在位几十年对西方文化、政治等方面影响深远。约翰·威廉斯恰恰写得最精彩的就是他还原了这部分的奥古斯都。行文干净利落,手起刀落般塑造人物形象,不愧是大师手笔。文学大师笔下的罗马皇帝形象,最值得阅读并深思的,一部是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另一部便是约翰·威廉斯的《奥古斯都》。
评分我觉得威廉斯不适合写屋大维这样的角色。九五至尊,仍旧是失败者这种感觉还是没有出来。不过罗马的皇帝和中国的皇帝仍旧是两码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