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中有东

西中有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编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464
译者:王金凤
出版时间:2020-1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56890
丛书系列:讲学社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文化史
  • 汉学
  • 政治学
  • 文化理论
  • 文化
  • 包华石
  • 2020
  • 西中文化
  • 东方哲学
  • 文化融合
  • 传统智慧
  • 地域特色
  • 思想交流
  • 文明对话
  • 文化传承
  • 生活智慧
  • 精神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届列文森奖得主 包华石 首部中文专著

国际知名汉学家 卜正民 诚意推荐

以视觉艺术追溯政治思想,反思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包华石的写作是一部关于思想迷宫的卓越沉思,不论是欧洲还是中国,正是这些历史思想指引我们走到了今天。这部作品最强有力的贡献在于指明,自由的历史并非一个全然封闭的西方工程,而是人类经验的外观表现,可以冷静并合乎逻辑地逐步获得,不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任何其他地方。

——卜正民

——————————

内容介绍:

1.美国著名汉学家、艺术史家,两届列文森奖得主——包华石,首部中文论著

包华石曾于1993和2008年两次获得列文森奖,是世界顶*的汉学家、中国思想与艺术史学者。《西中有东》是包华石首部中文专 著,也是他聚十年研究之成果的又一力作。

《西中有 东》充分体现了包华石艺术史 与思 想史并重的独特研究路径,不仅论述逻辑完整,而且在方法上颇富新意,采用了跨语际、跨视觉分析。

—————————————

2.以视觉艺术等文本追踪政治抽象概念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国悠久的正义传统

包华石使用了大量视觉材料,如欧洲肖像画、版画、印刷小册子和中国园林、山水画、石刻、扇面等。他认为某一时代视觉艺术的典型特征,意味着创作者和观看者双方对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存在某种共识。因此,他视艺术作品为政体、人民、施政权力、平等、自由等政治抽象概念的形象化,依此探讨思想的接受与普及程度。

同时,包华石通过比对西方著作对中国文献的翻译引用与中国思想论著原文,譬如18世纪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翻译的宋代奏章,或凯夫翻译的《孟子》,为中西政治思想正本清源,确认了启蒙运动期间存在经翻译实现的智力交换,驳斥了自由与平等始终是西方文明核心价值,以及中国历来缺乏社会公义的观点。

—————————————

3.反思启蒙以来西方对于中国思想的误读,复原历史的趋同共存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亦如同一文化内部的交流一样,是极度复杂精巧的过程。启蒙运动时期的智力交换,通过翻译过程调解、改造。因此,受18世纪启蒙运动影响形成的、作为现代社会建构基础的政治理念,不是西方独有的,中国也有相似的讨论。它们为中国和西方有自觉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共享。权利平等或言论自由等基本的社会价值,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理性发展的产物,而非某种文明的原生价值。

通过在比较视角下对所谓“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本书表明,政体的差异是结构性的,而非文化性的。对于社会正义的追求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只要给予适合的历史土壤,理性的种子便可生根发芽。

作者简介

包华石(Martin Powers)

著名汉学家、艺术史学者,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艺术与文化教授、前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中国艺术史和比较文化研究。同时服务于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CLS)、国家人文基金会(NEH),并任英国视觉艺术高等研究中心(CASVA)海外顾问。他的研究聚焦艺术在中国历史,尤其是社会历史层面的表现及影响,关心个体力量和社会公义的艺术表达。

著有《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政治表达》(获1993年列文森奖)、《纹样与人物:古典中国的装饰、社会与自我》(获2008年列文森奖);参与编著《观看亚洲艺术》《布莱克威尔中国艺术指南》。

目录信息

第一讲 导言
方法
文化政治
17 世纪文化政治的特质
18 世纪文化政治的特质
20 世纪文化政治的特质
第二讲 施政权力
以威严来显示的施政权力
近代早期英国施政权力的形象化
古典官僚理论中的施政权力
近代早期中国施政权力的形象化
第三讲 政体
中古中国的政体
政体与大众
宋代的政体与人民
政体的形象化
作为政体形象化表达的山水画
特权与法律
第四讲 人民(上)
在朝堂宫廷中表现“人民”
在民间草野中表现“人民”
人情
艺术与社会
第五讲 人民(下)
“人民”的另类视角
第六讲 平等在中国
人与贤能才干
个体道德选择的形象化
隐私权与所有权
第七讲 平等在英国
官职与荣誉
贤能才干与贵族身份
监察与贪污腐败
监察与世袭特权
贤能才干与个人品质
启蒙运动晚期的激进分子与中国
第八讲 自然(上)
自然世界
古典中国自然世界的形象化
从自然到“自由”
近代早期中国自然世界的形象化
自然主义与自然
自然的形象化
庄子与个体自由的论述
第九讲 自然(下)
错落参差之美
自然的形象化
第十讲 言论(上)
汉代中国关于政治言论的制度性保护
汉代中国对异议的形象化
中古中国的政治反馈
宋代中国的制度改革
宋代中国对异议的形象化
第十一讲 言论(下)
欧洲人对于中国平等观念的回应
“来自中国人的论点”以及英国人的回应
近代早期英国关于不公正的形象化
帝国的反击
伏尔泰,中国与英国
约翰?威尔克斯与言论自由
启蒙运动晚期的激进分子与中国
结论
评议 为中国人民声辩
印象记 清华园里的包华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完全书,一个直觉反应是这本书现在的书名实在太过“朴实”,称之为《论欧洲中心主义的破产》也毫不为过。无论是出于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是读研时接受的教育,我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反对者。但惭愧的是,读了《西中有东》,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欧洲中心主义”...  

评分

翻得不是很仔细,一点读后感。 包华石回答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欧洲会从17-18世纪的“中国热”,突然转变成19世纪的“中国冷”?也就是欧洲如何从中国的粉丝变黑粉的过程。 用粗糙的话说,因为当时欧洲要构建自己的民族主义,就要策略性地强调自己作为现代自由民主公...

评分

读完全书,一个直觉反应是这本书现在的书名实在太过“朴实”,称之为《论欧洲中心主义的破产》也毫不为过。无论是出于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是读研时接受的教育,我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反对者。但惭愧的是,读了《西中有东》,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欧洲中心主义”...  

评分

诚如其余几篇书评所言,本书是在建立某种平等的交流视野,对"欧洲中心主义"进行攻伐,揭示出中华文明早有的过人之处。我承认本书对一系列"现象"的发掘是很有价值的,它展示了某种人文活力在中国本土那不为人知的面貌。但随后的一系列分析和结论以及主张,我反而觉得甚是混乱。...  

评分

翻得不是很仔细,一点读后感。 包华石回答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欧洲会从17-18世纪的“中国热”,突然转变成19世纪的“中国冷”?也就是欧洲如何从中国的粉丝变黑粉的过程。 用粗糙的话说,因为当时欧洲要构建自己的民族主义,就要策略性地强调自己作为现代自由民主公...

用户评价

评分

去年看过的需要啃的新书之一。杂糅了艺术史与思想史,还有非常新鲜的跨语际跨视觉研究。包老师为比较研究怎么做提供了很妙的思路,真的把同一主题的中西艺术作品放在一起,真的把18世纪欧洲翻译的孟子和孟子原文放在一起,思想在交流传播中产生的变异不言自明。当然,这需要写作者有相当的功力,所以包华石才会被戏称为包子吧。

评分

知识小百科还行,比较框架和结论太立场先行了。

评分

去年看过的需要啃的新书之一。杂糅了艺术史与思想史,还有非常新鲜的跨语际跨视觉研究。包老师为比较研究怎么做提供了很妙的思路,真的把同一主题的中西艺术作品放在一起,真的把18世纪欧洲翻译的孟子和孟子原文放在一起,思想在交流传播中产生的变异不言自明。当然,这需要写作者有相当的功力,所以包华石才会被戏称为包子吧。

评分

读完全书,一个直觉反应是这本书现在的书名实在太过“朴实”,称之为《论欧洲中心主义的破产》也毫不为过。无论是出于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是读研时接受的教育。

评分

重温这本书,只能感慨世风日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