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日]加藤阳子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章霖
出版时间:2019-9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13092572
丛书系列:好望角书系
图书标签:
  • 日本
  • 历史
  • 日本史
  • 近代史
  • 二战
  • 日本研究相关
  • 政治
  • 日本近代史好望角
  • 日本历史
  • 战争原因
  • 近代史
  • 决策分析
  • 民族心理
  • 历史转折
  • 军事战略
  • 国际关系
  • 文化因素
  • 社会背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前沿之作、畅销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经典。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作者简介

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1989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山梨大学助理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专攻日本近代史。曾出版《日本近代战争史》《从满洲事变到日中战争》《昭和天皇与战争的世纪》《滑向战争》等多部历史著作。2010年凭借《尽管如此,日本人还是选择了战争》一书,获得小林秀雄奖。

目录信息

中文译本序
序言
序章 思考日本近现代史
一 从战争的视角审视近代
“9•11”恐怖袭击的含义/ 历史只是死记硬背吗?
二 民有、民治、民享
南北战争之时/日本国宪法的由来
三 战争与社会契约
为了彻底动员人民的力量/改变敌国的宪法/日本宪法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四“为何和平只维持了二十年?”
怪人卡尔老师/写在大战爆发前的书/ 错在联盟/从特殊到一般/历史影响现在的例子
五 历史的误用
出类拔萃的精英们错了吗?/ 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战争无法停止的理由
第一章 甲午战争:“侵略与被侵略”以外的视角
一 对列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日本与中国相互竞争的故事/什么制度支撑着贸易/作为安全保障的华夷秩序
二 甲午战争之前
中国的变化/山县有朋的警戒/福泽先生登场/施泰因先生登场
三 民权论者如何看待世界
最重要的是国家独立/国会的意义是什么?/ “毫无气力的奴隶本性!”/为了对抗藩阀政治/
我们提供了战争经费
四 甲午战争为何爆发
强势的外务大臣/清朝的反驳/甲午战争的国际情势/发生普选运动的原因
第二章 日俄战争:问题在于选朝鲜还是选满洲
一 甲午战争之后
战争的“效用”/什么是新型战争/ “二十亿钱款和二十万生灵”/施泰因的预言恐成现实
二 英日同盟与清朝的变化
俄国的满洲政策与清朝的变化/慎重开战论/通过俄国史料可以了解什么?
三 不得不开战的理由
日俄交涉的分歧/不为韩国问题而战
四 日俄战争带来的影响
日本与美国的共同步调/清朝在战场上的协助/ 战争改变了什么?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所受的主观挫折
一 拥有殖民地的时代,失去殖民地的时代
世界面临总体战/ 日本一贯追求的目标/ 日美战争恐慌/西太平洋岛屿/
山东半岛的战略意义
二 为什么会出现国家改造论
不改变将亡国/ 将来的战争/ 危机感的三个来源
三 开战前与英美的交涉
加藤高明与爱德华•格雷/ 英国害怕的事/美国的备忘录
四 在巴黎和会上被批判的日本
松冈洋右的信/近卫文麿的愤慨/“三一”独立运动/
五 与会者的侧面与日本所受的创伤
空前的外交战/青年凯恩斯/通灵者劳合•乔治/抨击的口实
第四章 “九一八”事变与中日战争:日本切腹、中国介错论
一 当时人们的意识
计划好的作战和偶发事件/“九一八”事变与东大生的感受/不是战争而是“革命”
二 “九一八”事变为何发生
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条约的灰色地带/陆军、外务省与商社/大多与国家有关
三 计划事件的主体
石原莞尔的最终战争论/错位的意图/独断专行与事后追认/蒋介石的选择/
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吉野作造的慨叹
四 退出联盟
帝国会议中强硬论的侧面/松冈洋右的感叹/所有国际联盟会员国的敌人
五 迈向战争时代
被陆军口号迷惑的国民/总结德国失败的原因/黯淡的觉悟/汪兆铭的选择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说不出死者阵亡地的国家
一 对太平洋战争的各种看法
“历史是创造出来的”/天皇的担忧/ 数字魔术
二 战争扩大的理由
激烈的淞沪会战/南进的主观理由/中国的要求/丘吉尔的牢骚/
七月二日御前会议决定的幕后
三 为何寄希望于首战胜利
特别会计/以突袭先发制人/珍珠港为何毫无防备?/只能速战速决吗?/ 日本没资格打仗
四 战争的种种面目
必死的战斗/日本人仍然相信会胜利吗?/ 说不出死者阵亡之处的国家/满洲的记忆/
俘虏的待遇/如何看待那场战争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为学生做的为期5天的讲座,她给讲座设置的问题既辛辣,又直击要点。历史是人为记录的,记录者的主观性会影响后人对当时历史的判断,而加藤阳子就是要通过各个视角的分析,来重新为读者梳理出日本战争历史更接近真实的样貌。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  

评分

书一开篇的序言,基本算是对作者自己史观的介绍。 “强迫对手改变对其而言最重要的社会基本秩序这一行为,才是战争”不断强化与引用的卢梭的史观还是很惊艳的。另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史观就是“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在作出决定制定政策时,总是难以规避受历史的...

评分

如果说进入近现代以来的日本所一直担心的是由朝鲜一端而来的侵略威胁,那么这种担心的演化,最终在一种失去安全感与自负的民族意识中不断被放大,从而进入了如美国历史学家欧阳泰所说的一种战争死循环——“令人恐惧的是,当人们感觉受到威胁时,他们会聚集在自己的领导人周围...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为学生做的为期5天的讲座,她给讲座设置的问题既辛辣,又直击要点。历史是人为记录的,记录者的主观性会影响后人对当时历史的判断,而加藤阳子就是要通过各个视角的分析,来重新为读者梳理出日本战争历史更接近真实的样貌。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出类拔萃的精英们错了吗?不得不开战的理由是什么?战争无法停止的理由又是什么?谁提供了战争经费?日本人的危机感来源于什么?为什么说“历史是创造出来的”?加藤阳子的这本书里,有太多我们想知道的答案。

评分

108。给高中生的讲座整理稿,有点失望…选择战争的答案,大意还是不出“危机感”和“精英论”。相对而言抗战和太平洋战争部分还稍微有点意思… 全书映像最深的居然是两个中国人的部分,一是胡适的“日本切腹、中国介错论”。一是汪精卫夫人的一句话,『蒋介石选择英美,毛泽东选择苏联,而我的丈夫汪兆铭选择日本,这有何不同呢?』

评分

分析得好深刻啊。我被一句“蒋介石选择美国,毛泽东选择苏联,我丈夫选择了日本,为什么他就是有错的呢”震撼到了

评分

为什么评分都这么高??我觉得书写的一般,太浅显,而且一些历史事实是错误的。比如用琉球国双方纳贡证明朝贡关系的开放性,实际上琉球国对日本纳贡清朝不知情的;而且说是李鸿章评定西北叛乱,高中生都知道平定西北的是左宗棠,而且李鸿章是主张“海防”的,与左宗棠的“边防”是矛盾的,李也很反对对西北用兵。

评分

读着读着渐渐忘记了标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