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前沿之作、畅销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经典。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1989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山梨大学助理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专攻日本近代史。曾出版《日本近代战争史》《从满洲事变到日中战争》《昭和天皇与战争的世纪》《滑向战争》等多部历史著作。2010年凭借《尽管如此,日本人还是选择了战争》一书,获得小林秀雄奖。
这本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为学生做的为期5天的讲座,她给讲座设置的问题既辛辣,又直击要点。历史是人为记录的,记录者的主观性会影响后人对当时历史的判断,而加藤阳子就是要通过各个视角的分析,来重新为读者梳理出日本战争历史更接近真实的样貌。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
评分书一开篇的序言,基本算是对作者自己史观的介绍。 “强迫对手改变对其而言最重要的社会基本秩序这一行为,才是战争”不断强化与引用的卢梭的史观还是很惊艳的。另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史观就是“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在作出决定制定政策时,总是难以规避受历史的...
评分如果说进入近现代以来的日本所一直担心的是由朝鲜一端而来的侵略威胁,那么这种担心的演化,最终在一种失去安全感与自负的民族意识中不断被放大,从而进入了如美国历史学家欧阳泰所说的一种战争死循环——“令人恐惧的是,当人们感觉受到威胁时,他们会聚集在自己的领导人周围...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为学生做的为期5天的讲座,她给讲座设置的问题既辛辣,又直击要点。历史是人为记录的,记录者的主观性会影响后人对当时历史的判断,而加藤阳子就是要通过各个视角的分析,来重新为读者梳理出日本战争历史更接近真实的样貌。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
出类拔萃的精英们错了吗?不得不开战的理由是什么?战争无法停止的理由又是什么?谁提供了战争经费?日本人的危机感来源于什么?为什么说“历史是创造出来的”?加藤阳子的这本书里,有太多我们想知道的答案。
评分108。给高中生的讲座整理稿,有点失望…选择战争的答案,大意还是不出“危机感”和“精英论”。相对而言抗战和太平洋战争部分还稍微有点意思… 全书映像最深的居然是两个中国人的部分,一是胡适的“日本切腹、中国介错论”。一是汪精卫夫人的一句话,『蒋介石选择英美,毛泽东选择苏联,而我的丈夫汪兆铭选择日本,这有何不同呢?』
评分分析得好深刻啊。我被一句“蒋介石选择美国,毛泽东选择苏联,我丈夫选择了日本,为什么他就是有错的呢”震撼到了
评分为什么评分都这么高??我觉得书写的一般,太浅显,而且一些历史事实是错误的。比如用琉球国双方纳贡证明朝贡关系的开放性,实际上琉球国对日本纳贡清朝不知情的;而且说是李鸿章评定西北叛乱,高中生都知道平定西北的是左宗棠,而且李鸿章是主张“海防”的,与左宗棠的“边防”是矛盾的,李也很反对对西北用兵。
评分读着读着渐渐忘记了标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