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阿奎那《论法的本质》章句疏证

托马斯·阿奎那《论法的本质》章句疏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庆
出品人:
页数:5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7-9-1
价格:108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827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哲学
  • 思想史
  • 阿奎那
  • 论法的本质
  • 政治哲学
  • 哲学
  • 宗教
  • Aquinas
  • 托马斯·阿奎那
  • 法学史
  • 中世纪哲学
  • 自然法学
  • 政治哲学
  • 伦理学
  • 神学
  • 西方哲学
  • 经典著作
  • 法律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希腊哲学传统、罗马法学传统、犹太一基督教神学传统是西方文明三大根基。托马斯·阿奎那是系统整合此三大根基之人。在《神学大全》二集(上)九十问(《论法的本质》),托马斯用了三干左右拉丁文单词探究了“法是什么”问题,此探究奠定了自然法学派的形而上学基础,而自然法学派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法学思想流派。《托马斯·阿奎那<论法的本质>章句疏证/拉丁文经藏研究之藏论》首先系统解释了托马斯法哲学整体体系,并以“秩序观”为中心,解释了托马斯体系与作为中国思想大传统之儒学体系的异同,然后,逐词逐句译注了《论法的本质》章句,同时分析比较了德译本、法译本、三个英译本与中译本存在的问题。

作者简介

陈庆,男,安徽安庆人,吉林大学法学博士,西南大学法学副教授,科隆大学托马斯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国家奖学金资助),西南大学法学图书馆创馆馆长,西南大学拉丁文经藏研究所创所所长,硕士生导师,主攻亚里士多德一托马斯哲学与孔孟儒学的比较与会通,兼及康德哲学,主讲逻辑学、法哲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拉丁文与古希腊文。

目录信息

立于两扇门之间的这人、这书
一个孤独跋涉者的想望
《论法的本质》拉丁文一中文对照章句
上篇 托马斯法哲学导论
章 认识托马斯·阿奎那(1-59)
节 托马斯的思想史背景(1.3)
二节 托马斯与自然法学派的基本观念(4-55)
一、自然法学派的基本观念(上):自然(5-8)
二、自然法学派的基本观念(下):人的自然(9-55)
三节 托马斯所理解的神学(56-59)
一、《神学大全》三集体系:关于存在的言说(56)
二、《神学大全》二集体系:关于之存在的言说(57-58)
三、《神学大全》二集中的法哲学部分(59)
二章 托马斯法哲学体系(60-107)
节 法哲学中的方问题(61-63)
一、亚里士多德一托马斯哲学的语义三角理论:
关于言说的哲学分析(61-78)
二、关于法的语义三角(79-93)
二节 托马斯法哲学体系的展开(94一107)
一、《导言》的层论述:法哲学在神学体系中的展开(94)
二、《导言》的二层论述:法哲学体系的展开(95-97)
三章 托马斯法本体论体系(108-125)
节 法之质料因与形相因(一):理性规定(108-109)
二节 法之目的因:共同之善(110)
三节 法之动力因:共同体之负责者(111)
四节 法之形相因(二):公布(112)
四章 法概念的逻辑属性(113-120)
节 概念的类比性理论(113-118)
一、形而上学概念的两个逻辑属性:性与类比性(114)
二、*语种类:单义性*语、歧义性*语与类比性*语(115)
三、类比性的种类(116-117)
二节 法概念的类比性:分有类比性(119一120)
五章 法之本质、本性与偶性:法与约束力的关系(121-125)
六章 法与立人:托马斯与儒家的一个比较(126-134)
节 法即立人之道(126-128)
二节 如何以法立人(129一132)
一、天命之谓性:从大在的良知到人的良知(129)
二、神恩成全自然:神法作为大在的特别恩典(130)
三、率性之谓道:从人的良知到人的法律(131)
四、修道之谓教:成人之善(132)
下篇 《论法的本质》章句疏证
《导言》疏证
A.法哲学在神学体系中的展开
B.法哲学体系的展开
(A)法哲学的展开:总论与分论
(B)法哲学总论的展开:法本体论、法种类论、法效果论
(c)法本体论的展开
《条:法是否为某种属于理性之物》疏证
A.论题:法是否为某种属于理性之物
B.思想意见
(A)异见
(B)正见
c.托马斯理论:理性法本体论
(A)立论
(B)驳论
《二条:法是否总是旨在实现共同之善》疏证
A.论题:法是否总是旨在实现共同之善
B.思想意见
(A)异见
(B)正见
C.托马斯理论:共同之善论
(A)立论
(B)驳论
《三条:是否任何主体的理性皆是法之创制者》疏证
A.论题:是否任何主体的理性皆是法之创制者
B.思想意见
(A)异见
(B)正见
C.托马斯理论:理性地负责於共同体论
(A)立论
(B)驳论
《四条:公布是否与法之义理有关》疏证
A.论题:公布是否与法之义理有关
B.思想意见
(A)异见
(B)正见
C.托马斯理论:公布论
(A)立论
(B)法之定义
(c)驳论
托马斯思想*语拉-中-(希)-英-德-法文对照及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