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蘇珊•桑塔格全集”一種,桑塔格日記第一捲。自《反對闡釋》開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問世,都是美國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這種現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後都在延續。許多有關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後陸續齣版,而所有這些在桑塔格身後齣版的著作中,當屬桑塔格日記的齣版最令人期待與激動。蘇珊•桑塔格身後留下瞭近100個日記、筆記本。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後,由其子戴維•裏夫親自整理的三捲本桑塔格日記首捲《重生》齣版,世人終於得以窺見私人日記中那個真我的女鬥士。
1947至1963年,這16年,正是桑塔格從一個花季少女成長為一個青年作傢以及單身母親所走過的曆程。其生命的中心內容就是不顧一切地去經曆:如飢似渴地去閱讀,竭盡全力地去理解。
蘇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國作傢、評論傢、女權主義者,當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爭議性的一位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的公眾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14岁、15岁、16岁,我们在做什么?忙于早恋,还是忙于功课,或者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吧,而20多岁之后,绝大多数女子都在忙于恋爱,以及茫然中走进尘埃。在苏珊·桑塔格的日记里,这些青涩岁月已经是长长的、纵横整个人文科学各方面的书目,她勤勉、锐意、深邃的思考,初露...
評分 評分日记往往是最能够揭露一个人内心的。对于那些不了解她的人(比如我),看到她的日记,能直接从最浅显的照片,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第一印象就是最真实、毫无保留的;但对于那些已经对她有所了解,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和她有接触的人,看到她的日记会有更多感触和震撼。最内和对外...
評分14岁、15岁、16岁,我们在做什么?忙于早恋,还是忙于功课,或者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吧,而20多岁之后,绝大多数女子都在忙于恋爱,以及茫然中走进尘埃。在苏珊·桑塔格的日记里,这些青涩岁月已经是长长的、纵横整个人文科学各方面的书目,她勤勉、锐意、深邃的思考,初露...
評分1957年12月底,苏珊•桑塔格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日记是用来表现我个性的工具。它代表我是一个在情感和精神上都是独立自主的人。因此(唉),它根本不是单纯记录我的每天的真实生活,而是——有许多则日记正是如此——提供了与我实际生活不同的其他可能性。”其时桑塔格24岁...
知識的“渴求”就像性渴求
评分修改:終於明白瞭豆瓣的重要性(不然你看她馬剋起來多亂啊)
评分思想打破生活的平淡無奇。
评分沉溺於私生活的精彩,痛苦,牛逼。看書非常勤奮。
评分微信讀書/桑塔格的書影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