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國作傢、評論傢、女權主義者,當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爭議性的一位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的公眾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本書為“蘇珊•桑塔格全集”一種,桑塔格日記第一捲。自《反對闡釋》開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問世,都是美國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這種現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後都在延續。許多有關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後陸續齣版,而所有這些在桑塔格身後齣版的著作中,當屬桑塔格日記的齣版最令人期待與激動。蘇珊•桑塔格身後留下瞭近100個日記、筆記本。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後,由其子戴維•裏夫親自整理的三捲本桑塔格日記首捲《重生》齣版,世人終於得以窺見私人日記中那個真我的女鬥士。
1947至1963年,這16年,正是桑塔格從一個花季少女成長為一個青年作傢以及單身母親所走過的曆程。其生命的中心內容就是不顧一切地去經曆:如飢似渴地去閱讀,竭盡全力地去理解。
苏珊·桑塔格的日记,最早一篇记录于1947年11月23日,其时桑塔格十四岁,日记中提到一句话说,她相信“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智力”。桑塔格的日记由她的儿子戴维·里夫编选三卷出版,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第一卷《重生》。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这一卷的最后一篇记录于1963年的...
評分 評分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随笔 源于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我决定想些日记,我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生活等等 第二次,看这本书了,第一次是图书馆偶遇看的。 重新看了一遍,脑中总是在回想差距,她从小就开始看书了,可能差距在她身边的资源比较多,我自己家里的书,真的好...
評分 評分呈現齣SS的青年階段,1958年簡直是一部失戀記錄……有些可愛。非常強烈的自我審視,在寫作中發現自己,或者有意識地創造自己;強大的閱讀和智識或許是其青年後作為反對者姿態的基礎。這段時期,已經依稀可見SS對私人生活vs公共行為的觀察,哲學觀也在變化之中。
评分寫滿瞭H。初遇時,SS16歲,她是她的第一個情人。日記有點瑣碎,少女心萌動+學術思想發芽。
评分更喜歡她十幾歲的那一段想法,中間婚姻的空缺五年。雖然後來記錄的大多數情感糾葛,但隻要涉及到閱讀就是大批量的,量大而廣。 很多詞匯的記錄。看桑塔格的日記也是尋求一種自己記錄的方式。不用每日寫太多廢話。有話就寫。多想,多看。
评分修改:終於明白瞭豆瓣的重要性(不然你看她馬剋起來多亂啊)
评分22的最後一天,跟蘇珊相處~永遠緊綳著弦,永遠充滿著學習的欲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