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苏珊·桑塔格 日记 美国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 @译本 非虛構·日記 Y姚君伟
发表于2025-02-23
重生(全布面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全集”一种,桑塔格日记第一卷。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后,由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出版,世人终于得以窥见私人日记中那个真我的女斗士。
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
苏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国作家、评论家、女权主义者,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的公众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翻译的很一般,是Susan Sontag的智性生活。很喜欢她,所以读起来很享受。
评分知识的“渴求”就像性渴求
评分呈现出SS的青年阶段,1958年简直是一部失恋记录……有些可爱。非常强烈的自我审视,在写作中发现自己,或者有意识地创造自己;强大的阅读和智识或许是其青年后作为反对者姿态的基础。这段时期,已经依稀可见SS对私人生活vs公共行为的观察,哲学观也在变化之中。
评分先前并没有看过ss的小说,但我觉得我会喜欢她的小说,她的一些想法简直是迷人至极。
评分看的第一本桑塔格。桑塔格这么多年一直在保持(严肃)思考、从不停止的她看起来有些急躁,或者因为想太多自己很折磨,紧绷、偶尔剑走偏锋。不安、焦虑:感情、性、生活。(戴维出版母亲这样的日记,应该也有不少道德焦虑吧)。但确实是受她的启发应该永无止境地学习、广泛狩猎、输出。不太能从日记里感受年份的流逝,因为诚如评论所说,这十七年桑塔格的感情、生活没什么实质的进展。任自己耽溺其中。私生活混乱、丰富,对学术又是很严谨。这样的结合好像最利于创作。她说作家有两类,一类是荷马、托尔斯泰那样伟大的外在作家;而她和卡夫卡一样,是疯癫的内在作家。阿布拉莫维奇说得好,艺术家不应该有自我生活控制的能力。
1963年苏珊·桑塔格的小说处女作《恩主》问世,那一年,她刚好三十岁。与日后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给人们的强大、彪悍、入世、咄咄逼人的形象不同,如果凭小说来推测其作者,苏珊·桑塔格应该是一个极端敏感、内省、甚至有些自闭的人。 苏珊·桑塔格这样评价自己的小说:“《恩主...
评分苏珊·桑塔格的日记,最早一篇记录于1947年11月23日,其时桑塔格十四岁,日记中提到一句话说,她相信“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智力”。桑塔格的日记由她的儿子戴维·里夫编选三卷出版,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第一卷《重生》。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这一卷的最后一篇记录于1963年的...
评分我们为什么要读作家的日记呢?大概是通过作品了解到的作家是不完整的,就算我们知道作品中的人物有作家自我精神的投射,但是作品虚构的本质,还让我们对隐匿在作品背后的人一无所知。作品并不是作家最好的代言,作品的隐秘性与虚构性,容易让引发作家癫狂与意淫的一面,他可以...
评分 评分重生(全布面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