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蹇錄

蹇蹇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日]陸奧宗光
出品人:
頁數:251
译者:趙戈非
出版時間:2018-1
價格:41.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61058
叢書系列:世界
圖書標籤:
  • 甲午戰爭
  • 日本
  • 陸奧宗光
  • 曆史
  • 日清戰爭
  • 中國近現代史
  • 近代史
  • 中國史
  • 曆史
  • 紀實
  • 人物傳記
  • 中國近代史
  • 政治
  • 迴憶錄
  • 文化
  • 社會
  • 思想
  • 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蹇蹇錄:甲午戰爭外交秘錄

[日]陸奧宗光 著 趙戈非 王宗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1

ISBN:9787108061058 定價:41.00元

陸奧宗光是日本明治時代極為重要的政治傢、外交傢,他主導的日本19世紀末期的外交思路和外交方式,被後人稱為“陸奧式外交”。《蹇蹇錄》係日本前外相陸奧宗光所撰外交迴憶錄,內容涉及甲午戰爭前後,即從朝鮮東學黨起義到俄、德、法三國“乾涉還遼”這一時段內的日本外交活動。陸奧宗光本人作為當時伊藤博文內閣的外相,參與幾乎所有的重大外交決策。在這本迴憶錄中,他圍繞自己的親身經曆,細緻入微地記述瞭日本與英、法、美、德、俄等國,以及與清國和朝鮮的外交往復,包括彼時外交文書的具體內容,駐外大使的密電和政府高層會議上的言語交鋒等等機密內容,以及如何在中日(馬關)談判中運用各種手段,逼迫李鴻章簽訂不平等條約,為日本攫取巨大利益的細節。書中雖不可避免地帶有作者虛飾自矜的色彩,但總體而言,仍是研究那段曆史繞不開的珍貴史料。

我國曾不止一次齣版過《蹇蹇錄》的中譯本。三聯版為引進日本岩波書店齣版的由日本相關領域著名學者中塚明校注的權威版本,除《蹇蹇錄》本體外,尚有中塚明對不同版本的《蹇蹇錄》所做的118條校注。讀者通過陸奧宗光對不同版本《蹇蹇錄》的修改情況,可以一窺其隱秘的內心活動,也更有利於理解日本當時的曆史狀況。

著者簡介

陸奧宗光(1844—1897),日本明治時代的政治傢和外交官,伯爵。1868年得到岩倉具視的賞識,步入日本政界,1888年任日本駐美公使,兼任墨西哥外交大使。中日甲午戰爭前,他與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同為戰爭的主要策劃者和決策人,並在兩國談判中施展“狡獪”的外交手段,侵奪中國利益,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蹇蹇:忠直貌。作者以此作為書名,意在錶達自己對國傢的忠誠剛直、鞠躬盡瘁。

圖書目錄

緒 言
第一章 東學黨之亂
第二章 日清兩國對朝齣兵
第三章 大鳥特命全權公使的歸任和就任後朝鮮的形勢
第四章 關於為改革朝鮮內政派遣日清兩國共同委員的提案
第五章 關於朝鮮改革與清、朝宗屬關係問題的概述
第六章 朝鮮內政改革的第一期
第七章 歐美各國的乾涉
第八章 六月二十二日以後至開戰期間李鴻章的地位
第九章 朝鮮事件與《日英條約》的修訂
第十章 牙山及豐島之戰
第十一章 朝鮮內政改革第二期
第十二章 平壤及黃海戰役勝利的結果
第十三章 領事裁判製度與戰爭的關係
第十四章 媾和談判開始前清國及歐洲列強之舉動
第十五章 日清媾和之發端
第十六章 廣島談判
第十七章 下關談判(上)
第十八章 下關談判(下)
第十九章 俄、德、法三國之乾涉(上)
第二十章 俄、德、法三國之乾涉(中)
第二十一章 俄、德、法三國之乾涉(下)
校注
解說——《蹇蹇錄》刊行情況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蹇蹇录》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外交官陆奥宗光撰写的外交回忆录。书名中特别不好认的那两个字念 jiǎn jiǎn,意为忠直貌,作者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刚直、鞠躬尽瘁。 相较于难以识别的书名,本书的副标题可能更容易引起大部分读者的兴趣——甲午战争外交秘录,而这一标题...  

評分

《蹇蹇录》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外交官陆奥宗光撰写的外交回忆录。书名中特别不好认的那两个字念 jiǎn jiǎn,意为忠直貌,作者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刚直、鞠躬尽瘁。 相较于难以识别的书名,本书的副标题可能更容易引起大部分读者的兴趣——甲午战争外交秘录,而这一标题...  

評分

正文009页 此处注解错误。此间的《天津条约》应为1885年4月中日两国所订立之旨在解决朝鲜壬午军乱善后事宜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而非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 关于中日在朝鲜撤兵,以及若朝鲜有事,相互知会,相约出兵。为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所签订。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  

評分

正文009页 此处注解错误。此间的《天津条约》应为1885年4月中日两国所订立之旨在解决朝鲜壬午军乱善后事宜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而非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 关于中日在朝鲜撤兵,以及若朝鲜有事,相互知会,相约出兵。为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所签订。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  

評分

《蹇蹇录》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外交官陆奥宗光撰写的外交回忆录。书名中特别不好认的那两个字念 jiǎn jiǎn,意为忠直貌,作者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刚直、鞠躬尽瘁。 相较于难以识别的书名,本书的副标题可能更容易引起大部分读者的兴趣——甲午战争外交秘录,而这一标题...  

用戶評價

评分

按需。

评分

首先感謝本書文字編輯周老師贈書!在我看來,這本書的齣版的最大價值在於比較完整地沿襲瞭原文本(岩波文庫本)的體例。我們以前翻譯日本的史料,往往忽略其校注的部分,但是這一本把文庫本的校注也一並翻譯過來,實際上很多文庫本最有價值的正在於校注部分,所以從瞭解日本人做研究的方式與體例的角度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就內容而言,最吸引我的反倒不是戰爭或外交層麵的爭鬥,而是陸奧如何言說(包裝)日本的侵略行為,尤其是他往往以“文明”的話語去解釋,這種言說方式與福澤“脫亞論”實在是一脈相承的。

评分

勝利者的備忘錄,有為自己爭得身後之名並開脫責任之嫌(指歸還遼東半島一段),選擇性記述對己方有利之觀點。當然,從另外一種視角(勝利者視角)來看待曆史事件,及其背後的博弈,還是具有相當的參考意義,尤其是對於有誌於成為領導者的諸位。

评分

譯筆太棒瞭!譯本忠實原文,岩波書店底本也精彩,陸奧宗光的復雜心路曆程一一得見。研究甲午戰爭必看書目,對中日關係感興趣的人必看書目。

评分

這本是陸奧宗光臨近殘燭時用來彪功彰跡的迴憶自傳,文中盡顯日本內閣籌措對滿清戰爭和甲午之後談判的過程,將一個新興日本摩拳擦掌,急切對外進攻獲取利益的神態的形象躍然於紙上。既要在西方強國麵前錶現自己是一個懂得國際規則的文明國傢,又要編造各種理由急切地去獲取利益。作為文官,未再贅述耳熟能詳的甲午中日之戰的過程,而是從文官謀劃的角度去反應戰爭後的故事。我最感興趣的是,陸奧宗光戰後三年就殞命,如何得到如此多的清朝官員的通信資料,這種情報通報的官員通信為何能讓日本這麼容易就得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