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德賡(1908—1970),字青峰,浙江諸暨人。著名史學傢、教育傢、書法傢。民國時曆任輔仁大學曆史係教授、白沙女子師範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江蘇師範學院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柴先生的一生,有將近四十年從事於史學研究和教育實踐,是陳垣史學的主要傳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柴先生的著述和講義得以不斷齣版,有《史籍舉要》、《資治通鑒介紹》《清代學術史講義》等。
本書收錄瞭柴德賡先生在1931至1956年三十年間在報刊、雜誌上發錶的將近三十篇史學論著。作者多年從事曆史研究與教學工作,為陳垣先生所深許,長於考據,對中國曆史多所鑽研,本文集中所涉研究範圍從五代史、宋史、清史一直到辛亥革命史,對所研究問題多所發明。此外,文集中還包括一些地方史誌的研究以及作者對自己的老師著名曆史學傢陳垣先生及其著作的的評介文章。
《史学丛考》是已故著名史学家柴德赓先生的论文集。这部论文集初版由刘乃和教授编定,此次柴念东老师新增加了一些搜集到的柴先生的论文,推出《史学丛考》(增订本)。 柴德赓先生长于考证,深得史学大师陈援庵先生的亲传。在柴德赓先生早期著作中,“三考”,即《明季留都防乱...
評分《史学丛考》是已故著名史学家柴德赓先生的论文集。这部论文集初版由刘乃和教授编定,此次柴念东老师新增加了一些搜集到的柴先生的论文,推出《史学丛考》(增订本)。 柴德赓先生长于考证,深得史学大师陈援庵先生的亲传。在柴德赓先生早期著作中,“三考”,即《明季留都防乱...
評分《史学丛考》是已故著名史学家柴德赓先生的论文集。这部论文集初版由刘乃和教授编定,此次柴念东老师新增加了一些搜集到的柴先生的论文,推出《史学丛考》(增订本)。 柴德赓先生长于考证,深得史学大师陈援庵先生的亲传。在柴德赓先生早期著作中,“三考”,即《明季留都防乱...
評分《史学丛考》是已故著名史学家柴德赓先生的论文集。这部论文集初版由刘乃和教授编定,此次柴念东老师新增加了一些搜集到的柴先生的论文,推出《史学丛考》(增订本)。 柴德赓先生长于考证,深得史学大师陈援庵先生的亲传。在柴德赓先生早期著作中,“三考”,即《明季留都防乱...
評分《史学丛考》是已故著名史学家柴德赓先生的论文集。这部论文集初版由刘乃和教授编定,此次柴念东老师新增加了一些搜集到的柴先生的论文,推出《史学丛考》(增订本)。 柴德赓先生长于考证,深得史学大师陈援庵先生的亲传。在柴德赓先生早期著作中,“三考”,即《明季留都防乱...
清初遺民史真是個有意思的話題。感覺1943年的《鮚埼亭集》謝三賓考已見作者的頂級治學功力,較之《柳如是彆傳》也不遑多讓。後記引作者原話關於清代史的“三論”是吃老底子看來也不是謙詞。我雖然一嚮反感豆瓣用戶隨意鄙薄大陸學者49年後治學文章的水平,但對比陳寅恪的“固執己見”還是有所惋惜。
评分文筆硬實,都是乾貨。
评分清初遺民史真是個有意思的話題。感覺1943年的《鮚埼亭集》謝三賓考已見作者的頂級治學功力,較之《柳如是彆傳》也不遑多讓。後記引作者原話關於清代史的“三論”是吃老底子看來也不是謙詞。我雖然一嚮反感豆瓣用戶隨意鄙薄大陸學者49年後治學文章的水平,但對比陳寅恪的“固執己見”還是有所惋惜。
评分柴先生與錢仲聯先生都是1908年生人,可惜柴先生1970年就不幸去世。如若不然,1981年首批博導,必然在列。蘇大曆史學的發展,肯定是另外一種麵貌。
评分文筆硬實,都是乾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